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当代、后现代音乐文化新景观
—— 2021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07-05朱静宜

音乐生活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作音乐

朱静宜 王 刊

2021年11月4日至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音乐理论系承办的“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2021)”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圆满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中美两国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当代音乐的教学、研究、创作、传播、接受主题作主旨发言。

“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始于2015年哈佛大学音乐理论学科带头人哈斯蒂教授在音乐系举行的一场中国当代音乐学术工作坊,2017和2018年曾获得哈佛中国基金(Harvard China Fund)的支持在“哈佛中心·上海”举行,至今已举办四届。本届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延续了上届“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分析与理论”的主旨,专家学者们在跨文化语境中赓续追寻音乐创作的中西平衡,在新文科视域中不断拓展学科交叉的研究空间,在跨学科背景下执着探索音乐文化的新景观。此次会议为期三天,由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重大专项)资助,汇聚了国内外院校近百位师生学者,包含三场特邀专家讲座和四场专题主旨发言,18位专家从音乐学、作曲理论的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文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发表了研究成果,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动向,为构建音乐理论学术话语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会议开幕式于11月4日下午举行,《音乐艺术》杂志副主编李诗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海燕、学术委员会主任曹金、时任院长助理兼音乐理论系主任郑艳、院长助理许洁以及部分教师出席开幕式。会议由郑艳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各位专家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对音乐学院的科研发展给予指导,学者之间形成合力推进相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海燕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史、教师学术成果发表情况,向受邀到会的《音乐艺术》《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及编委对我院教师学术成果的肯定表示感谢,向来自各专业音乐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与会学者再次表示欢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主任郑艳教授扼要介绍了举办此次会议的初衷、宗旨及筹备情况。随后,会议进入正式发言环节,根据不同发言人的议题,会议主要分为五大专题。

一、见微知著:宏观之微观意义与微观之宏观启示

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音乐,国内学者已建构起相对成熟的评论与研究范式,特邀专家李诗原教授、向民教授以及张萌博士从宏观大局回溯“社会背景”,以微观视角探析“个体研究”,从时代发展、历史流变与个案分析三个视角谈及中国音乐在不同时期与文化语境下的发展与认知问题,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新趋势,继而从“社会”和“个体”的关系中进一步阐述“宏观之微观意义、微观之宏观启示”。

第一场特邀专家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教授主讲,主题为《现代音乐在中国》。李诗原教授首先对“现代音乐”的概念进行阐释,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限定中国现代音乐为一种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音乐。其次对中国现代音乐进行历史溯源并划分为四个时期:萌生时期(1927-1949)、中断时期(1849-1979)、发展时期(1979-1999)、沉淀时期(1999年以来),对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音乐活动、音乐理论及文献进行论述。李诗原教授指出,中国现代音乐近40年的历史,前20年轰轰烈烈,后20年则在“有现代音乐,无现代音乐思潮”的状态中持续,并以学院派、小众艺术、文化自信表征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呈现,进一步总结当前中国现代音乐分析研究体现出从文本到话语、从分析到阐释、从民族性探寻到中国性构建的转向,希冀中国现代音乐今后能够真正成为一种诠释文化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音乐文化。

第二场特邀专家讲座由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主讲,主题为《朴素凝练的中国表达——张千一的管弦乐作品》。向民教授结合自身作曲家身份,通过张千一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引申中国现代音乐中调性音乐的创作实践问题。向民教授指出,《北方森林》的主要价值和特色在于作品的音乐线条,作品使用五声音阶写作,仅由两个主题构成,旋律对称、结构简单、音乐性格对比节制,但作品逻辑清晰兼有音乐形象的变化,造就了整部作品延绵不断、五光十色的潋滟变化。向民教授从创作技法、音乐风格、艺术特色三方面具体展现了《北方森林》的创作纹理,让我们看到张千一老师架构作品的基本元素,展现了该作品对后世作曲家创作的深远影响及启发,为现代音乐与作曲的困境、从创作角度如何写好调性音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三场特邀专家讲座由《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博士主讲,主题为《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多元格局》。张萌博士从中国近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历史和当代流变谈起,先后谈及郑觐文大同乐会、改革开放两次“从学习模仿到融合创新”的历程,并以京沪作曲家、地方作曲家、民乐演奏家三个创作群体入手,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民族管弦乐创作情况。张萌博士进一步总结了新时代民族管弦乐主题性创作繁荣、多元跨界探索、青年一代崛起、观念拓展与技术创新的创作特色,站在宏观视角审视当下民族管弦乐发展,并提出了以文化发展的“全局观念”定位民族管弦乐的时代内涵、在回望与前瞻中构建“新传统”、以“缺点”做“特点”,探寻独特的声音美学的三种探索路径,以期完善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脉络。

