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复合型教练员团队组建
2022-07-04赵师栓史兵任艳青
赵师栓 史兵 任艳青
(1.榆林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榆林 719000;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3.榆林市高新一中 陕西榆林 719000)
2020 年9 月21 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推进体育教育的发展,推进体育强国工作。其中,对于我国未来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政府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指导,包括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完善、传统特色学校与高校之间的体育运动队建设、培养体育教师及教练队伍的建设等,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但根据当前学校的体育运动发展情况可知,要想完成科学的训练,一定要有一支教练员团队来支持完成,而在当今运动训练的背景下,形成复合型教练团队也是一种模式趋势。通常来说,团队工作模式能有效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升竞技技能,所以,构建多方面的复合型教练团队就显得十分迫切。
1 体育教练员复合型人才培养必要性
1.1 体校组织建设目标的需要
组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目标,组织的发展方向也由目标决定,所以社会中任何一个有意义的组织及其组织的活动,都有其明确想要实现的目标。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运动队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完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操作办法。”2020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中青年优秀教练员培养计划,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来陕执教,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的教练员队伍;强化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构建适应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科学训练体系。可见,打造一支复合型、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十分符合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也是当前时代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1.2 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国家体育总局中长期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指导纲要(2011-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体育科技研究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体育实践关键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一批解决体育实践重大问题,并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卓有成效地应用于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中,在改善国民体质状况和科学健身的理论指导、提高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秀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所以,运动训练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实现科学化训练,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快、更稳。
2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现状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是1987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榆林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基础上成立的一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012年加挂“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牌子,属义务教育体育学校。现有教练员39人,文化课教师37人,科研人员5人,学生760多人(其中在校运动员350 余人,省市集训200 人左右,体教结合注册200多人),开设田径、摔跤、举重、跆拳道、赛艇等11 个训练项目,分小学五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中专一至三年级共8个年级进行教学。
2.1 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
2.1.1 教练员性别结构及年龄情况
该文通过对体育运动学校所配备的39 位体育教练员进行调查,发现男性教练有34 人,女性教练有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87.18%和12.82%。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学校教练性别结构明显偏向于男性。根据对体育运动学校教练的调查情况可知,20~30 岁的教练1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77%;31~35 岁的教练11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20%;36 岁以上的教练16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1.03%。根据数据情况可知,体校教练员队伍中,青年教练(20~35 岁)占六成,中年教练(36~55岁)占四成。这表明体校教练员队伍的发展不够健康,而且也缺乏系统科学的人才遴选计划和培养计划,青年教练员的队伍占比过大,会限制体校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发展,大部分青年教练员还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
2.1.2 教练员的学历层次
由于我国体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相关从业者的综合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体育运动学校在招聘教练从业人员的时候,通常都会有素质要求、学历要求以及水平要求。在我国,学历之所以是很多职业的敲门砖,是因为它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历越高,综合素质也就越高,连带着个人较好的再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保障。我国目前对体育教练人才的要求不明确,但在部分欧美国家却十分明确,即要想从事教练行业,通过训练学、生理学、解剖学、体育学、营销学等相关学科考试是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获取相应的学位资格证,才能被允许应聘,后续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还需要学习,不断取长补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练,而且这些要求缺一不可。而根据体育运动学校39名教练的调查结果可知,本科学历的教练员3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2.05%;大专学历的教练员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38%;中专学历的教练员1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6%。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学校所聘请的教练学历水平大都为本科,按照当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本科确实不差,但若没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人才加入其中,容易局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我国教练从业者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提升自己,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对于提升体育教练队伍整体的素质水平来说,十分有利。
根据调查的情况可知,39 名专业的教练员主要有两个来源,大多数教练员是专业运动队的退役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少数教练员是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总体来看,在教练员队伍中,由退役运动员转为教练的情况,占多数,他们运动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但理论水平比体校毕业的大学生弱,基础知识零散化,不够系统,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退役运动员在专业训练期间,训练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学习,使得其转为教练员进行工作之后,理论知识素养及水平,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二是很多教练员都不会积极主动地接触新知识,也不会去学习最近的训练理论,只是单纯地使用传统的理论进行训练,使得其无法适应现代科学训练的要求,进而影响训练的质量;三是教练员大部分安于现状,对于现代训练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意愿较低。
