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教育理念下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

2022-07-06谢芳青邓辉龙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

谢芳青 邓辉龙

【摘要】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协同建设的事业。我校以“积极教育”为办学路径,创设“父母成长学院”,健全现代家校育人支持系统,助力学生奠基幸福人生;发挥家委会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涯成长,开好家校育人的“幸福陪伴”配方课程;创新家校联合育人举措,倾听家长心声,感知学生多样化需求,增强家长幸福陪伴感;整合利用社区家庭资源,建立学生干预成长的联动机制,拓展积极教育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健康成长的领地。

【关键词】积极教育;家校共育;幸福成长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强调教育是整个社会协同建设的事业。2021年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让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家庭教育不是教育的“孤岛”,而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岛链”。

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于2017年9月开办,是一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集团化公办学校。学校秉承新中集团“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及积极教育追求幸福的办学愿景,于2019年申报省级课题《基于积极教育的新办学校发展路径研究》,将社区、家长等资源和教职工一样纳入学生成长支持系统,创新多方育人协同机制,力求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家长幸福地陪伴”,从而形成学校联合社区、家庭之间的多元参与、交互作用、包容合作的和谐育人关系,努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积极育人体系,发挥三方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一、健全现代家校育人支持系统,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完整的教育,家庭不能缺位。我们认为,学校和教师在家庭教育中要起引领作用。为此,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顶层设计,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多层次联动的现代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将专家团队和教师团队、家长团队纳入其中,极大地拓宽了各类家庭教育资源的统筹渠道,从而积极引导家庭教育科学有效开展。

学校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和家校互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这道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致性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坚持打造一支热爱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到家校育人理念一致,实现“同频共振”。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目前已有50%的老师获得心理健康指导证,多位教师取得家庭教育导师资格证,给予家长更专业的指导。如今,学校组建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咨询团队和志愿者团队,以主题活动、心理救援等多种形式,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全体教师积极践行“万师访万家”行动,落实100%家访率,通过家访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孩子的个性化特征,给家长们送去切实的有温度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成为“现代合格家长”,助力孩子奠基幸福人生,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教师创新协同育人形式,如初中部王垚、周柳、杨美丽、许美兰老师,小学部严艳芬、陈建伦、洪漫漫、刘娜等老师,将同一个社区的家长与孩子召集在一起,开展以阅读沙龙、学业指导、教育分享等为主题的社区家长会,将主题分享与家长座谈相结合,为家长带来更具针对性的有益指导。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家长须具备教育胜任力,包括个性品质、资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等。学校以“家长幸福地陪伴”为家校工作理念,以学校为主导,以创设的“父母成长学院”为平台,着力提升家校育人实效。家长通过“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培训,为家长提供菜单式课程,供家长自主选择学习。“父母成长学院”的课程包含亲子沟通、提升孩子学习能力、青春期异性交往、手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等许多家长关注的主题,这些讲座既有家庭教育理论,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案例和家庭教育方法。每月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主题,家长根据需求自主报名参加。家长们觉得这样的培训能满足个性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父母成长学院”还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如朱永新、李镇西、于洁等,市内外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如王秋英主任、田春利博士、郭东淦校长等为家长讲学,与社区合作等方式,至今已经开展了43期课程,让老师和家长一起在学习中提升,老师和家长一起给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此外,学校通过全员家长家庭教育培训,优秀家长代表分享,优秀学生代表分享,将好的家庭教育案例“落户”到每个家庭里。通过科任多对一,科任多对多等方式解决家校中共同问题,为班级和学校的稳定发展助力,也解家长之烦忧。这些活动的开展非常贴合家长实际需求,深受广大家长欢迎。

二、发挥家委会的积极作用,开好家校育人的幸福配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我國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强调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等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参与。而家委会则是推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并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组织和桥梁。

自2017年办学以来,学校每个年级、班级均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完善家校互动机制。畅通家校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家校共育,避免出现误解的必要途径,家委会则在其中起到纽带作用。教师通过面对面、微信、钉钉、电话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实时了解学生动态,让学生的在校和在家情况彼此畅通无阻。学校各个年级定期召开家委委员会议,协调家校问题,家委委员通过微信群、电话、面对面等形式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建议,助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助力学生及学校发展。家委和班主任共同组织召开班级特色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庭和班级的温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和谐氛围得到显著增强。每学期,学校评选出优秀的家长代表进行表彰,不断激发家长参与家校育人工作的热情。在家长委员会的坚实引领下,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参与义工执勤、国际文化节、课程文化节等学校各项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风景线。07140753-7209-4A5C-B178-0060C2A59F53

为形成家校一体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家委会也围绕学校的特色工作——生涯教育,在学校的引领下发挥作用。学校不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聘请优秀家长担任兼职生涯导师,开设“幸福配方”课程。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拓展学生职业认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创新家校联合育人举措,增强家长幸福陪伴获得感