二、西学东渐: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音乐表演与研究

11月5日上午,会议进行至第二专题“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音乐表演与研究”,特邀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哈斯蒂教授主持,罗格斯大学饶韵华教授进行点评。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更为频繁,展现出西方性与中国性、现代性与传统性二元交汇的特质,以“他者”的视角解读中国音乐文本,如何通过文化认知、理解和互动,达成多元文化间的共处与认同?四位学者分别从当代小提琴作品创作、交响曲、歌剧及室内乐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教师茱丽叶·格瑞林从音乐与语言的关联和转化视角出发,探讨汉语音调性质对于当代中国音乐作品尤其对小提琴作品创作的影响,其发言题目为《浩然的中国音乐语言:中国当代小提琴音乐之路》。茱丽叶的研究背景植根于中国语音语调的丰富性,通过对梁雷、朱践耳、高为杰、贾达群、秦文琛、姚晨等作曲家的作品实探,对作品中内隐和外显的音调描绘(包括方言、诗词、吟诵等音高轮廓素材的运用;语言与书法线条的结合;巴洛克小提琴对于语调的描绘)等创作技巧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语言语调运用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界限与影响,旨在为世界各地的作曲家、演奏家和聆听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李嘉志从异质文化层面对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进行比较,探讨了两部作品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基础,其发言题目为《文化翻译——马勒和叶小纲〈大地之歌〉比较谈》。李嘉志指出,中国唐诗在马勒《大地之歌》中的“误译”现象被诸多学者理解为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诗意转变,是唐诗中意境及马勒精神的外在表达。而中国作曲家叶小纲2004年重新谱写《大地之歌》扭转了该主张,中国学者们提出叶氏的《大地之歌》更能体现对唐代与中国美学深刻的理解。李嘉志总结到,两部作品拥有不同的文化立场和音乐观点,但却秉持传播中国意境的共同主张,通过相同的自我他者化的音乐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立场,不应定义为西方和中国的代表,而是一个不对等的“文化综合体”。

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张婧怡通过声音与超媒介视角探究梁雷的现代歌剧《温彻斯特》,发言题目为《梁雷的〈温彻斯特〉:一场关于二十一世纪美国枪支暴力的歌剧宣言》。张婧怡从歌剧富于创意的听觉角度切入,将观众定位为“窃听者”,通过人声的不同运用与媒介之间的“化学反应”,让观众徘徊在歌剧的不同角色和第三人称(观察者)的视角之间。从最初出现的锤子敲击声,到歌剧中声景的“渲染”,延伸到整场噪音戏,张婧怡主要探讨“现象噪音”在整部歌剧中不断演变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女主人公内心情绪转变的推动作用。张婧怡将《温彻斯特》解读为一场属于二十一世纪美国的歌剧宣言,揭示了歌剧以独特视角探讨美国社会与枪支暴力复杂关系的主题。

苏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副教授吴翊丞发言题目为《贾达群第三弦乐四重奏“淇上送赵仙舟”乐章中的旋律轮廓与音程循环》,运用音高轮廓理论(Contour Theory)与音程循环(Interval Cycle)分析旋律音高轮廓集合、音程循环与叠置音程循环三种材料如何导引音乐的横向线性进行。吴翊丞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作品,将作品划分为四部分并着重探讨引子部分,引子织体由单音与模仿复调相互交替构成,其音乐大范围是四条一连串轮廓集合3-2交织而成的线条群。在此基础上,旋律主题展开一系列的小三度并构成一个音程循环〈3〉。卡农的主题动机模仿则形成另一个叠置音程循环〈3,8〉。由此得知,四把弦乐器在引子中,描绘四种不同却相互牵连的旋律轮廓,同时也铺垫出两个音程循环结构。最后吴翊丞表示将继续对音乐与诗歌文本的关联进行深入研究。

