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竞争情报的实证分析
2022-07-06郑冠杰满江虹
郑冠杰 满江虹
摘 要:以欧洲专利局数据库中收录的2001—2020年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项数、国际专利分类(IPC)、专利发明人及专利权人等专利信息为调查对象,运用专利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四个国家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投入产出、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策略、合作群体网络、专利共生技术、热点技术主题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企业研发占比和团队研发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合作群体网络,技术研究领域较窄,共生融合程度低,热点技术同质性较高。因此加强研发核心技术、调整冰雪专利申请策略、重视重点领域的扩展和技术冷点的开发与应用等,应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竞争情报;冰雪专利;国际专利分类
中图分类号:G80-058;G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2)02-0084-07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f China's Ice and SnowInternational Patent Applications
ZHENG Guanjie,MAN Jianghong
Jilin Institute of P.E.,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Abstract:The numbers of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 for ice and snow patents,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IPC), inventors and patentees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France from 2001 to 2020 collected in the Database of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were investigated by patent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put-output, application trend, patent application strategy, cooperative group network, patent symbiosis technology and hot technical topics of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of ice and snow patent in four countries from macro, medium and micro lev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ain competitors, the r&d proportion of enterprises applying for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patents in China is smaller, the r&d scale of the team is smaller, the mature cooperative group network has not been formed,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field is narrower, the degree of symbiosis and integration is lower, and the hot technology is higher.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technologies, adjusting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ice and snow pat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key field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cold spots should be the focu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ce and snow patent;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产品”,这一意见为我国冰雪专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冰雪专利作为反映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冰雪专利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坚持自主创新,更需要在充分了解国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国际冰雪专利研发的先进经验,才能形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专利研发体系,而专利分析法正是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工具。
专利分析法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对专利说明书与专利公报等专利信息进行数据整理、抽取、加工与组合,并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深度分析,揭示专利情报流的深层动态特征,是对专利技术进行评估与预测、获得具有决策价值情报的重要方法[1-2]。该方法虽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技业等领域,但在体育领域内的应用却相对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宏观视角对我国体育专利领域的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研究[3];二是集中于体育用品业专利技术,并提出了必要的论证和分析[4-5];三是以专项运动项目的专利技术信息为研究对象,以微观视角对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等项目的专利技术进行了分析[6-8]。鲜有人利用此方法对冰雪运动项目专利进行研究,这也是影响我国冰雪专利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3840287C-1153-4838-B77C-FA59BC4B8984
