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体育精神塑造的研究
2022-07-04夏琦陈翔
夏琦 陈翔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具有高尚思想品德与良好精神的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育更加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这也是高职院校挖掘本校思政教育价值的良好机会。体育教学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体育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承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发扬“体育精神”,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与对体育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培养。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在于利用学科特点,挖掘与学科特点相一致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专项品德,体育学科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利用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发掘、阐释、转化体育学科的思政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丰富体育教学中的内在人文价值,以“体育思政”的方式,培养具有体育精神的人才,这完全符合现阶段提出的“立德树人”教学任务。所以,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视域下,提炼“体育精神”的思政教育价值,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展开教学,深入探讨促进学生形成体育精神的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理念与实践意义。
1 挖掘课程思政视域下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专业性与学科性强,但又极会忽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人文性教育。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及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
1.1 爱国奉献精神
将爱国奉献精神放在首位,是因为它是体育精神的灵魂,爱国奉献是现代人们所需具备的最为基本的品质,正是有了爱国奉献的体育精神,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在从事体育事业的过程中,一代代体育人将爱国奉献精神当作坚实的指导思想,为国家、民族而努力奋斗,力求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与此同时,为了鼓励体育运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国家应当为其提高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其获得为体育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力量,最终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1.2 勇于拼搏精神
体育之所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让人感受到其无限的魅力,其根本原因是运动员对身体的无限突破,从而产生强烈的征服欲望,在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励下去超越极限。体育的这种魅力,促使人类身体和精神上敢于拼搏,这是体育发展的源泉。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将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当作重要的思政教育内容,锻炼磨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出具有勇于拼搏精神的学生,才能挑起社会发展的重担,成为时代的开拓者与奉献者。
1.3 遇挫不退精神
获得良好的体育成绩,既需要有先天的体育天赋,又需要后天长期坚持进行刻苦训练。从事体育训练是很艰苦的,当遇到困难时不放弃,而是要用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体育人最为可贵的精神就是在训练与比赛中遇挫不退的精神,越是遇到困难或者处于瓶颈期,更是要坚持不懈,在追求极致目标的道路上,打破自身的种种局限,不断超越自我。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但是心理素质还不完善,心理受外界的影响较深,当受到挫折时往往容易放弃。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应关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遇挫不退的体育精神,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心,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4 团结合作精神
体育是一种集体活动,看似单独可以进行的体育项目,实则需要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育其价值。团体项目活动需要全体参与者,共同完成活动才能体验其中的乐趣。体育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团结合作精神是体育人十分重视的职业理念,这是因为在体育运动具人培养参与者之间尊重、信任、合作、团结等优势。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正是体现了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优势。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完善的人格。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个体意识强,没有很强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较为薄弱,所以要在体育教学中多安排一些集体项目,让多名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加强合作,以达到影响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精神的目的。
1.5 公平竞争精神
体育是一种身体参与的带有较强竞技性的活动,体育活动往往带有激烈的对抗性,使体育更具有魅力,参与者在对抗中体验到体育的美。那么,竞争不是无规则的竞争,而是在规则约束下的竞争,体育运动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公平,有了公平,才有了参与者的自由,在自由的情况下参与体育运动才能体现出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体育运动是拉近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最佳媒介,20世纪中美“乒乓外交”成为佳话,在体育运动交往时因为有公平,才消除了隔阂,化解了矛盾,避免了冲突。
体育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上所论述的5 个方面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挖掘“体育思政”的内容,充分利用这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这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大有裨益,发挥积极的人文价值精神,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实现高职学生体育精神形成的途径
体育思政是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精神培养的渠道之一。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尚未成熟,但是这是必然的教学改革之路,需要将这项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并进行深入研究。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已经不容置疑,而体育思政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亟待解答的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体育精神所包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实现,教学过程如何进一步科学化。
2.1 正确理解体育精神使课程思政理念更有内涵
体育精神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理念的精华,具有良好体育精神的人是从事体育学习所形成的体育人格魅力。体育精神代表着和谐、和平,当更多的人具有体育精神时,也会促使社会走向和谐与和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的体育精神教育,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的整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出具有体育精神的高职学生,让课程思政教育价值更充分地体现出其鲜明的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2.2 转化运用体育精神使课程思政更有力度
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既对个人提出了道德品格要求,又涉及社会化、国家化的伦理精神要求。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全社会人提出的道德要求,贯穿在国民教育之中。学校要加强校风建设,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得以落实。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要挖掘体育精神的内容,并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对全体学生进行品质锤炼、人格塑造。体育精神资源发挥积极作用,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发展产生内在的精神,进而对在高职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2.3 阐扬彰显体育精神让课程思政更有温度
体育精神应该是活的精神,体育精神是活的体育人的人格体现,它是体育人的信念与理想。在高职院校中,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应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将思政融入教学。在亲身参与体育学习、不断实践中形成整体的事例,将以前形成的典型事例丰富体育精神,让课程思政理论变得更加有温度,能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乐于亲近、认同和接受。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再好的思政道理也只是抽象的,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好故事才是直观的,才容易打动学生,对学生产生最深入人心的影响。优秀的体育人、体育群体是通过艰苦奋斗而成就一番事业,这些故事是真实的,是有温度的,是容易被其他体育人所接受的,有温度的故事有血有肉,不燥乏味,也不呆板僵化,是鲜活的,是生动的。用体育事例激发学生,形成体育精神,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的重要方法。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精神教育。
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支撑起国家发展的重任,建设有前途、有希望的国家,需要他们做出贡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重要的任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起到理论支撑作用。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体育精神的内涵,找到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通的切入点,将体育精神转化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反之,要将课程思政转化为体育精神的教学资源,二者相互促进,带动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