三、追本溯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发展趋势纵览

11月6日上午,会议进行至专题三“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发展趋势纵览”,此专题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李诗原教授主持。

当代音乐作品创作理念、审美取向、价值观构建日趋完善,理论学者为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位理论家分别通过国乐作品创作、作品手稿研究、专业音乐传播分享自己的观点。

中国音乐学院康啸教授借助国乐作品《采莲》穿越时空,品评音乐,探究隐藏于诗乐中的人文情趣。其发言题目为《古诗成乐的文人旨趣与中西超越——听朱琳〈采莲〉》,康啸教授提出本曲不止步于对诗歌的机械描摹,而是用诗歌赋予意象,用音乐逻辑表达诗歌内涵。配器虽选用中国乐器,但早已跳出“中西”思维,达到为我所用、独立精神和自由人格的境界。最后,康啸教授抛出对当代国乐创作的思考:在探索音乐的多种听觉接受能力后,回归听觉的态势已经成型。这是作曲家群体将目光投向人的积极变化。朱琳的音乐创作反映了这一符合历史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当新潮不再等于真理,新奇不再是创作目的,音乐的春天就回来了。

上海音乐学院邹彦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王建中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邹彦教授根据目前的一手资料作出最初推测:作品的创作时间为1973—1976年间。整体而言,《日本渔民号子》是一部并非“改编”而是“创作”的作品,也并非王建中先生最优秀的作品。其作为音乐会曲目相对短小,也无太多演奏技术上的困难,有可能是王建中先生未发表的原因,但该作品是对日本五声性调式化和声的一次成功尝试,作品结构清晰,渐进式变奏一气呵成。综合以上研究,邹彦教授最终作出推断,《日本渔民号子》极有可能是王建中先生“日本系列”作品的第一部。

浙江音乐学院李鹏程副教授对中国专业音乐传播历程进行了详尽研究,发言题目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传播之道》。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是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音乐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古今中外作曲技法和观念汇流的历史。李鹏程副教授指出当前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传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受众圈层化;2.形式学术化;3.载体传统化。进而提出三点改进方向:1.传播途径多元化;2.传播载体系统化;3.传播方向国际化。最后,以谭盾对作品的推广作为实例具体分析,提出作为音乐学者,我们有责任面对同时代的新作,将其作为一种声音置于更广阔的真实世界中的呼吁。未来的传播之道应当不桎梏于学院圈子、不受制于意识形态、不依赖于传统媒体、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当代音乐需要历经真正的传播过程,才能如大浪淘沙般显现出真正的经典之作。

四、取精用宏:中国当代音乐个案研究

11月6日下午,会议第四阶段的主题为“中国当代音乐个案研究”,本场研讨由《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博士主持。

当代作曲家在不同文化浸润下使用不同的创作语汇进行创作,通过对作品的塑造折射内心、反映自我、追求个性,呈现出包罗万象的发展形态。四位理论学者分别围绕周湘林、徐昌俊、姚晨、谭盾的音乐创作个案,择取具体音乐作品,展开技术分析,形成观点与结论。

上海音乐学院王中余研究员以《周湘林音乐创作的语言与技法》为题,从民族性、继承性、创新性和主旋律创作四个方面对周湘林音乐创作的语言和风格进行概括。以《跳跃》与《炎黄颂-源》为例说明周湘林主要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的原有音调进行创作,表现作品的民族性;以《申城之巅》来诠释周湘林主要采用与民族乐派类同的创作思维,展现继承性;以《天马》《申城之巅》《跳乐》等作品阐述周湘林在音高组织、结构和配器思维上的创新性;主旋律创作则集中体现在作品的标题和音乐表达上。周湘林直接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用西洋管弦乐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声效、用打击乐器引导听众界分音乐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周湘林管弦乐创作的中国品格。