创新家校联合育人举措,让教师与家长交流更有体验感。学生家长除了在接送孩子时随机的非正式交流之外,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正式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家校联合育人。在家长会上,学校创新家长会的形式,开展体验式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读书分享会、父母茶话会等方式,通过主题研讨、读书分享、角色扮演、问卷调查等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更好地应对网络成瘾、青春期、厌学、校园霸凌等青少年成长中的常见问题。

学校开展午餐午休惠民工程,作为宝安区第一批开展午餐午休的学校,迄今共有2667名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85%)在校午餐午休,且只要家长有需求,学校都尽量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家长从每天8趟往返校园变为4趟往返,大大提升了家长的幸福感;此外,学校每日安排行政、教师陪餐,并不定期邀请家长进班陪餐,都使得学生在校的就餐质量让家长放心。每学年,学校总务处、德育处与配餐公司代表在校内召开午餐午休家长座谈会,倾听家长心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为家长排忧解难。

学校每学期末均会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假期特色作业:如寒假期间,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同学们通过“行走”的方式,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发展,带着问题去旅行、带着问题去探索,用心去触摸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以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地域文化有自信的中国人。鼓励同学们利用假期,做一名读者——读万卷书,读书养气;看几部电影,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帮助父母做一些如择菜、洗碗、收拾房间、折叠衣服、洗衣服、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长辈,积极引导亲子之间幸福陪伴。

四、整合利用社区家庭资源,拓展积极教育实践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社区资源,积极与社区联系联合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如创新型社区家长会,组织同一个社区的家长到社区家门前召开家长会,促进了家庭与家庭之间互动,构建了社区家庭教育共同体。同一社区里每一户家庭都是一个教育的资源库,通过这样的社区家长会,一户连一户,通过家庭之间的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彼此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一个社区就可以构成一个家庭教育共同体,家长之间成为朋友,发挥合力,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更大,关怀与教育更加到位。

学校举办以“营造书香家庭,打造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家长会暨公益读书交流分享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架起学生与社区联系的桥梁,让书香浸润孩子的业余生活,让家庭阅读的收获和快乐得以最充分的展示。学校还将“父母成长学院”课程与社区联合,在社区中展开讲座,将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多种力量陪伴孩子的成长。

学校与社区携手联动,动员教师深入社区,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社区家长会、社区阅读、生态环保作品展、社区主题沙龙。迄今为止,学校已开展丽景城、天骄世家、香缤山、九号公馆、御龙居等7个社区13次社区阅读,深受家长好评。同时,学校和派出所、妇联、团委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学生成长干预的联动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拓宽领地。

近年来,学校坚持大力推进家校育人工作,创新新时代家校育人新举措,家校育人成效不断取得新突破。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达576人次。学生参加“外教社杯”第13届英语能力测评暨研学实践活动省级小学组一等奖、最佳艺术奖;2020年,学生“绳采飞扬”跳绳校队首次出战广东省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并取得了广东省小学乙组团体表演赛第三名、广东省个人绳规定套路二级第三名和广东省车轮跳基础套路第七名的好成绩;2019年,学生灵溪合唱团在宝安区第六届学校艺术节合唱、戏剧(朗诵)专场展演比赛中,荣获中学组合唱区级一等奖;九(5)班在宝安区第五、六届学校艺术节班级专场展演中蝉联中学组区级一等奖等等。

学校办学业绩得到深圳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2021年荣获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同时,学校还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特色学校、全国生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气象教育实验学校、深圳市年度国际教育创新典范学校等办学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南方教育时报》《教育家》等媒体报道学校办学经验和成果30余次,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领域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形成了生机蓬勃、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2021年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把传统的“家事”上升为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国事”, 这从法律上确立了父母家庭教育的职业角色地位,也从法律上确立了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義务。未来,学校将更加注重家校共建,更深入地践行“家长幸福地陪伴”家校工作理念,健全家校共育机制,加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构建幸福成长大环境,创新家校互动模式,提升多样化家庭教育服务,着力提升家校育人实效。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专注推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着力实现同频共振、和谐发展,努力夯实师生终身幸福之基。我们相信,积极教育的模样,一定会结出幸福教育之果!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积极教育的新办学校发展路径研究——以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为例”(课题编号:2019YQJK117)成果】

参考文献:

[1]谢芳青.实施积极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J].中国教育报.2021.12.

[2]朱永新.一本微言大义的家庭教育指导书——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J].人民教育,2021,(22).

[3]谢芳青.真诚沟通引领包容——关于家校矛盾化解的感悟[J].未来教育家.2018(69).07140753-7209-4A5C-B178-0060C2A59F53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成就孩子美好明天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家校共育模式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体验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