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中地区圩堡的空间属性变迁研究
——以肥西县刘老圩为例

2022-07-04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刘老空间建筑

谢 亮 胡 瑞 孙 超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引言

皖中地区圩堡,始建于清朝中晚期,最初用于操练士兵,以抵御外敌入侵,主要分布于合肥及六安周边地区,是安徽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一。江淮地区现存圩堡数量多达百余个,形态多样,规模不一。根据建造者的身份差异,可分为官建和民建;由于建筑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水圩和旱圩。较为著名的是肥西四大圩堡:刘老圩、张老圩、唐老圩和周老圩。刘老圩作为众多圩堡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水圩式圩堡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为后人对皖中圩堡展开全面分析和探讨提供了实体支撑。张亮[2]曾在文章中就江淮圩堡的历史变迁和空间类型展开详细分析,探讨了圩堡空间满足多重属性的使用需求;王昌宜[3]在对合肥地区圩寨的研究中,通过对同时期内大量兴建的圩堡从历史背景、兴建过程等展开分析,探究其给晚清合肥基层社会及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带来的深刻影响。

综上,以往的研究多围绕历史背景、建筑形态等方面展开叙述。从建造初期到当下,刘老圩历经多年风霜,空间属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动。本研究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空间的属性变迁为切入点,将刘老圩分为五个阶段展开说明,依次是演练防御、将帅府第、地主宅居、公有资产和文旅商用。

一、演练防御属性

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军事演练的使用需求,造就了圩堡空间营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建筑的防御性。建筑选址较为隐蔽,周边丛林密布,有天然的山体树木作为遮挡,加之建筑外部围墙和壕沟的层层围合,空间外围四周的碉堡,从多个方面直观地反映了空间极强的防御属性。当然,建筑形态只是空间形制产生的外部表现,其内在意义值得深入挖掘。

(一)建筑营建背景

坐落于皖中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下的刘老圩,始建于1868年,距今一百五十余年,是著名军事将领刘铭传功成名就后,回乡选址兴建的一所水圩式宅居空间。满足军事团练的使用需求是圩堡建造之初考虑在内的空间目的。最初,空间的团练作用始于淮军的兴起,太平军一路东下,越战越勇,统治者见此情景,深感震恐,遂发令大肆组织团练用以对抗捻军起义[4]。按区域性划分,刘铭传所属的安徽团练武装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皖北、皖南以及刘铭传所在的皖中庐州地区。从咸丰三年(1853)2月太平军经皖东下到咸丰四年(1854)1月首克庐州,这一时期是庐州团练的初创阶段。团练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训练场所,场所要能够同时满足抵御外来入侵、日常较具规模性的军事训练、空间内部人员的自我保护以及在必要时刻对侵略者施以反击,于是将领们纷纷开始着手营建满足以上条件制约的领地空间。随着事态的发展,空间在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相关问题以及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空间功能的不断完善、防御功能的逐步强化,建造体系由此得以逐步完善。

(二)选址考究

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现实使用需求的影响,圩堡建筑多建于偏远地区。江淮地区的圩堡现存30余处,主要围绕大潜山、周公山、紫蓬山三山而建。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分布在六安、肥东、舒城、金寨、霍山、庐江等地(表1)[5]。

表1 江淮地区现存圩堡建筑分布

刘老圩地处肥西县大潜山下,兴建初期当地处于隐蔽偏远区域,近年来随着当地的发展需要,才得以逐步开发。初建选址以适宜生存和防守为原则,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1)屋主刘铭传为安度晚年,意在选择一个远离喧嚣与纷争,较为偏远的地区安定家园;(2)清末社会动荡不安,多地遭遇连年饥荒,盗贼横行,选一隐蔽之地定居生活可减少外来侵扰;(3)建筑周围地势平坦,具备良好的耕作环境,满足自给自足的基本生活需求;(4)周边山林环绕,交通不便,可提高建筑空间的防御性能,使侵犯者处于暴露和被动的状态,利于在危机时刻反击;(5)刘铭传具有军事将领身份背景,沿袭军事建造结构体系来建造自家宅院,是多年在军中形成的警戒习惯,同时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合此种种,可见选址的主要原则是建筑空间和周边环境整体的隐蔽性、安全性。如今肥西及其周围地区各方面软硬设施都得以快速发展,圩堡借助这一发展策略,受到各方重视,空间重新修复并对外开放,交通便利程度在原先基础上大有提高[6],为开展文旅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三)防御形态的打造