天津音乐学院张一副教授以《凤点头》为例探讨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视角,发言题目为《从〈凤点头〉探寻“个性”在创作中的体现》,通过对技术、结构、风格与创作意图、观念的关联性思考,提炼创作特征与创作思维,观察作曲家重构京剧元素的方式,解读作品的意义与艺术价值。张老师认为,追求京剧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和简约风格的创作观念,是《凤点头》最具个性的艺术特征,并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1.打击乐器的功能定位与音效实现途径,弦乐队的引领。2.烘托与对置,简约观念下的材料建构与发展,音乐材料的灵活调度。3.置换与组合,阐释了作曲家对于各音乐元素在构成。4.变化、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最后张老师提出只有对作品的音响和创作细节作更深层次的探求,才能从对其简约风格的单纯理解中脱离出来,体会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中央音乐学院讲师魏明的发言题目为《基于古琴音效的当代化线性表述——姚晨当代民乐室内乐作品〈牧云图〉陈述语汇及组织结构详解》。首先,文章以传统古琴曲《流水》的开指部分为例,从陈述方式分析中,剥离出古琴音乐的“韵化”思路和手法。其次,阐释作曲家如何在创作中将古琴音效予以“转译”,并分别从横向音高材料构成、纵向音高结构思维、音乐结构及其陈述作用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作品的组织个性。探讨该作品与“文人音乐风格”的内在关联,以期为中国当代民乐室内乐研究提供个案参考。最后魏明老师提到作品中以线性化的陈述音效,探索中国文人音乐陈述风格的路径,是中国当代民乐室内乐创作探索中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一定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王刊的发言题目为《依画行曲:反思谭盾〈死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结合作曲家的音乐分析,突破文化学视角下的阐释,架构艺术史、美学和音乐分析反思该作。王刊老师以谭盾与克利对话的形式来阐释其主体性的呈现。第一,“简化性”与“经济性”;第二,声音和语言作曲与“图画复调”;第三“形态”与“造型”;第四,反思“线条理论”;第五,克利对巴赫音乐的兴趣与谭盾的巴赫拼贴。最后王刊老师进行总结:通过五个对话,谭盾实现了与克利进行隔空对话,扬弃“翻译”与“再现”模式,显示出强化“主体性”的意识下,去观照客体的“创作美学”,回应着阿多诺至高无上的自律美学箴言:“艺术门类倘若进行转换,仅出现在各自完全地遵循它们内在的原则中。”

五、融通致新: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理论建构

本次会议以“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理论建构”作为第五主题,顺势应时、集思广益,探索音乐学科未来建设新方向,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主持,四位学者走在音乐学术研究最前沿,围绕中西混合乐器作品、序列音乐、符号学与音乐创作、手势即兴创作等前沿视阈展开探讨,展现音乐学科背景下的“新”从何来,通往何方。

中国人民大学刘洁副教授从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出发,发言题目为《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混合乐器作品研究》。刘洁老师认为,音乐与语言同样具有表达情感、思想的功能,是典型的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并由此进一步提出疑问——音乐到底是不是文化?为什么会出现跨文化的局面?针对这两个疑问,刘洁老师通过分析贾国平的《万壑松风》、姚晨的《度母化生》等多部中西混合室内乐作品后得出结论:中西乐器混合作品本身即是跨文化产物,它展现了对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一种继承以及对它们的现代性发展,综上所述跨文化的本质应是思维的跨越。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洪丁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序列音乐创作的理论源流》。“源流”暗示了这是一个偏向历史方法的研究。关于我国序列音乐创作学界已有不少深入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还能如何切入?洪老师指出,大历史叙事通常关注相关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展现,事件之间的关系为时序性的,因而倾向于“平面化”事件本身的意义、“权重”、关联以及背后的生成因素,这为进一步的研究留出空间。以此为切入点,1940年代两位犹太音乐家的教学与1980年代的十二音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50年代在并无相关创作下对十二音批判的历史语境等均值得重新审视。洪丁老师继而以具体分析讨论了《涉江采芙蓉》与柯赫乌铁克著作的关系,以及罗忠镕先生是如何将勋伯格和欣德米特两人本不相容的理论思想在这部作品中融为一体的。

