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初探
2022-07-05叶怡娟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联系愈加密切,更多的教师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读后续写的知识,深化学生的阅读与英语写作综合能力。本文对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展开实践探究。
关键词:深度学习;读后续写;初三;英语;学生
作者简介:叶怡娟,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同安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行动研究”(立项批准号:KYZ2126)的研究成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保证知识的迁移更加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因而,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意义和路径有以下见解: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意义
(一)深化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掌握要求也在随之提升。因而,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所学知识的稳固性与扎实性,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品质。而且,相对于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词汇量积累更加充分,阅读能力也较强,在此基础上开展读后续写,可行性高,同时也有利于与接下来的高中写作训练模式接轨,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丰富英语教学体系
教师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三)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与时代教育有着本质的联系,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开展为时代教育提供了一条创新化的发展路径。在实践教学之中,英语教师注重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综合能力的引导,有助于促进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推进英语教学改革进入全新化发展阶段。
二、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中,教学内容的整体化较强,但存在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之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进而进行读后续写,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较为单一。
(二)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综合分析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发展现状,学生对于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写作的学习兴趣较低,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进一步落实与开展。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或者英语写作有着一定程度的畏惧心理,或者对于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难以提起兴趣等等问题都成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教学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初中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重点以及英语教学任务的理解程度并不相同,导致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在开展过程之中出现差异,教学体系尚未形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未得到有效的统一规划以及重点落实。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路径的实践初探
(一)基础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实践课堂,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英语阅读以及英語写作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奠定写作基础。
在实践教学之中,教师重点展现一套全新的读后续写教学模式,通过群文阅读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习得词块,通过贴近生活的角色扮演应用词块,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让学生学得方法。教师采用基于主题语境这样的词汇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基于主题、语篇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在非常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灵活高效地复习词汇。在实践教学之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境,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教师执教“Strange happenings in my hometown”时,本节主要学习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了解“在我的小镇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在导入环节,通过猜词游戏和观看相关视频,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授课环节,利用图片及问题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通过寻读,教师有效地帮助与引导学生完成事件主脉络的概括,对于小镇发生的事件以及小镇事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的梳理与概括,并结合树干图训练学生对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细节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总结部分,利用thinking环节带动学生的合作讨论,锻炼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启发学生的故事理解与故事创新发展思维。最后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更深入了解本课主题,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拓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主观认识,教师综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感悟以及具体的知识应用能力。
读后续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读后续写题目的情节预测方面,在学生理清了文本阅读内容的来龙去脉,分析好人物性格,中心思想后,帮助学生就原始文本和所给的提示语中提炼信息,确定文本关键句的基础上,搭建故事框架,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启发方式,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读后续写思维模式。在语言运用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动作、情感、环境方面的描写,积累相关表达,同时分析文章语言的多样性,以便于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能延续文章原有的写作风格。同时,还帮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建立文本的word bank。课堂的后半环节进行当场写作。写完后,根据所给的评分标准,让同桌进行互评,从而进一步强化“如何写”所遵循的原则,也给学生机会互相学习。
教师应当深刻认识:第一,要慎重选择读后续写题目。初三在教学中实践读后续写,是为了通过将读后续写融入中学英语的写作训练,期盼该方法能够提高初三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些课文或者平时做过的合适的阅读理解题来展开读后续写。此外,教师应当注意到,一些读后续写题的质量不过关,有的给定材料甚至都没有“情节”或“冲突”,在命题中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第二,读后续写的最大难点是文本解读。没有经过一定量的英文短篇小说鉴赏训练的学生,多半会在作文题审题上出现方向问题,会弄错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大意。第三,细节描写并不是读后续写的中心。第四,在讲评作文时,教师不能是“墙头草”,顺着答案说话,这种“事后诸葛亮”的作文讲解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第五,真正的阅读过程就是不断提问过程。在考场上,考生孤立无援,没有教师的引导,也没有同学的启迪。考生需要借助于“自问自答”独立完成审题、构思和写作的全过程。第六,情节设计的关键是学生的同理心和逻辑思维。读后续写的作文构思就如同数学的应用题或证明题,需要符合逻辑的推理或论证。由此教师通过在初三英语教学中实践读后续写来提高初三英语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信心和写作能力,更好地为学生助力。
以人教版九年级第11单元SectionA的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英语学习活动观所提倡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种学习活动运用于初中英语寓言——“A shirt of a happy man”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实现“以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带领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对故事的主题分析一次次地升华,深度分析各个情景的象征意义,引领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感受寓言故事的“育人”魅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主观认识。教师结合大概念理念,化繁为简,将6个段落、多词的文本解读简化为对三个关键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线和脉络,结构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融入了阅读圈和逆向思维教学设计理念,多渠道、多维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而结合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开心的人,让学生将自己认为真正开心的人写出来,并写出他的故事和他的思维,让学生理解开心的内涵。
教师通过分项执教初中英语的听说课程以及初中英语的阅读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拓展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学习问题,进而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英语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奠定英语读后续写的学习基础。
(三)综合教学,深化学生学习认识
学生对于初中英语读后续写的认识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师开展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教学频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实践教学之中,教师通过开展综合性更强,知识系统性和衔接性更强的教學课堂有助于深化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实践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读后续写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执教人教版九年级Unit12 Activity 2c“Make up an ending for the story and share it with your partner”时,教师针对学生平时读后续写中比较薄弱的三个点,即情感描写、首段的最后一句及结尾的描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在英语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循循善诱,教态自然,引导学生为故事增加结尾——“The teacher looked at Mary and ...”。整堂课重点突出,活动丰富,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做到对同伴及参考范文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在评价他人作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放手,不包办,努力打造自主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同时要发挥英语课堂的语言学科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力求让学生设计出最佳情节。不少教师在上课前仔细研读“范文”,试图找出某种内在规律和定式,然后在课堂上拼命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范文”的轨道上来。其实,读后续写是没有最佳范文的,即使是故事原文的结尾也未必是最佳的。因而,一些教师在讲评读后续写时,时常在不告诉学生的情况下让他们点评范文,也能找出一些毛病;另一方面,教师也发现有时候学生的优秀续作甚至能超越范文。
(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境内容续写故事
教师执教人教版的读后续写教学内容期间,引导学生主要学习读后续写,了解文本阅读的思路以及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导入环节上,运用希沃软件设计课堂游戏导入本课话题,让学生猜测“Fun Times Park — Always a Fun Time!”所讲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环节,主要从预测文本、信息阅读、批判性阅读三个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能够通过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本内容的能力,借助时间轴提取梳理、归纳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本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在课堂总结部分,围绕篇章结构,深化主题,并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思考文中两个人对话的内容,并通过对话内容思考接下来两个人有什么计划,两个人是要去体验恐怖地方还是去听摇滚乐队,之后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对话内容,结合个人兴趣,续写两个人之后去干了什么,并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品质。因而,这种综合化的初中英语读后续写实践课程既实现了对于学生的智育教育,又完成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结语
通过初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尝试,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开展多样化的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课程:基础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教学,深化学生学习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英语读后续写的主观认识,提高了学生英语知识的储备数量以及质量,培养了学生读后续写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吴旖旎.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J].文渊(高中版),2020(5):714-715.
[2]朱冰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20(29):318-319.
[3]沈喻萍.深度学习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0(5):24-25.
[4]周宬霖,赵昱.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探究——以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为例[J].英语教师,2020(13):82-85,92.
[5]唐黄宁.基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33):36.
[6]单露.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神州,2019(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