统计可知,2001—2020年间共有8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了冰雪专利,国际申请项数排名前四依次是美国、德国、法国、中国。因此,本文以美国、德国、法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综合采用各项指标对冰雪专利国际申请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与国际冰雪专利技术之间的差距,以期在冰雪专利技术研发中知己知彼,科技创新中有的放矢,把握其动态信息和研发特征,为我国在冰雪专利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提供可资借鉴依据。
1 数据来源
世界领先的IP商业媒体平台(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最新发表的2018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欧洲专利局授权的专利质量连续七年位列于世界五大专利局之首,再次确认了欧洲专利局在质量方面的全球领导地位,因此,选取欧洲专利局颁布的冰雪相关专利申请信息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源。
目前,国际专利分类(IPC)是国际上唯一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国际专利分类表(2020)》的IPC分类方法,把专利划分为五个级别(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这为研究冰雪专利技术确立了统一标准。例如A63C1/02,其中A表示部,A63表示大类,A63C表示小类,A63C1表示主组,A63C1/02表示分组。根据上述专利范畴的含义,本文沿用传统的划分依据[9],将冰雪专利归类为A部(人类生活需要)领域的A63C(冰鞋;滑橇;滚轮溜冰鞋;球场、冰场或类似场地的设计或布局)。通过检索欧洲专利局网站(https://www.epo.org/),数据库选择为默认,逻辑检索为“IPC=A63C”,发布时间为“2001-01-01至2020-12-31”(以所选的时间跨度为准,忽略从专利申请到授权过程中的滞后性),检索时间为“2021-01-01”,申请人国家为“CN、DE、FR、US”。最终分类检索得到结果(仅为公开给公众的专利文件)为中国1 902项,美国3 102项,德国2 254项,法国1 960项。
为更全面、清晰地探讨中国与竞争对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发展特征,本文沿用李向阳等[10]的层级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宏觀层面关注的是冰雪专利国际申请历年数量的趋势走向以及研发投入与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关注的是冰雪专利国际申请专利权人的申请策略和专利发明人的合作情况,微观层面关注的是冰雪专利国际申请共生技术和热点技术的布局。
2 宏观分析
2.1 申请趋势分析
企业提交专利国际申请是为了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防止专利技术在别国被侵权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国际申请项数不仅能够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还能折射出这些成果在国际市场中的应用潜能,因此它也一直是评价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通过梳理中国、美国、德国、法国2001—2020年冰雪专利国际申请项数的嬗变轨迹,能够掌握中国与竞争对手对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重视程度、发展速度以及竞争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项数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断崖期(2001—2003),2001年以466项大幅度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此后直线下滑至2003年,同期低于竞争对手。(2)上升期(2004—2008),申请项数由2003年开始缓慢上升,且在2008—2009年一度超过竞争对手。(3)下滑期(2009—2010),此阶段国际申请项数突然骤落,2010年仅产出12项。出现第二次锐减的原因是中国对冰雪专利研发重心的转移,2010—2011年是从国际申请转移至国内申请的关键节点,通过对比我国知识产权局统计的数据可以证实。(4)稳定期(2011—2020),2011—2016年申请项数稳定在13项左右,2017年后开始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2015年中国成功申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动了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冰雪专利技术再次受到重视,因此冰雪专利国际申请项数开始逐渐增加。
竞争对手的申请项数在2001—2010年间有小幅度波动,且大体呈下滑趋势。德国与法国在2011—2020年间下滑幅度逐渐减少,呈稳定态势,而美国则以2009年为起点,以一定的幅度持续上升,2018年以202项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此后至2020年出现小幅度下滑。我国经历了2009—2010年的锐减后开始缓慢增加,逐渐追平法国,但仍与项数排名首位的美国有一定差距。总的来看,我国冰雪专利的国际申请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扩大。
2.2 投入与产出分析
专利是研发主体投入各类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的阶段性产出成果,其中资源投入又可分为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但由于资金投入的相关数据难以追溯和统计,因此本文主要以研发人力投入来衡量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投入情况。表2为中国与竞争对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投入与产出一览表。从投入情况来看,我国的参研人数(专利发明人)和参研人次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从产出情况来看,美国以3 102项居于首位,其次是德国,再次是法国和中国。
专利发明人数越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研发专利的人力投入成本越高,其产出成果也会越多[11-12],这也说明了专利研发人力与成果数量之间是相互依存、牵引的关系。然而,明确研发人力投入与专利成果产出之间的效率关系是冰雪专利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前置问题。投入产出分析作为研究产业间平衡关系的一种成熟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研究中[13],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明宇等[14]用“参研人次/申请项数”来描述研发人力投入与专利成果产出之间的效率关系,本文沿用此方法计算出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的投入/产出取值分别为1.20、1.90、0.92、1.75,其中德国最低,表明其冰雪专利技术研发效率最高,其次是中国,再次是法国和美国。