华东师范大学郑艳教授将视角聚焦于符号学与音乐姿态(gesture)理论,发言题目为《符号学视角下的音乐姿态研究与诠释——以两部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为例》。作者首先自问自答了三个问题:音乐是符号吗?如何实现从音乐符号到音乐姿态?什么是音乐姿态?随后,郑艳教授对向民的《丝韵》(为板胡与管弦乐队而作,2016)和许舒亚的管弦乐作品《百川归海》(2019) 展开音乐本体分析,一方面对音乐材料做出静态分析,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视角对这些材料的陈述过程与方式、音响造型的隐喻与转义、音响建构的逻辑与动势做出解读,在马克·苏利文、罗伯特·哈腾有关音乐姿态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基于动态视角的三个层面分析运用于当代音乐研究的可行性。

华东师范大学王青青老师的发言聚焦于专题“手势即兴创作”,发言题目为《“手势即兴创作”研究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启示》。王青青老师介绍了“手势即兴创作”背景、现状及发展,阐述“手势即兴创作”(Conduction)是具有独特的表意符号和手势语言的“实时创作方式”(composition in real time),包含手势、即兴、创作三个部分。它通过指挥的手势向演奏者们传递实时音乐信息,而演奏者们通过对此音乐信息的不同诠释,与指挥家共同创作音乐作品。其后王青青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其受中国山水画“云水”影响而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云水间》(2018),与在场学者探讨手势即兴创作与传统作曲及中国文化相结合创作的启示。

11月6日傍晚,会议进行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圆桌会议环节,作曲家与理论学者围绕学科发展中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教学问题展开对谈,会议由中国音乐学院康啸教授主持。专家学者李诗原、向民、张萌、王中余、邹彦、郑艳、洪丁、魏明、吴翊丞、王刊、王青青,作曲家朱琳、姚晨,参加此次圆桌会议。参会者各自立足于当代音乐的创作过程与研究理论进行对话,涉及议题包括:中国作曲家创作路径的整体建构与独特思考,后调性音乐及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的大学课程设置,如何培养21世纪全方位的音乐家等。通过圆桌式的互动交流,我们了解到,音乐创作与学术理论的辩证统一、相互成就;建立现当代音乐分析学习完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当代音乐不同角度的解读,以期为当代音乐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规律服务的最终目的。现场既有观点碰撞的直面交锋,又不乏妙趣横生的对话应答,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创作、演奏的紧密结合,使本次研讨更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建设性。

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内容广泛,视角多样,课题全面,成果前沿。中西方作曲家与理论家在会议中围绕当代音乐的不同命题在世界语境下展开多元对话,关注并解读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变迁,促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的世界传播,推动各高校音乐学科的合作互鉴,影响当代音乐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

“在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之后,中国现代音乐已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中国当代文化,如何在技术层次呈现出基于中国文化形态和精神的技术特征,进而彰显中国特性、体现中国智慧、显露中国文化标识,凸显中国文化身份,无疑是一个需要不懈探索的课题。”本次会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立足于世界与中国、群体与个体、音乐与文化、现代和传统的投射中,摆脱片面、单一的旧思想、旧方法;建立立体、多维的新视角、新观点,为进一步构建音乐理论学术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的价值追求。

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现代音乐是一种依托民族性,但更依托中国作曲家个性或独创性的音乐文化。当代音乐当进一步锻铸中华文脉,把握跨学科合作,独辟蹊径,推陈出新;借助理论学者与作曲家的个性目光与话语表达,回顾过往、理解当下、展望未来;在全球化音乐的背景下,展现独属于中国、绽放于世界的现代音乐文化景观。

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2021)部分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1]郑艳:《传统与当代 继承与创新 分析与理论——2018中国当代音乐多维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18年第9期,第86-89页。

[2]郑艳:《现代作曲技术中的中国文化标识——音响设计、节奏数控、结构布局的探索与创造》,《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6-19+4页。

[3]李诗原:《中国现代音乐:一种新的存在方——井冈山“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的启示》,《音乐研究》2019年第6期,第115-128页。

猜你喜欢

创作音乐
创作谈:没有一个沉默者是真的沉默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