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dheim-Chester病累及内分泌腺体的特征分析

2022-07-06魏泽敏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枢性放射科双侧

唐 怡,吴 哲,魏泽敏,孙 昊,金征宇

1抚顺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抚顺 113006 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3抚顺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抚顺 113006

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见BRAF V600E基因突变[1-3],导致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4-5]。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将ECD归为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6]。自1930年首次报道至2019年已有近500例的ECD患者[7]。EC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诊断较为困难,常被误诊。有文献报道,骨痛、中枢性尿崩症及双侧突眼为ECD的三大临床特征[8-10]。中枢性尿崩症是ECD最常见的内分泌腺体受累的相关临床特征[11],多为累及垂体所引起[12]。内分泌腺体的受累常导致患者罹患永久性的内分泌疾病[13-14],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ECD累及内分泌腺体的临床特点、影像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ECD临床诊断准确率。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8例EC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9.8±16.9)岁(4~63岁)。本研究通过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审查编号:S-k1732)。

检查方法肾上腺CT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CT750和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腹盆部平扫,管电压120 kVp,球管旋转时间0.5 s,准直128 mm×0.6 mm,螺距0.9,重建层厚和间距均为1 mm。平扫后,在患者肘前静脉埋置18G套管针,采用高压注射器以4.5~5 ml/s的速度注入约10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皮质期采用CT示踪软件,在腹主动脉阈值达到100 HU时,自动延迟7 s触发扫描,对比剂注射完毕后再以相同速度注射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延迟75 s行肾实质期扫描,延迟550 s行排泄期大螺距扫描。垂体MRI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T和西门子Magnetom Skyra 3T扫描仪。扫描序列:矢状位及冠状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R 550 ms、TE 6.6 ms、层厚3.0 mm、层间距0~0.5 mm,冠状位T2WI TR 5000 ms、TE 103 ms、层厚3.0~6.0 mm,增强MRI扫描静脉团注Gd-DTPA(剂量0.1 mmol/kg)后行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检查序列及参数同平扫MRI。

图像分析CT和MRI图像分别由2名具有10年和20年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不知晓病理诊断的情况下独立进行分析,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分布范围、增强后强化的方式及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在出现诊断不一致或不确定时,由第3名放射科医师协助完成。

结 果

一般情况48例ECD患者中22例出现内分泌腺体受累,其中,垂体受累17例(17/48,35.4%),肾上腺受累8例(8/48,16.7%),垂体和肾上腺同时受累3例(3/48,6.25%)。22例内分泌腺体受累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5~60岁,平均(36.1±18.5)岁;病变累及骨骼最多见(20/22,90.9%),其次为垂体(17/22,77.3%)和肾上腺(8/22,36.4%);临床症状包括骨痛14例(14/22,63.6%)、中枢性尿崩症13例(13/22,59.1%)、突眼8例(8/22,36.4%)、水肿6例(6/22,27.3%)、肾上腺功能减低3例(3/22,13.6%)、色斑2例(2/22,9.1%)、发热1例(1/22,4.5%);骨组织活检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为59.1%(13/22);治疗时间3~108个月,中位治疗时间17.5(7.0,36.5)个月。

垂体受累影像特点17例垂体受累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13/17,76.5%),MRI表现为11例(11/17,64.7%)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9例(9/17,52.9%)垂体柄增粗,3例(3/17,17.6%)垂体内见强化结节(图1)。

T1WI:T1加权成像

肾上腺受累影像特点8例肾上腺受累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肾上腺功能减低(3/8,37.5%),双侧同时受累6例(6/8,75%),单侧受累2例(2/8,25%),CT图像显示为肾上腺弥漫性增粗,边缘模糊、毛糙,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图2)。

图2 肾上腺CT轴位平扫(A)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毛糙(箭头);CT冠状位增强(B)示双侧肾上腺结合部增大,形态不规则(白箭头),双肾周可见环形低密度影环绕,呈“毛发肾”样改变(红箭头)

讨 论

ECD患者内分泌腺体受累相对常见,应积极进行内分泌功能评估。ECD内分泌腺体受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中枢性尿崩症,患病率为25%~50%,其症状可早于ECD确诊前出现[15],这可能与患者的垂体受累引起激素缺乏有关。垂体受累常可引起包括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内的多种激素分泌减低[16]。本研究中,ECD垂体受累比例为35.4%(17/48),接近之前报道的垂体受累比例(26%~44%)[10,17]。MRI影像表现包括T1WI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及异常强化结节,分别占垂体受累征象的64.7%、52.9%和17.6%。

ECD患者内分泌腺体中肾上腺受累也很常见,发生率为20%~40%,且多为双侧受累[18-19]。本研究中,肾上腺受累比例为16.7%(8/48),略低于文献报道[18],双侧受累比例较高(75%)。肾上腺受累患者中,不到20%的患者会进展为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或减低,本研究中出现3例肾上腺功能减低,比例(3/8,37.5%)高于之前的报道[14]。除垂体和肾上腺外,ECD还可累及甲状腺、睾丸及卵巢等脏器[14],但极为罕见,本研究中未见相关器官受累病例。

因ECD的罕见性及非特异性的组织学表现,使其病理诊断和分类同样具有挑战性。病理细胞常在受累器官中散在分布,并被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所包绕,明确诊断可能需要多次活检,因此选取穿刺部位尤为重要。ECD主要病理特征是在纤维化的背景下聚集泡沫组织细胞和罕见的Touton巨细胞,可伴有淋巴浆细胞浸润,但通常很稀疏[20-21]。基因检测尤其是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是非常必要的[22],本研究中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为59.1%(13/22)。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仅分析了ECD患者的内分泌腺体受累情况,未对其他系统受累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进行总结。临床上,ECD内分泌腺体受累通常需要同其他全身性疾病相鉴别,如IgG4相关疾病、淋巴瘤等均可累及内分泌腺体,尤其垂体受累在影像表现上与ECD有重叠,所以应掌握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征象及强化特点等,从而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ECD内分泌腺体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垂体和肾上腺,中枢性尿崩症是最早出现的ECD垂体受累的临床表现。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征象、病理特征及BRAF V600E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为患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避免不可逆的内分泌腺体损伤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中枢性放射科双侧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警惕未成年人的中枢性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