2.1.3 教练员职称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体育运动学校39 名教练的调查结果可知,有高级教练员职称的教练员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38%;有中级教练员职称的教练员14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90%;有初级教练员职称的教练员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38%;没有职称的教练员1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77%;有高级讲师职称的教练员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6%。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水平较低,这不仅不利于体育院校的未来发展,也不利于后续体育人才的培养,另外,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教练员想要提升自己的水平,出去学习,各种费用还需要自己承担,这严重打击了教练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体育院校以及相关单位,可以加大这方面资金投入,让更多的教练员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的教练水平。除此之外,奖励力度低、奖励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也会在一定限度上影响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
2.2 文化课教师现状调查分析
2.2.1 文化课教师性别结构情况
对37名文化课教师调查发现,男性教师7人,女性教师30 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8.92%和81.08%。可以看出,文化课教师性别结构偏向于女性。
2.2.2 文化课教师的学历层次
通过对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学历的调查可知,本科学历的教师3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1.89%;专科学历的教师1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0%;硕士学位的教师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41%。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学历普遍比教练员学历高很多。在调查中发现,文化课教师大学所学专业都是与工作教学方向一致,如语文教师大学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英语教师大学所学专业为英语专业,篮球教师大学所学专业为运动训练。
2.2.3 文化课教师的职称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体育运动学校37 名文化课教师职称现状可知,高级教师3人,占调查总人数7.5%;一级教师6人,占调查总人数15%;二级教师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教员23 人,占调查总人数57.5%。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在今后有待加强。
3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培养
3.1 整合体育教练员资源
教练员作为运动员各项训练和学习的主导者,对运动员的发展来说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教练员的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运动员的发展前途,在竞技体育中更加明显,所以,教练员不仅要学习掌握最新的训练方法和理论知识,还要将其应用在具体的时间训练中,让运动员可以与时俱进提升自身运动水平。而在新时期,为了保障运动员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复合型教练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3.1.1 积极完善智力结构
智力结构的完善主要从以下3个要素入手。首先,识别能力,这可以保障教练员对运动员各种情况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同时照顾到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感受能力,教练员需要根据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反馈来制定后期的训练目标和任务,但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反馈信息量大且复杂,教练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敏锐的感受能力才能辨别分析这些反馈信息,制定出合理的训练目标和任务;最后是创造能力,即训练教练员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建立在教练员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因此,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将直接影响这两种能力的发挥。
3.1.2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根据调查可知,榆林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存在严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构建合理的用人机制,如制定教练员的中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等。二是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情况,及时补充教练人员,让其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运作机制,如为年纪较大的教练员配备助理教练;为避免人员变动上的不良群体现象,采用逐年、逐项目的完善方式来配备教练人员。在为学校选拔教练人才时,可多注意高学历的退役运动员,因为他们不仅亲身经历过专业训练,还拥有高学历,无论是实践水平,还是理论水平,都比较高,而且实践与理论结合经验也较为丰富,十分符合体育院校对教练员的职业需求。
3.1.3 制定体育专项教练员培训规划
关于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的未来发展,学校高层可依据学校现实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体育专项教练员培训计划,并在培训目标的指导下认真执行,力求让教练员将所有的培训内容全部吸收。比如,学校可通过让教练员参加国家级、省级教练培训班的方式,让教练员接触学习更多、更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进而提升自身的教练水平。当然,学校还可通过自身的资源,多引入一些体育专项训练方面的书籍和文献,甚至构建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让教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训练理论和技术。针对一些较为细节的问题,学校还可邀请国内外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升教练员的整体教学积极性和效果。
3.1.4 加强对教练员的培养
提升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强对教练员的培养,教练员自身的水平提升了,整体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就是从教练人才层次衔接上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人才进出循环,保障教练员的人才储备,针对非体校出身的教练员制定各种培训措施,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教练水平,让其为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让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3.2 整合文化课教师的体育知识
体校类的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可以利用相互专业、知识结构、认识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复合型的教练员团队。以往体校教练员都是体育专业毕业或国家优秀运动员,都具备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训练经验,在知识文化层面往往存在不足,学校可通过整合文化课的教师与教练员之间的知识互动,对文化课教师制订相关培训计划。例如,让校内公认的“金牌”教练员,为其他教练员进行授课,找到科学合理的共性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师生关系处理方法以及教师队伍管理方法,有效帮助解决学校集中、突出的问题。再如,文化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来服务于运动队,政治教师可以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
3.3 具体化科研团队的职能特征
榆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当前科研人员有5 名,需要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与教练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科研与运动员训练相结合,多为运动员训练服务。比如,科研人员检查出运动员生理生化结果为血色素过低,就需要及时制定出能落地实施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单纯地给出检测结果。再如,体能教练需要提升运动员的上肢力量,科研工作人员需要给出可实施的训练方法,包括怎么练、练多少等,而不是单纯给出上肢力量不足的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运动训练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复合型教练团队模式,而团队模式能更好地为运动员训练和备战提供服务,团队式的管理模式,也能为运动队提供更好的保障。
体育运动学校的复合型教练团队,能有效解决运动员文化、科研、训练相对独立的情况,通过系统的理论,使用组织、指导、协调等方式使三方工作融合,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呈现出“1+1+1>3”的效果。
4.2 建议
在建立机制方面,除按照成绩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奖励之外,还可以专门制定其他类型的奖励机制,如按照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业绩等。当然,还需要配合制定出完善的考核管理办法,以保障奖励的公平性,让被奖励人员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在团队管理方面,学校管理层应多注重对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关注,多利用自身优势优化团队之间的合作,促进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