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文趣味教学法探究

2022-07-06郭娟娟李琼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小学生

郭娟娟 李琼

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古诗文教学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古诗文教学方法要多渠道,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在本文,笔者主要以教学实践为例,在“双减”背景下,探究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趣味教学的办法,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从小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发展小学生古诗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趣味教学

中国古诗文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透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那些难以追溯的岁月往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体现了“以和为贵”“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等重要思想价值观。但如今,小学古诗文教学遭遇了许多难题,课堂教学注重字、词、句的全面理解,而忽视了古诗文的整体内涵;以传统教参资料和教材为主干进行传统讲解式教学,很少应用新媒体资源,致使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因为功底薄弱,所以觉得学习古诗文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一定要掌握好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每个学习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应对方法。

一、趣味导入

有人认为导入是课堂中没有用的花絮,其实不然。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文教学也是这样的。一节课刚开始时,如果老师进行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导入,就能立即将学生吸引过来进入课堂静心学习的状态,还能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相反,如果一节课没有导入或者没有好的导入,而是老师直接开讲,多半小学生难以迅速集中注意力,难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特别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导入,就像一篇好文章的开篇,一场电影抓人眼球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否合适、是否高效、是否吸引人,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甚至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我每节课都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古诗词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打造生动有趣的课程导入。例如,在《学奕》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好玩、好奇、好动的特点,邀请班上几位活泼好动的同学表演《小猫钓鱼》的童话剧,并让同学们在一边观看的过程中一边思考:看了这场童话剧,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有同学抢答:“我明白了:专心致志是我们平时做成任何事情的保证,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有了这个道理的引导,我们愉快地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很多古诗的背后都有历史典故,也有着动人的故事,小学生非常容易被这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吸引,因此用白话故事导入古诗教学也是一种可取的办法。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开始古诗学习:“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盛唐时期有两个特别有名的大诗人,他们的名字叫李白和孟浩然,他们俩是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好朋友。在阳春三月的一天,孟浩然要离开黄鹤楼乘船去扬州。李白到江边送行,依依惜别之后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去的小船。李白的心情很复杂,挚友孟浩然即将去繁华的扬州,李白既高兴又羡慕,想到今天与好友孟浩然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见,李白非常难过,痛苦不能再和孟浩然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这难舍难分的送别情景连岸边杨柳、江上沙鸥也为之动容。李白高兴、羡慕、伤感、难过、痛苦的情感,仿佛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一样,澎湃激荡,终于迸发,喷薄而出,吟出了一首千古不朽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除了这两种导入方式,还有很多有趣的导入方式,例如,结合教学的内容打谜语让学生猜,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低年级带着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后进入新课学习,引导学生做有趣的游戏后开始学习等,这些都能大大地激发小学生及时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的强烈欲望和浓厚兴趣。

二、趣味诵读

古诗文诵读既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生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一方面,诵读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古诗文内涵的感知领悟;另一方面,诵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韵律意识。这里主要介绍不同趣味吟诵的教学方法。

(一)跟随音乐吟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清平乐·村居》是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诗词。在学习这首词时,我先让学生高声朗读,慢慢吟唱着诗词,使之唱进词人辛弃疾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前后对比的手法,解读词人在诗词中所蕴藏的情感,让学生很轻松地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相互吟诵着、感悟着、交流着,深深体味了辛弃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真切悟出了词人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意。然后,我播放了具有古典韵味的音乐,让同学们跟随音乐大胆“吟唱”,用了足足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跟随音乐“吟唱”。有了音乐烘托气氛,学生更能走近并体会诗人(词人)的精神世界。此时,同学们的热情逐渐高涨,吟唱激发出了学生对《清平乐·村居》的热爱之情,也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古代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吟唱为主的学习模式,我们现在运用吟诵的方法,营造回到古代课堂上的感觉。这节课原先吟唱时只有十多位同学跟随吟唱,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跟着音乐吟唱,教师也跟着音乐唱了起来,这种悦耳动听的学习模式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而且吟唱声音越来越大,学生们从被动变为主动,教室中歌唱古诗氛围达到了极致,燃爆了整节古诗文课堂。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氛围,在这堂课上,老师不仅能和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共同成长,也进一步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把握节奏吟诵,培养学生语感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吟诵能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诗词的意思,起到培养语感,感知诗词魅力的作用。老师在引导学生吟诵时,要特别强调抑扬顿挫、节奏停顿。小学生可以高声朗诵,也可以密咏恬吟。如教授二年级上册北朝民歌《敕勒歌》时,老师先让学生边看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视频,边聆听老师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节奏。接着学生边对照诗文旁边的插图和注釋,边小声自由尝试朗读诗歌,让学生在读准诗歌每一个字词的基础上,在诵读中初步体会节奏。然后,老师用PPT呈现停顿节奏符号,让学生反复练习诵读,进一步体味民歌质朴、明快的节奏。譬如在吟诵“敕勒川,阴山下”这简短、高亢、有节奏的诗句时,学生仿佛能看到无边无际、无遮无拦、辽阔旷远的北方自然景象;吟诵“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朗朗上口的对称短句,结合图示和想象,把学生带进最典型的游牧民族的特有风貌;吟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在“苍苍、茫茫”这些叠词中,看到草原天空的辽阔深远、原野的无垠碧绿,感受浓郁的游牧民族的气息,让学生把握诗歌韵味之所在,这不仅增强小学生对凝练的古诗文独特语言的感受力,还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吟诵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式,也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6510A994-04A6-4F93-8B10-1B089139C7A9