江淮圩堡建筑大多具有古城防御特点。由壕沟、围墙、炮楼、城堡等几部分组成,外壕内宅的布局结构来源于对古代护城河、城墙的元素形式提取及凝练。效仿北方合院式建筑布局与形式(图1)[7],通过在建筑外围修筑连贯围墙用以明确领地范围,同时此种方式的建筑结构便于对内部空间及人员的管理。加之与当地特有的地理条件相结合,最终呈现出江淮地区特有的防御型建筑。

图1 形式对比图(作者自绘)

屋主归隐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各方势力互相争战,一些盗匪更是趁机作乱,常常滋扰百姓,圩堡在防御功能上起到了坚不可摧的重要作用。圩内开挖内外双层壕沟,同时筑有两堵围墙,预留两处出口,两座联通内外空间的吊桥,堡内屋舍布局精当,错落有致。刘老圩的外水圩四面为宽约30米、深3米的壕沟,壕沟下设有水闸控制水量,水圩上铺设有吊桥供进出通行,壕沟内沿围墙厚度约为0.5米,建筑四角和入口大门均修建有炮台,用于外来进攻的防守需要,圩子前面是低洼开阔地,易守难攻(图2)[8]。通过建筑及周边空间的结构来划分,圩堡的防御属性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宏观层面,指所在地附近的整体自然环境形成的天然围合屏障;微观层面,指建筑体自带的外围防御壕沟和围墙(图3)[9]。此种划分防御层级的建造方式,明确表现出圩堡的精密防御属性,从空间防御结构直观地向大众展示空间营建目的,同时为建筑后期的保护修缮提供了相对不同的保护等级和措施参考。

图2 刘老圩建筑外观(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图3 刘老圩平面布局图(作者自绘)

二、将帅府第属性

原先合肥西乡团练中的将领士兵,加入淮军后在战斗中骁勇善战、奋勇当先,取得多次胜利,因而得到重用和提拔。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大批回归的将领勇士,开始在自家老宅的基础上翻新,复建以圩堡为主要形式的个人宅居。经过多年不断对空间环境的完善和发展,圩堡体系逐渐成熟,从演练防御属性转变为将帅府第属性。

(一)空间演变背景

建筑空间从满足防御属性向将帅府第转变。多年的军旅生活对将领的身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已经适应的生活方式转向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这一接受过程需要自身和环境两者相互适应,对此做出可行性的改变。从环境的角度出发主要表现为:军用建筑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需要具备的防御性,包括战时需要时刻保持,以应对敌人随时侵扰的高度警惕性,遂在自家宅院建设初期注入军用空间的相关属性和建造手法。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和满足后,便对空间有了相应的期许和更高要求。为了丰富日常生活,提升自我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圩堡建筑内增添了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空间,从多方面入手为原始建筑注入新的力量。

(二)属性的营造方式

建筑构造中主建筑为三进院落,每排13间,占地10余亩,除了生活起居所必须的空间外,建筑内还配置了相关附属空间,包括花园、读书岛、亭台楼阁等,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以读书岛为代表,空间位于整体建筑的西南方向,四周临水,需乘坐船只才能抵达。从空间布局可以看出,屋主想营造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可供安静读书的环境,布局形式同时也是对整体建筑营建体系的一种呼应,建筑于中心,周围水环绕。

具备文化教育属性的空间,在现代社会以书房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宅居空间的标准配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工作和学习所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然而,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文化整体水平落后,人们追求的是拥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使是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的人群,对教育文化方面也没有过多奢求和考虑。可见屋主刘铭传虽是军事背景出身,但在自身及后世的文化教育和培养上仍相当重视,圩堡空间不单单只有军事基地和防御属性,也是有文化内涵积淀的,这正是圩堡转变为将帅府第属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三、地主宅居属性

历经长久的将帅府第属性,伴随淮军政治地位的逐年下降和清政府的覆灭,建筑空间逐步从将帅府第过渡为地主宅居属性[10]。这期间,得益于刘铭传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家族的成功经营,从初期依靠战绩和荣誉立足,到通过自身努力,有了一定的财富和文化素养的积累,使其社会地位没有因淮军整体地位的下降而受到严重影响。

