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

2022-07-07柯丽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融媒体

摘    要:融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从内容、模式、平台到从业者都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新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立足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陈旧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重构。这不仅是高校新闻教育者应尽的职责,更是向新闻行业注入新鲜血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7-0046-03

媒体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生成了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1]。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融媒体不再是一个理念,它成了极具发展前景的事

实。在我国传媒行业中,媒体融合大致经历了报网互动、多媒体联动和融媒体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媒体的融合还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直到融媒体时代,从采编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融通才真正得以实现。这种融合贯通,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适应了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成为新的传播理念与行业趋势。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对陈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前融媒体时代传统教学体系的困境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3个方面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反思与革新。

(一)陈旧的教学理念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完成了对新闻生产及传播过程的融合和贯通,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再造。传媒产业对图文、视频、网络,以及音频等信息的融合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些信息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目前多数高校在进行新闻教育时,未能将多元化的传播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传统新闻“采、写、编”的层次,忽视融媒体时代行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的“内容策划”“平台运营”

“数据分析”等多元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需求。同时,高校对新闻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单一层面,将新闻教育理解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填充,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过于保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2]。在陈旧的教学理念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难以具备应有的融合性思维和信息整合加工能力,难以适应多元化的媒体传播环境。

(二)滞后的课程体系

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般包含专业理论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首先,课程内容以传统大众媒体的运作方式为基

础,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例如,理论类课程没有涉及媒体融合观念,实践类课程也仅仅包含新闻采访、拍摄录制、新闻写作等,忽视对学生的新媒体平台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其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及时跟上新闻业务需求的变化。例如,融媒体时代对跨媒体叙事能力、多传播平台运营能力、双向互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都未能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得到应有的重视。要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需打破各媒介之间的条块分割,进而实现对新闻业务整体的融会贯通。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完全没有体现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整合能力培养的重视。最后,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内容仅仅以旧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材为支撑。一方面没有做到向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渗透拓展;另一方面未能及时将新的业界成果和学界成果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以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三)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前融媒体时代,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往往围绕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展开,在教学方式上往往存在过于单一、保守等问题,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行业发

展。首先,教学方式中实践导向的缺位导致许多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实践内容产生抵触或懈怠的消极情绪。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必然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方位新闻专业人才。同时,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仅依托课堂这一平台,不重视多种媒体教学平台建设,无法跟上融媒体时代平台建设的步伐。学生能够利用的平台设施一方面过于陈旧,远远落后于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变革下的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往往存在几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此外,教师对新媒体技术与融媒体手段缺乏应有的了解,更做不到将其熟练运用于课堂之上。教育者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意识,未能将媒体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工作目标,这也是导致教学方式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融媒体视域下的人才特质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采、写、编”。新的新闻环境在思维理念、判断能力、信息处理等方面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想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对这些新要求进行把握。

(一)开放性的用户思维导向

融媒体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专业性互补的思维模式,具有典型的特点,如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精准化、内容生产的大众化和定制化、发布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内容形式的多维性和跟踪性[3]。融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力求真实、深度、权威的精英思维;另一方面加入了新媒体娱乐性、服务性、互动性、数据化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以用户、平台、跨界为关键词的综合传播力思维。而用户思维正是这种共建共享、内容为王、一体化的思维模式的核心。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得自主选择权,媒介从主导者变为服务者,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转变拉近了新聞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让新闻工作者更具大众意识和服务精神。例如,从前一篇报道往往由记者从主观判断出发,按照固定的写作模式制作,然后呈现给大众。受众的意见与观点往往被忽视,无法得到有效的接纳和吸收。但现在,受众一方面拥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获得了有效的表达渠道,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制作、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如果不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势必会阻断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通,从而导致受众群体的流失。9AB1C459-23F7-4248-9B6B-4705B517F9C5

(二)多层次的新闻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但这里的判断能力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还包含对信息融合可能性的判断和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首先,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种媒体的受众群体,能够熟悉、掌握其特征、偏好。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的受众可能更加偏好时事要闻,而社交媒体的受众可能更倾向于接受贴近生活、有话题性、有参与度的社会新闻。因此,一个新闻信息借助何种媒介手段、以怎样的形式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传播,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培养的职业素养。同时,在自媒体早已得到普遍应用的今

天,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新闻传播者,但由于未经专业训练,多数信息无法得到有效证实。因此,新闻工作者更应随时牢记其与“公民记者”之间的区别,坚守住“真实”这条新闻行业的底线。这并不是说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从网络渠道获取信息,而是说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发挥好查找新闻来源、核实新闻内容的职能。数字时代的信息让判断新闻真伪成为新闻行业的一个难题,但新闻工作者唯有直面挑战,才能展现并发挥其专业价值。