古诗文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记忆和体验,小学生讨厌生搬硬套的记忆,喜欢节奏鲜明的语言,富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意义的篇章。如何让学生主动记忆古诗文,主动理解诗文中的意思,品位诗文的内涵呢?趣味吟诵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通过趣味吟诵,一方面,学生能在兴趣的带动下,进一步感受到古诗优美的意境,在意境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吟唱诗文是各种音乐与古诗的融合,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古诗文能让学生在吟诵中陶冶情操,这些名句成为一盏点燃他们智慧人生的明灯,从而达到“一曲风雅沁心脾”的效果!

(三)依据平长仄短,模仿古人吟诵

吟诵是咱们中国古代人的一种读书方法,特别讲究节奏韵律和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和音韵美。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平仄,尝试模仿古人吟唱,小学生特别感兴趣。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一首诗时,在简要介绍诗人和背景后,我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比赛朗读等方式,调动学生读诗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把这首诗的每个字音读准确,每一诗句读通顺,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一个注释,结合注解和补充的背景资料,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我教小学生动笔在每句诗上标注“平、仄、入”的符号,并逐一讲解吟诵符号所包含的含义:“—”是平声符号,吟诵的时候,要把声音拖长;“|”是仄声符号,吟诵的时候,声音要短促;“!”是入声符号,归类在仄声里边,吟诵的时候声音也要短促。我边指导边示范吟诵平仄具体的字符,让学生模仿。指导完后,由我来示范吟诵整首诗,吟诵时,辅以手势,用手势直观体现声音的长短缓急,让学生用眼睛和耳朵感受诗句语言的长短强弱。接着老师放慢速度,再次整体示范吟诵诗句,让学生跟着模仿;然后通过师生对吟、同桌互吟,反复训练学生,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吟诵了。在吟诵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小学生在富有韵律的美妙吟唱声音的浸润下,眼前仿佛看到了诗人送走友人后,在迷蒙的烟雨中,孤零零地面对着的楚山无限感慨……在训练学生吟诵时,我特别强调要按照“平长仄短、依字行腔、韵字回缓”的原则,来模仿古人吟唱这首诗。学生按照吟诵的符号来学习吟诗,很容易就学会了,初步体悟出诗人以晶莹剔透的冰心玉壶比喻自己的品性,表明自己的志向,也让学生感受古人读诗的方法和韵味。

三、趣味体悟

在赏析、解析古诗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和古诗文相关的视频,展现出古诗文的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深刻地理解古诗文中的内涵,例如《七律·长征》这一首诗,是毛泽东在长征结束后,满怀豪情写下的壮丽诗篇,我在教学课堂上,播放了毛泽东带领红军渡过大渡河的视频。红军们成功将敌人击溃,来到大渡河边,看到河上的桥居然只剩几根铁索,他们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但这依然抵挡不住红军前进的决心,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炮枪声中,爬过光溜溜的铁索,但很快敌人赶来,就要纵火烧桥头,后面的红军不顾大火,英勇跟进,成功渡过了泸定桥。梭洛说过:“心灵与自然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因此,感受古诗文的优美,应当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古诗文感悟能力。对古诗理念的接触,对古诗环境的细致感受,对古诗韵律美的切身体悟,都可以让学生们在跟古诗优美中获得成长。而在本次学习中,更是穿插并融合了古诗这一理念,让孩子们感知古诗美,班上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到敌人烧桥时,班上的同学纷纷握紧了手,为红军捏了一把汗,尤其是看到这战火连篇,战士们英勇就义的样子,不少同学不禁感慨,但好在,最后红军胜利了。看到这里,我向同学们提问:看了这个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班上一些不爱学習的学生这时主动站起来回答:“现在的幸福生活得来非常不易,我们要好好地珍惜生活,认真学习,报效祖国。”学生的这份感悟,正是这节课情感教育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它们用典雅的诗句和精湛的词汇,定格出了千百年来无数幅优美动人的美景。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复杂深刻的古诗文是枯燥无趣的,每当学到古诗文时,许多老师会用传统的方式教学生读文解字,这便让班上的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老师应当更新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用经典的古诗文智慧思想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潜移默化养成良好品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晓芹.树立文化本位思想,深度品读传统美韵——小学古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建设,2018(35).

[2]丁晶晶.诵读·理解·想象·悟情——小学第二学段古诗文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9(3).

[3]翁丽亚.给学生童年抹上诗意——基于统编版教材古诗文教学意义、现状与对策的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9(12).

[4]赵书平.以生为本让古诗文教学生意盎然——浅谈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1).

[5]李萍.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J].基础教育,2018(12).

责任编辑:黄大灿6510A994-04A6-4F93-8B10-1B089139C7A9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小学生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