(一)财富积累

功成名就的军事将领背景和由此提升的社会地位,为刘铭传积攒财富提供了相应便利。动乱的社会背景下,连年不断的战争打击、面对百姓疾苦时政府的不作为、多发性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导致安徽人口锐减,从19世纪中期的约3700万人口降至1911年总人口仅有1600万,在全国人口中比重从9%下降到约为4.5%,50%的下降率,使安徽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在全国范围内人口下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人口大规模下降,土地资源不再紧俏,出现大量荒地。为数不多的人口由于无力垦荒、土地赋税高昂而无力缴纳等原因,不再占用或租赁土地,以致土地变得十分廉价。富甲一方的商贾及达官贵人们,借此机会大量强占吞并土地,其中以淮军军阀强行占有最为严重。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淮军将领仅刘铭传名下的大面积土地租额年均可达2000~5000石,虽不如其他军阀将领收入高昂,但在当时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这一收入相当可观。他们在淡出军事领域后,依靠租赁土地带来的巨额收益,在自家宅居领地里过着富裕安定的生活(表2)。

表2 淮系军阀在皖土地占地表

(二)家族渐趋败落

20世纪初,随着以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为首的淮军由于军纪废弛、士气锐减接连败阵,淮军总体上呈现出衰败之势。淮军将领的政治地位也大不如前,不再受到光荣战绩和高官厚禄的光环围绕,逐渐淡出历史和群众的视野,回归平凡生活。圩堡建筑空间作为世袭制领地代代承袭,此时失去了祖辈官爵地位的笼罩,由原先的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并存的将帅府第,转变为仅靠土地租赁获得回报的地主宅居。圩堡空间属性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是淮军角色转变和背后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11]。

四、公有资产属性

受社会背景变化带来的影响,圩堡空间从地主宅居转为公有资产,作用于社会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在淮军历史问题上缺乏科学认识,片面强调其在镇压农民起义和维护清政府腐朽统治中的角色定位,忽视淮军在反侵略战斗中的勇往直前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予以彻底否定。此时圩堡被视为地主阶级的产物由政府没收,作为公有资产,进行空间的分配和使用。

(一)主要公有作用

圩堡建筑充公后,被赋予了多种不同功能。先后被改建为多种空间供大众使用,成为学校、农场、医院等,此时的圩堡空间由私有资产转变为社会公共资源。刘铭传依靠雄厚的财富积累,多年间不断对个人宅居进行维护和空间完善,使圩堡的空间环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营建体系。这使得空间在转变功能属性时没有遇到过多阻碍,可塑性较强,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性质的空间使用需求。从社会价值方面考虑,由个人独占到大众公用,受众人群范围的扩大,使空间在属性变化过程中使用价值得以升华。从遗产保护方面考虑,为适应公共使用需求,对空间所做的相应改变和调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建筑结构和布局,有损完整建筑遗产的保留。

(二)功能转变

作为公有资产,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形态对空间的影响大为不同。比起早期用于大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圩堡空间而言,近年来,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国家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继而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跨越性的变化,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后,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富足,渴望了解更多的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

同样是用于公共空间,不同的是,如今圩堡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对其实施精心保护并制定严谨的后期使用规划。通过一定程度的加固和修复,重新赋予空间生机与活力,供文旅开发使用。堡内原有建筑历经多年,多数空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拆除和破坏,现今呈现在大众眼前的仅是原有建筑体系中的局部空间。值得庆幸的是,圩堡的空间结构和圩沟形态依旧完整,可以借此感受到当时圩堡体系建构方式和手法的精密有序,对后人了解历史和学习建筑结构及其布局提供了一个物质载体。

五、文旅商用属性

近年来,人们对于历史的追溯和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渐趋强烈。安徽省及肥西县政府意在通过把握这一发展趋向,在文旅融合中实现文化复苏与经济发展。圩堡空间自身所带有的历史脉络,有助于人们了解学习社会历史变迁,借此能够丰富提高景区空间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一)当前发展现状

首先,空间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建筑空间重塑秉持“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各方在对圩堡空间进行相关修复时,从功能划分、空间布局、室内结构等方面,表现出对原有规划体系的尊重和认可,坚持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空间的营建机制。现已修复圩内原有的九间厅、西更楼、弹药房、外壕沟、东围墙、读书岛等建筑空间,并增添了淮军史实和刘铭传生平展馆。通过全面形象的方式向人们介绍淮军起始背景和发展过程,刘铭传的个人经历及在这一时期所做的重大贡献,通过生平展馆得以呈现,供人们了解学习[12]。

其次,整体区块营建体系有待改善和统一。刘老圩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建筑个体的整体空间环境和内部各功能性单体空间得到及时修复和加固,重新展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就当前的文旅发展结构而言,仅从建筑环境一方入手无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旅体系。对比各地区较为知名的文旅发展模块,无一不是从多方入手,打造复合式、多样化的发展渠道。刘老圩现今缺乏对建筑周边空间环境的改造和规划,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文旅体系,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宣传手段和辐射范围狭窄,缺乏明确的空间定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刘老圩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但优势需要一定的展示平台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刘老圩在运营和宣传方面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平台,受众面积较小。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各类文旅景点,能够为人所熟知的,或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或有独特的专注方面,例如美食、美景等,相比之下,刘老圩缺乏一个明确的空间和品牌定位。

