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幼儿体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7-04黄可可李怀攀
黄可可 李怀攀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以及5G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创新。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要,也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和5G 时代的市场需求相脱节,该研究从“互联网+”的角度,研究幼儿体育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达到理想的产教融合效果。
1 概念界定
1.1 “互联网+”
201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新科技革命的变革中,互联网技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5G 技术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新科技革命变革的主要技术之一,并引领全球新的技术革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最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幼儿体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于幼儿体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与国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相结合。
1.2 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是指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形成特定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根据这些,可以划分不同的特定阶段。我国根据个体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成人前期划分为:乳儿期(0~1 岁),婴儿期(1~3 岁),幼儿期(3~6.7 岁),童年期(6.7~11.12 岁),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初期(14.15~17.18 岁)。国家教育部于1996 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 周岁以上学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体育第一层内涵是指学前教育教师养护幼儿,并传授一些艺体技能、卫生知识,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一种教育行为。幼儿体育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指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规律、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
1.3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目前幼儿体育专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含义包括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有关系的单位以及各单位的属性,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的相关人员进行的活动,把学校和企业不同形态的单位,根据共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结合,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1.4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8种要素构成,同时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效仿性等特征。
2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体育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没有深度融合
幼儿体育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是其办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让专任教师和学生“走出去”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目前调研情况来看,幼儿体育专业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多数幼儿体育专业只是简单地把学生输送给企业,企业在用工荒的时期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并没有过多为学生的未来谋发展,幼儿体育专业也是完成学生实习任务而已。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体育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无缝衔接,强化学生产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2.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脱节
人才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幼儿体育专业乃至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滞后,很多学校是由中专、技校等一些其他学校升级或者合并而来,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只是简单的劳动者,实践能力较差,没有发扬工匠精神。这也与幼儿体育专业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轻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关系,部分幼儿体育专业的一些专业没有自身的优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重大问题,很少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及培养的学生如何快速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不到位
2019 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截至2018年,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 万人。“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 万人,其中中职26万人,占专任教师的32%;高职19 万人,占专任教师的40%。目前,很多高校双师教师数量基本上符合幼儿体育专业规定的双师数量要求,但是双师型教师质量堪忧,把控不严,其中也有部分双师型教师只是挂名,并没有参与幼儿体育专业的实际教学工作,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双师型教师应有的作用。
2.4 产教融合没有落到实处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实践课程教学,其实践课程开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发现,幼儿体育专业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基本上是2∶1,理论课比重较大,技能练习较少,不符合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部分高校也在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产教融合改革,但是实践课程开设情况并不理想。即使安排大三第二学期为实习期,学生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流水线工作,很多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学生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在校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与技能相融合,达不到产教融合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3.1 落实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构建“互联网+”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幼儿体育专业、企业、社会职能部门等多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缺一不可。学校应予以双师型教师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多渠道引进行业技能大师和专家到校任教,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任职,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新媒体、5G 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多角度的教学评价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必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体育专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制订幼儿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让行业大师参与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由市场说了算。企业是生产第一线,应与幼儿体育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是相脱节的,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一技之长,实践能力较弱,眼高手低的情况较多。现有的教学模式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和变革,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智能化、高效化、全面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并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
3.4 重视实践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实践课程是产教融合的关键环节,幼儿体育专业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市场需求、政策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践课程实际效果。特别是在大三实习学期,安排学生实习工作要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对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