由此可看出,与竞争对手相比,虽然我国在冰雪专利国际申请成果产出数量上处于劣势,但在冰雪专利技术研发效率上具有一定优势。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技术研发效率的同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冰雪专利国际申请,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3840287C-1153-4838-B77C-FA59BC4B8984
3 中观分析
3.1 专利申请策略分析
专利权人是指专利被授权后的专利申请人,同时也是依法获得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是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的统称。其有能力为团队解决技术问题与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并且能够结合研发主体自身发展和技术需求,实施相应的专利布局策略,使专利技术得以展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在专利申请和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5]。通过统计分析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数量,有助于了解冰雪专利国际领域的技术领先者,对深入了解中国与竞争对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策略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结果显示,2001—2020年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专利权人数量分别为1 342、2 439、1 577、688,其中分别有132、266、192、81个专利权人申请项数超过2个以上,有72、143、96、45个专利权人申请项数超过3个以上。由表3可知,中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专利权人统计排名前十名仅有3家企业,分别是XINLONG VEHICLE MATERIAL SHENZ(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TAICANG CHE ZHONG BA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太倉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KOOFY INNOVATION LTD(酷飞创新有限公司),其余为个人。反观竞争对手,专利权人前十名均为企业,其中不乏有世界知名的冰雪运动装备品牌,例如美国的BURTON CORP、K2 CORP,德国的MARKER DEUTSCHLAND GMBH,法国的SALOMON SA、ROSSIGNOL SA等。由此可知,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技术领先者主要采用个人申请的策略,而竞争对手均采用企业申请的策略。事实上,产业集群环境所具有的高度集聚、协同竞合特点能为企业研发专利提供良好的现实平台。然而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历程相比其他冰雪强国短,冰雪产业集群的规模相对较小,这也是导致我国企业在冰雪专利国际申请上产出较低的原因之一。
3.2 合作群体网络分析
当一项专利由多名发明人共同合作研发时,说明该项专利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人才广泛化、设计多元化。而在专利合作的过程中,不同成员的异质性融合又会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和促进专利技术创新融合。从表4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合作研发情况来看,合作专利数量和合作率排名依次为美国、法国、德国、中国,其中美国和法国的合作率高达40以上,而我国的合作率仅有13.99。法国与我国的申请数量虽然相接近,但其合作专利数量却是我国的3倍之多。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与竞争对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专利发明人的深层合作研发结构和关系,本文运用Ucinet 6.0软件来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在合作群体网络中,实际连线为m,节点规模数为n,则该网络总密度Q=m/(n×(n-1)/2。网络密度是指网络中实际连接节点数与潜在最大连接节点数之比,表征了专利合作群体网络中的紧密程度[16]。从社会网络角度来看,网络密度越大,网络凝聚力越大,各种信息资源在成员内部的流通性越好,研发效率则越高,但是网络密度过大又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知识、信息的融入,不利于知识共享,制约研发创新进程[17]。此外,核心层相对较强的连接关系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而外围层相对适中的连接关系又能保证网络知识的流通性[18]。利用核心边缘社会网络分析功能最终计算得到各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合作网络的核心边缘密度矩阵(见表5)。我国的网络总密度为0.011 33,核心层成员(区间1-1)的合作网络密度为0.023,外围成员(区间2-2)的合作密度为0.005,而竞争对手网络总密度、核心成员和外围成员的合作密度均比我国大。
结果表明,我国相较于竞争对手,核心层的集中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核心层研发团队,并且由于缺乏专利合作,外围成员的知识融入较少,不利于冰雪专利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外围”合作关系网络的高效流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冰雪专利技术势必搭载北京冬奥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助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未来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点。然而,独立的研发形式难以适应未来的冰雪专利研发要求,团队、跨组织的合作研发形式才是冰雪专利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4 微观分析
4.1 专利共生技术分析
