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2-07-05苏焕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7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苏焕洲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初中科学是一门趣味性学科,其既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性,又能够帮助学生储备科学知识。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重点就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有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所谓“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指知识学习的情境和知识运用的情境尽可能接近,这种“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设计和模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学生能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學生在这种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更乐于学习、探究。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所以中学科学教师应该大力开展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一种将直觉、启蒙、意象、情感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科学这门学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综合,加强在科学课程中开展情景教学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巧选案例,引人入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也是最常运用到真实情境教学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要能吸引眼球且又具有挑战性。很多时候真实的实验胜过千言万语。比如研究液体沸点时教师表演“纸锅烧鱼”“徒手下油锅”。

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课中,学生难以消化抽象的能量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可视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给学生搭建台阶:该实验在两个杯子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将铝片插入水中,当两侧温差超过12℃后,产生的电流足以使小风扇转动,现象直观明显,生动有趣。

又如在“耳和听觉”第二课时,教学片段如下:

师:声音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来听听这样两段声音。(扩音器放大向暖水瓶中倒水时,水没有满和水快满时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声音?

生:倒水的声音。

师:没错,这是向暖水瓶中倒水时的声音。这两段声音是不同的,能否只通过声音来判断水是否快满了呢?

生:能/不能。

师: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

课堂结尾教师再次提问:这两段声音什么是不同的。并引导学生与乐器类比,分析声源其实是空气柱,前后呼应从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除了实验还可以借用生活现象,在引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新闻视频“武汉网红窗帘”,设置问题:为什么窗帘一直飘扬在屋外?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探究规律,从而自己解决问题。

二、以合作学习情境培育学生团队意识

初中科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多,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科学知识构建不同的情景。团队合作是初中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简单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毕竟科学本身的获取是有难度的,需要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同心协力解决科学难题,推动社会发展。合作学习情境构建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注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培育,还要注重课后自主探究中的合作意识培育。

例如,在日食与月食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日食、月食属于天文现象,通过学习主要是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单纯从理论层面讲解,学生不仅会感到理解难,而且缺乏学习的趣味性,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取合作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以班级为主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3~5人为一个小组并设定小组组长。其次,分配小组任务,让各小组准备三个圆球作为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方式将日食、月食产生的现象播放出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日食、月食的模拟演练,从而更为精准地把握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让小组根据实验确定结果,这样不同小组就会得出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加深学生印象。合作情境的构建下既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科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课堂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升华。知识来自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倡“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活”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往往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生涩难懂。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熟悉的事物为基础,从而达到对知识快速掌握的目的。

例如“摩擦力”教学,“同学们,你是否对我们身边的某些物品构造或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做法产生过疑问:为什么矿泉水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汽车轮胎和鞋底上为什么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骑自行车刹闸时为什么要用力捏闸?衣服的拉链拉动不流畅时,为什么在拉链上涂抹上一点石蜡便能流畅拉动?”“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呢?同学们将手用力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一下滑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力,这个力是否阻碍手的滑动?”“这个力阻碍手在桌面上的滑动。”“同学们将手上放一块橡皮,再次将手用力压在桌面上滑动,橡皮随着手一起运动,橡皮与手之间是否相对运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阻碍运动的力?”“橡皮与手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感受到橡皮与手之间有阻碍运动的力。”教师总结:实验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应该得到初中科学教师的广泛重视,未来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83.

[2]姜庭辉.探析初中科学问题情境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20(10):209.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