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2022-07-04黄环
黄环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逐渐走向成熟,对社会也有初步的接触,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道德观念与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讲话,强调了各类课程要与思政教学同行,加强协同效应,这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提供了方向。如今,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保证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1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融合,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了解体育竞技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与道德意识,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1 响应国家会议精神的重要方式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纽带,将思想品德、人文精神、科学教育、生活技能与自身的身体活动相结合,是大学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讲话,强调了各类课程要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从原来的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到现在开始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以及综合素质,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都会融合思政教学的内容,作为高校设置的体育课程也不例外,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一方面,可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贯彻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
1.2 弥补了高校体育课程德育缺陷
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共涉及5 个领域,但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只重视学生的运动参与度、运动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是否健康,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对体育知识的灌输。在体育考核中,只在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弥补了高校体育课程德育缺陷。
1.3 填补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缺陷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中在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方面也普遍存在问题。首先,高校教师往往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基础知识,轻视了社会实践能力,忽略了德育的教育主体(高校学生)。其次,只有高校的德育教师才重视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浪费了其他专业教师的教学资源。最后,没有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如果高校将体育教学和思政知识教育相互融合,那么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将会给学生补充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与评估体系。
2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在教育改革发展之下,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增添了很多具有创新性以及拓展式的新知识,同时也对教学内容融入一定的思政教育,如在上体育课时,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技能,同时也要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渗透一些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融入一定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但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只关注体育教学的内容,忽略了教学上的创新,未做到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从而难以将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另外,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压缩了体育教学内容的课时,对很多体育课内容进行笼统的介绍及示范,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不高,最终对体育课程越来越不感兴趣,而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
2.2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合理
在体育教学方面,现在的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时,比较趋向于简单、方便组织的体育项目或一些理论知识,很少以运动技能的教学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校的体育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大多时候可能趋向于一种形式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很多时候学生上体育课都是围在一起说话,并没有去做一些体育活动。还有,就是体育课对于大学生来说,课时都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有时体育课甚至被其他课程所代替。另外,就是在进行体育课考核时,考核标准没有明确化,有的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分来考核,如果一堂课最终只是让学生达成一些目标,而对于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的竞技精神,学生一点没有领悟,那么这堂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体育价值,更别说学生能通过体育课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高校对于体育课程重视度不够
体育课程的开设对很多非体育院校的学校来说,其受重视度是完全不足的,更别说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有的专业设立的课程比较多,学习时间紧张,因此,很多体育课要么被其他学科占用,要么直接被压缩掉一半的课时,而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大。对于他们而言,体育课程是在学习中唯一能够放松的时刻,体育课被如此压缩,学生每天的运动量都无法满足,渐渐地就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对体育的锻炼也开始松懈,最终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学习也会跟不上进度等,同时部分高校学生觉得开设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此高校聘请的体育教师并不是特别专业,且在体育课上的器材投入少之又少,导致体育基础设施落后,体育教师不被重视,而国家针对中学的体育教育,不仅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经费,而且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使这些经费没有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对于相应的政策也没有好好实施,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3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措施
3.1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体育教学方面,每个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一些体育教师不愿意做出更多改变,依然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其体育教学理念的落后。由于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构建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道路上,教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让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高校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定期培训以及自我学习等途径,学习体育教学的最新理念以及教学思路等,让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不断提高,找到让学生更能够接受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并且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时刻走在信息的最前沿,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当前教学模式的形式和要求,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优势,同时学校也可以组建一支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很强,且综合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继续对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合进行研究。
3.2 提高高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完善基础设施
高校的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的配置,不仅会影响教师选择教学的内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有的学生觉得学校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或者是学校现有的项目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没办法参加,就对每次的体育课产生排斥感。因此,高校应该对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建设,给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平台,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从而使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能更好地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体育教师对体育改革的积极性,使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取得一定的突破,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创新高校体育的教学活动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主要一点就是高校的学生要对教学活动感兴趣,只有学生对开展的教学活动有兴趣,高校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意义的,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当中受益匪浅。在体育课程与思政课想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遵纪守法、互助友爱的优良品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学生知识,以及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而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借助这种有趣味的、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能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教师在探索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一定的研究与扩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调查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将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引进教学活动中,如舞蹈、太极拳、网球、游泳、射击等,同时在这些项目中逐渐融入思政教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二,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体育技能兴趣小组,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开展体育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第三,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身体素质水平也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对学生有启发性或者领会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喜欢的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技能的学习情况和优势特长进行分析研究,选择灵活的教学模式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融合,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领域大显身手,同时也能提高综合素质。
4 利用科学的方法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要强调的是融合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因此,要注意到在融合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融合”就是将两个不一样的事物合并在一起,而学生可以通过二者的融合,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融合”在日常的运用中必须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实现一些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并且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这样才会具有可操作性,一旦融合在一起,就具有稳定性。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能只是片面地将二者归集在一起,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思政教育逐渐渗透到体育课程中,从而将思政教育落实到体育课每一个细节中。首先,高校教师在进行二者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摒弃一些传统的融合思想,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或者是掌握一项或者几项简单的运动技能,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的教学,不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理总结,还要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进度、教学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中。其次,体育教师也可以挖掘现有的体育课程中所存在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为始发点,充分利用体育课程中所存在的思政教育内容,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学校的体育竞赛、运动会、早操等,通过不同的体育运动素材,逐渐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在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自然而然地融入,让大学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慢慢地去培养和洗涤大学生的心灵,把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思想融合到体育教学中,使具有中华精神的体育文明得以更有效的传承。
5 结语
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离不开高校的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应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探索一些创新的、丰富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思政教育与高校的体育课完美融合,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的锻炼,提升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调节和冷静思考,即使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能够很快适应。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途径有很多,高校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