IPC采用了功能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每项专利文献至少包含一个分类号。当某项专利含有两项及以上的分类号时,说明该项专利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此现象被称为IPC专利共生现象[19-20]。从技术领域方面来看,专利共生现象不仅揭示了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联系,还反映了专利技术应用的交叉性。从知识迁移方面来看,专利共生是知识产出部门(主分类项)与知识溢出接受部门(不同技术领域的分类项)联系的反映,同一专利的不同分类号往往揭示了跨部门之间的知识溢出[21],这对研究IPC技术之间的流向路径、知识的迁移路径同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与竞争对手的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知识溢出接受部门均涉及A~H部,并且分别涉及45、85、67、45项大类;111、268、162、121项小类;246、501、500、321项主组;427、2103、1015、654类分组。由此可见,竞争对手的知识溢出接受部门数量均超过了中国。中国与竞争对手在共生流径范围上B部最广,其中我国在A、B、D、E部的共生流径少于竞争对手,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冰雪专利创新。从冰雪专利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融合方面来看,各国情况不尽相同,我国仅在F部F24类(供热;炉灶;通风)中具有独特性,主要竞争对手还尚未涉及。而美国在B、C、D、E、F、G六个部中有18个大类其他国家并未涉及;德国在C、D、F三个部中有3个大类(C21:铁的冶金、D01: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F15: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具有唯一性;法国则仅在D部有一个大类(D07:绳;除电缆以外的缆索)其他国家未涉及。最后,通过共生融合度的计算公式(分组类型数量/主分类项总量)得出[22],中国为0.22,美国为0.68,德为0.45,法国为0.33,说明中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平均每项主分类与其他技术共生融合的程度低于竞争对手,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研发技术不足已逐渐凸显,将会成为制约未来冰雪专利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840287C-1153-4838-B77C-FA59BC4B8984
4.2 热点技术主题分析
通过分析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热点技术主题,能够进一步了解当前冰雪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分析热点技术虽然可以从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选择其一进行,但是考虑到分组在同一数据集中的关联性网络联结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更加适用于挖掘专利技术中重合程度较高的技术领域[23]。首先运用Bibexcel文献计量软件提取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IPC分组之间的关系矩阵信息,最后再分别导入Ucinet 6.0统计软件中计算中心度。中心度较高的IPC分组技术在技术合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与其他技术领域联系最为密切的热点技术。
从表7呈现的信息来看,A63C17/00(滚轮溜冰鞋或滑冰板)、A63C17/14(有制动装置的)、A63C17/06(单轨式)、A63C17/12(具有传动机构的)、B62M1/00(乘骑者驱动的轮式车辆)、A63C17/26(有特别辅助装置的)、A63C17/01(滑冰板)、A63C17/22(滚轮溜冰鞋的轮子)、A63C17/02(具有安排成两对轮子的)、A43B5/16(冰鞋)等依次是我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研究中心度排名前十的分组热点技术。不难发现,我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滑冰鞋、板配件以及滑冰相关的装置等方面,这恰恰与现今冰雪项目“冰强雪弱”的格局相呼应。
从竞争对手的信息来看,A63C9/00(滑雪橇的捆绑)是竞争对手研究较为频繁的共同热点技术,美国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滑冰板、滑雪板、滑雪鞋以及特别辅助装置等,德国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具有传动机构的装置、冰雪场地的轨道、特别辅助与制动装置等装备器械,而法国则对冰雪运动过程中的滑雪鞋及其配件、安全措施以及制造材料等方面更为重视。
通过整合分组的热点技术发现,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的主组技术规模分别为3、4、5、5类,其中我国有8项分组热点技术集中在主组A63C17/00(滑冰项目的配件及装置等)方面,而竞争对手的分组热点技术则较为分散,这说明我国热点技术涉及领域过于集中,不及竞争对手广泛,热点技术同质性较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 论
从宏观层面来看,2001—2020年间我国冰雪专利的国际申请项数呈波浪式起伏不定,在经历2001年和2010年两次大幅度锐减之后,以2017年作为稳定期的关键节点开始持续缓慢增加。在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研发人力投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专利发明人数、研发效率上均具备较大国际竞争优势,但在冰雪专利的国际申请项数上仍落后于竞争对手,数量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从中观层面来看,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技术领先者仍然是采用个人申请为主的策略,企业对研发冰雪专利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难以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最终阻碍了冰雪专利产出增长。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合作专利数量处于劣势地位,独立的研发形式仍然是主流,在研发过程中缺乏协同合作的组织氛围,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团队、跨组织的研发模式,难以组织合作攻克冰雪专利技术的重大难题。
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冰雪专利国际申请与其他技术领域的交叉研究不够丰富,共生融合程度低于竞争对手,不利于挖掘新兴领域技术,难以发挥多种技术在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研发中的综合应用能力。热点技术主要集中在冰上项目方面,知识异质性不够高,过于集中,冰雪专利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对手还存在一定差距。
5.2 建 议
冰雪专利已经成为当今冰雪运动发展最重要的信息源,其承载的信息也是预测分析未来冰雪科技创新技术的重要来源和基石。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是每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走的路。如今我国面临着冰雪专利国际申请日趋激烈的竞争,应当搭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冰雪专利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在国际竞争中紧握机遇、勇敢挑战。
