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片”
2022-07-05王爱军
王爱军
【创课缘起】
学生模拟试卷中的第三部分出现了以”文化元素”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写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学习了《中国历史》,只是了解了一些历史的皮毛,但是关于历史文化还是一知半解的。中国历经五千年,包容了太多的文化元素,以至现在的孩子们不知从何说起。
【创课思路】
1. 课前准备:一周
(1)了解整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例如,十大江河,避暑胜地、十大名花等。
(2)了解整理中国历史文化分类:民风、民促、国学、唐诗、宋词等方面。
2.教学环节:
(1)明确写作目的和主题,了解中华历史文华悠久,具有丰富内涵,它的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我们小小高碑店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我们要从中学会继承和发扬其精华,为之奋斗,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和祖国。简述中国历史文化含义。观看中华五千年历史纪录片。
(2)让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搜集整理好的资料。然后教师对学生所述进行总结。
(3)对写作提出要求,给学生提供优美范文,进行分析点评。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教师批阅后,班内展示交流。
【教学现场】
1. 语海拾贝
络绎不绝 乐此不疲 不亦乐乎 充满 驿站
2. 精彩瞬间
(1)乡情是阳关古道的那个驿站,亲切的关怀着游子的心,在临行的火车前,买上一把豆腐丝送给将要分别的朋友或亲人,使他时时回忆起这充满大豆香的小城和那依依不舍的朋友。
(2)听老人们说:“吃豆腐丝让脑子更聪明,这或是一种迷信,也或是一种信仰,承载着家乡之忆。在我家中,豆腐丝已成为家常便饭,买回来或凉拌,或煮熟,料味飘香,还混着手艺人的匠心。
3.教师支招
(1)写习俗开头可以引用对联,快速入主题。(2)选材时要考虑符合主题的人物、事件来表现主题。(3)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让文章更有魅力。
4. 素材共生
(1)可以写体现历代代表中华英雄的人物;(2)可以写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事;
(3)可以写高碑店的历史发展;(4)可以写关于家风的故事。
5. 文题展示
学生通过网络看小视频,搜集整理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民风、民俗有了自己的认知。(自选或自拟题目作文)
①春节的符号 ②国学伴我成长 ③家乡的名片——豆腐丝 ④我们这里的民风民俗
6.妙笔生花
家乡的名片——豆腐丝
安思睿
当今,提起高碑店,人们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高碑店豆腐丝”。确实,现在高碑店豆腐丝已经成为高碑店的名片了。去外地访亲友总要带上一盒包装精美的豆腐丝。
小时候,爸爸的一位朋友要拍一个关于豆腐丝的宣传片,希望我可以去当群演,正好,我想切实地了解一下豆腐丝是如何制作的,就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拍摄那天,我们去了村子里一户老爷爷家。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制作豆腐丝的传统工具,我问:“现在机器那么先进,为什么不用机器做呢?老爷爷告诉我们:“传统工艺讲究一个细致,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更有味道,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豆子。老爷爷边向我们介绍着边去选取豆子。他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一份豆腐丝,前提就是要有好的豆儿。而想要做好成一份豆腐丝,不止要经过选料这一道工序,还有剩下的十二道工序:泡豆,磨浆,熬桨,除渣,烧桨,点卤,泼片,压片,切丝,捆把,卤煮,包装。观赏完这整整十二道工序之后,一份精美的豆腐丝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撕出几根,放入口中,嗯——丝滑顺爽、咸香可口,醇厚浓郁的滋味撩拨着我的味蕾,让我欲罢不能!
其实,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高碑店豆腐丝了。传说,辽国的萧太后曾经来到高碑店,吃过龚旺做得豆腐后,就觉得其他人做得索然无味,于是就让龚旺想办法将豆腐完好无损地送到千里外的燕京。于是他便把豆腐压成片,放些佐料变成了美味的豆腐片,经过后来不断地改良、加工,才有了现在的豆腐丝。
现在,豆腐丝已经成为人们饭桌上的常客。豆腐丝的宣传与推广更是推动了高碑店市经济的发展。这凝聚了高碑店人民的丰富的经验和无穷的智慧的豆腐丝,是当之无愧的家乡的名片!
【创课反思】
对历史文化作文,我想到的就是两点:一是选准切入点,突出名片,不管是中国历史上的民风、习俗,还是国学,还是小小高碑店。都要突出其特色,抓住其“名片”來选材。那么作为一个小城,学生想到的作为名片的内容并不多,而豆腐丝恰恰就是学生所熟知且常见的一种食品,自然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二是融入自己的体验,增强感染力。学生在写作时参加活动时的体验,品尝美味的感受,就增强了名片的感染力。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批准号2110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