(二)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其一,建筑形制构造的代表性。刘老圩作为皖中圩堡建筑的代表,其建筑体量、规划布局、空间形式等都经过严格考究,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营建体系集徽派建筑和北方合院式建筑于一体,吸收各方建筑特点,融会贯通,赋予圩堡建筑独特的形式特征。这些为后人研究圩堡建筑文化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体系等提供了一系列完备的实体资料,为建筑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并能起到相应推动作用。

其二,社会环境变化的实体见证。建筑本身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变化的实体见证。圩堡建筑最初营建目的在于防御演练,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力军,以及在打击太平军等一系列军事活动中,淮军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结果表明,他们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中坚力量,不负众望,屡获战功,为清政府平定战乱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战乱到太平,圩堡建筑见证着事态的开端、发展以及最终胜利结束,是社会环境变化的记录者。

其三,两岸沟通交流的友好平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奉召前去台湾,督办当地军务。在职期间励精图治,修建铁路、创办邮局、铺设海底电缆、设立招商局等。其中大多数项目在全国都具有开端性意义,人民生活水平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借此得以全面提高,近代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刘铭传因此被誉为“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台湾近代化之父”,受到广大台湾同胞和后世的尊敬。刘老圩现已成为两岸人民凭吊先贤、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吸引了大量两岸同胞前来参观缅怀,皖台两岸高校,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先后与铭传大学建立了教学交流项目,为促进两岸文化互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3]。

(三)未来发展对策及保护建议

第一,整合区域空间环境,强化品牌效应。开发文旅项目作为国内对于古建筑的修缮保护手段,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地保护古建筑,以达到经济与文化效益之间的共存与平衡,是一个在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刘老圩在空间原址上,采取原样原材的方式对空间进行修缮与保护,保留了空间的历史文脉。但是要想获得长久的关注和热度,重要的是从多方切入,整合周边其他圩堡群落及空间环境,单体聚焦独特功能,各单体间整体合并可具备全方位的发展模式,满足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强化地域特征。

第二,建筑空间以叙事性展示为主。开展圩堡旅游应尊重文化传承,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圩堡的建筑遗产是其物质载体,名人背景、淮军史实是其精神支撑[14]。通过建筑空间自身的叙事性表达出相关历史脉络后,考虑能否通过现场讲述及表演的方式,演绎还原刘铭传在世时期的社会现状和建筑空间内部的真实生活场景。

第三,开发相关附属产业,综合发展。当下,众多文旅产业的主要经济收益,不再是收取门票这一原始方式,更多的是来自于相关附属产业。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售卖,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文旅开发形式,对现实环境的要求较低,适应范围较大。餐饮住宿等功能性用房的设置同样值得重视,旅游过程中,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休闲放松、感受当地文化的体验,通过强化地域性特征的饮食和住宿空间设计,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能够拉长游客活动时间,增加消费,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赋予空间多边功能性,通过研学、会议、考察等功能的注入[15],推动人群流动性,活化空间适应性。

第四,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在市场化、商业化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环境中,通过重塑空间环境,利用各类营销手段来带动区域发展,是对历史的复苏,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方式。但是,切忌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完全作为商业盈利手段,应从空间环境所体现的文化意义、社会背景、政治价值以及建筑营建体系等方面展开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此,才能在开发中实现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16]。

六、结语

历经一百五十余年,从最初的防御属性到战火结束后的将帅府第,再至后来的地主宅居转为公有资产,刘老圩经历了数次功能属性的变迁,成就了现在的文旅商用属性。作为皖中现今留存最完整的水圩式建筑,刘老圩无论是在空间结构还是文化背景上都有很多值得考究和传承的价值。通过各级政府对圩堡空间的重视,经过修缮和保护,如今的圩堡重新呈现在世人眼中,建筑通过结构表现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历程,供人们参观和了解围绕圩堡空间展开的那段历史。

空间伴随着当下的使用需求而不断产生变化,或结构或功能或属性,不变的是空间作为一个围合屋所产生的价值。未来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空间属性或许会再次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历史和文化会通过建筑语言被人们一直铭记在心。

猜你喜欢

刘老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一次只爬两层楼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古稀爷爷爱护蝉
一腔热血精忠报国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米寿老人话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