首先,发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思想,在竞争对手冰雪专利国际申请的情报分析基础上,学习借鉴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加强研发核心技术,优化研发流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专利研发体系,避免长期对国外冰雪相关基础研究的依赖。其次,调整我国现有的冰雪专利申请策略,继续加强冰雪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有效合作,并通过企业之间的专利协作,带动技术合作和促进其他互动关系的形成。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相关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扶持,协调营造良好的跨组织合作的互动氛围,促进形成良好的研发合作群体以及组织结构,为最终产出高质量的冰雪专利技术而服务。最后,迎合现有的冰雪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对冰雪专利研发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坚持“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战略,在重视关键技术的同时,还应扩展研究领域,更注重冰雪专利的技术冷点在冰雪专利创新中的开发与应用。随着国家加大对冰雪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创新主体对专利技术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唯有两手抓“量”与“质”,才能将资源、科技、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格局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方曙,张娴,肖国华.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4):64-69.
[2]Lichtenthaler 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process: a case study[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4,21(4):331-348.
[3]汪毅,何秋鸿.我国体育专利的发展态势与区域分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24-29.
[4]万宇,张元梁.国际体育器材专利技术竞争情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5):521-531.3840287C-1153-4838-B77C-FA59BC4B8984
[5]尹龙,李芳,陈君,等.基于专利地图的中外体育用品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运动服装专利为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5):26-32.
[6]司嫣然,王红英,张元梁.高尔夫国际专利技术领域研发特征的可视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10):148-153.
[7]邢双涛.国际羽毛球专利技术竞争情报的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7):45-51.
[8]张元梁,司虎克.国际网球专利技术领域竞争情报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6):57-65.
[9]何秋鸿,汪毅,邱招义.国际冰雪专利技术领域的竞争情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4):102-112.
[10]李向阳,刘小平.基于专利地图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情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5):32-38.
[11]李娟,李保安,方晗,等.基于AHP-熵权法的发明专利价值评估——以丰田开放专利为例[J].情报杂志,2020,39(5):59-63.
[12]尹志锋,申媛,刘梦瑶.专利质量层级、专利管理能力与专利实施水平[J].中国科技论坛,2020(10):28-37.
[13]王海龙,王敏昱,姜照华.专利引用和投入产出结合的企业间技术关联和竞合态势分析——以苹果公司生态系统为例[J].情报学报,2018,37(3):254-261.
[14]明宇,司虎克.国外体育品牌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分析——以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匡威的专利研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4):435-440.
[15]杨思思,戴磊,郝屹.专利经济价值度通用评估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18,37(1):52-60.
[16]杨武,胡倩.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45-153.
[17]胡改丽,陈婷,陈福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主体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1):127-133.
[18]張元梁,平杰.中外体育用品业专利战略比较研究——以DII数据库运动鞋相关专利数据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7,53(6):54-64.
[19]SUZUKI J, KODAMA F.Technological diversity of persistentinnova-tors in Japan:Two case sudies of large japanese finns[J].Res Policy,2004(33):531-549.
[20]杨仲基,王宏起,李玥.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产学研合作专利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7):132-137.
[21]BRESCHI S.Knowledge relatedness in finn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J].Res Policy,2003(32):69-87.
[22]明宇,司虎克.中国大陆体育器械发明专利的竞争情报分析——基于专利地图技术方法[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4):124-131.
[23]陈云伟,方曙.专利权人关联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1(3):58-66.
收稿日期:2021-11-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9BTY056)。
作者简介:郑冠杰(1996- ),男,广东茂名人,硕士,研究方向冰雪体育产业。
通讯作者:满江虹(1971- ),女,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3840287C-1153-4838-B77C-FA59BC4B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