(三)多环节的信息处理能力

任何时候,信息处理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但在融媒体时代,从信息的获取(采访、调查)到信息的整合再到信息的呈现,每个环节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信息的泛滥扩大了新闻采访与调查的范围,也增加了采访和调查的难度。这就导致新闻工作者调查取证的工作需求大大提升。其二,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能够进行跨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

手”,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件的表达[4]。因此,新闻信息的跨媒体呈现能力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要想掌握这项技能光有传统的文字写作功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以针对不同媒介提供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其三,融媒体以整合传播为核心特征,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例如,新闻信息可能来自多个媒介之间的相互补充,需要新闻工作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整合;新闻传播后产生的受众反馈及用户生产内容也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搜集、整合与呈现。其四,在互联网时代,对大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解读,并对其进行可视化的制作、呈现,也是融媒体对新闻工作者技能层面的新要

求。而技术能力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永远开放的课题,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例如,5G技术就对新闻直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还会有新的传播技术在新闻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在传播技能上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策略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在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要紧紧围绕时代的需求展开,结合新闻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教学体系进行更具实践性、有效性的重构。

(一)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

2018年的《地平线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跨学科整合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5]。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包含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但是如果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仅仅局限于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必定是低层次的、不健全的。唯有满足知识背景复合化并将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方可与新闻传播环境的新变化相适应[6],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打造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平台,帮助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认知社会、进行独立思考。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依靠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这一单一知识类型就能完成的,需要构建完整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哲学、历史学、文學、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应有选择地纳入到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新闻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积极推进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针对就业目标辅修适配的专业知识,借助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对新闻信息和新闻行业进行思考,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度与广度上的拓展,创造出更深层、更新颖的新闻内容。

(二)复合型的专业课程设置

处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最大变化应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创新上有所体现。融媒体在新闻行业得到成熟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必须突破陈旧的单一模式,建构多层次的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首先,作为基础性的新闻业务课程,如“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吸收业界与学界的最新成果,对融媒体理论知识与传统传播理论知识进行协调、贯通。其次,工具性课程,尤其是一些技术类的课程,应尽量接轨最新科技成果,从技术层面体现媒体融合下的行业变迁。最后,增设跨媒体课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融媒体报道出镜主持”、南京大学开设的“融合媒体报道”等,这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融合能力,紧紧贴合了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相关选修课程,如通信、软件、网络等,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技能。例如,早在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就专门成立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将计算机科学与新闻学教学统一起来,这对于培育数据化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界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及学生参加劳动,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与外界,包括与劳动界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使学生个人与集体加深对社会道德、教学和经济价值的理解,教育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向他们反复灌输尊重劳动者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实践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更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传统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往往将专业课设置在大一、大二,将实习安排在大三或大四。这样一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产生了脱节,学生在实习之前对于整个新闻生产过程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应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实践性改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参与到模拟跨媒体新闻生产制作的实践中去。首先,高校一方面应鼓励与指导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积极建立自媒体品牌进行传播实践;另一方面要主动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数、质合格的设备,以及全媒体实践平台。例如,可以将校园报刊、校园广播台和校园电视台这类传统媒体资源与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资源整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一系列流程,在跨媒体的实践环境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期末成绩评定上的占比,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对实践的重视。9AB1C459-23F7-4248-9B6B-4705B517F9C5

媒介融合实践对新闻教育造成结构性冲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全方位变革[7]。面对时代的挑战,教学体系上的滞后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从校园投入岗位后严重“水土不服”,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加剧。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整体供大于求,激烈的行业竞争要求高校及时进行新闻教育改革。探索并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培养符合融媒体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是高校及新闻传播学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  习近平: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EB/OL].(2016- 12-18)[2021-07-08]. http://www.rmlt.com.cn/2016/1218/452489.shtml.

[3]  杨成杰.新媒体背景下编辑的融媒体思维刍议[J].编辑学刊,2017(4):95.

[4]  杜剑峰,郑伟,徐梅香.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37.

[5]  顾亚莉.多向互动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59.

[6]  宋宇.大数据时代新闻业态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94.

[7]  张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述评[J].中国报业,2013(6):20.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1-06-04                                                          修回日期:2021-09-08

作者簡介:柯丽娜(1981—),女,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传播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扶持共建项目“短视频时代黑龙江城市形象传播与城市美学研究”(20XWE317)9AB1C459-23F7-4248-9B6B-4705B517F9C5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