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中物理为主体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素养的培养
2022-07-03张百玲
张百玲
摘要:现阶段社会对于青少年综合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不难发现现在老师们的授课方式逐渐趋于单一模式,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期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慢慢失去了自主思考和实践探索的能力。从而不能真正的做到学到知识为我所用,所以本文章会对之前的教育理念做出合理分析,以及在今后如何更好的去对教育观念,物理的知识结合进行研究,争取能够做到以物理为主体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跨学科整合;素质培养
不难发现现在的教育逐渐进行课本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那么作为承上启下的初中学科物理,可以说既承接了小学的学习习惯,又为将来高中大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物理学习和其他科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了现阶段主要内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由之前古板的教育方式逐渐向育人的观念转化,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助于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应改变教师传统教育思想
说起综合思考能力,就不得不提到现阶段虽然素质教育发展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依然有不少教师对于这件事情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们在接触学科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科学思考能力,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约束还有先天的学习素养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做到良好发展自然而然也是天方夜谭。在政策下达后的很长时间都没有做出举动。那么有一些学校甚至说一个城市就要被这种拖延所打败,有一些学校在传达后马上实行,学生们也优先体验到新政策给学习带来的帮助,升学中有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新政策不及时实施所造成的。不充分引导学生将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结合在一起的学习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尤其是在上了高中以后甚至大学细致化分科,在课程的学习中好的学校已经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就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所以正常教学。殊不知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地区差异也就造成了接受知识程度的不同,到了那个时候学生们就无法有效的完成高中三年乃至四年的学习,会非常吃力。所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为了更好的培养未来社会的综合性理科人才,就应该加以重视,那么初中的物理老师作为学生们将来发展过程中的启蒙老师更应该主动挑起重担,多多和同學交流学习情况。打好基础为未来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二、应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性
初中物理在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应试教育的改革之下,物理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老师来说也成为了首要任务。综合观察初中物理作为将来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且不分文理分科。不管是这个学生化学学科好还是生物学的好,都一定要选择物理,这样一来物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今后学习必不可少要重视的科目。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就存在者讲课方式单一的特点,这也是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固有思维,觉得学习就应该一板一眼,从而忽略的学习的主动还有灵活性。长久以来老师就习惯运用固有模式进行教学,对于综合的教学模式一知半解或者一带而过。实际上时代在进步,政策下达一定有它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无法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教学的方式全面优化。总而言之,传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阻碍了以学生为主体,久而久之学而生就很难在教学的活动中展现自我,造成不敢于思考,严重影响学生对于物理和其他科目综合思考的兴趣,会对学生课程的综合全面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应和相关学科老师进行实验结合
在过去的上课形式中不难发现物理课只有物理老师带领学生们去实验室或者在班级中进行学习。那么这一政策的实施让物理学习出现了新形式,可以和相关老师在课余时间进行商讨,在某一章节或者知识点涉及到化学生物相关的学科,写在教案里或者学完理论进入实验室和相关科目的老师进行商讨二人对课程进行完善。那么想要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就要在物理的基本概念上加以重视。因为物理属于理论学科要根据数据来获得总结,就不仅仅要对书本所学概念进行理解还要结合实践,真正做到从物理的角度出发,对物理的自然现象加以解释。这么做有利于让同学们适应物理学习,实现成长和突破。其次也要重视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自主分析能力,不仅要会解决问题,更要会提出问题,多多思考为什么,有利于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当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知识,是否能在表面上深层挖掘,这样做可以让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成长发展进行强有力推动。那么物理作为一种看数据说话的科目自然也就少不了实践操作和探究,老师们也要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就进实验室。在老师的引导下,安全的进行小组学习探究,一步一步的小组实践,结合化学知识,生物知识等等自然的现象对其实践结果进行剖析解释,让同学们做到物化生是一家,在将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再是单一的思考,要将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将学科进行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思维的培养。
四、应重视学生思维训练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自然是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物理是生活化的学科,生活中离不开物理,说到头来物理本身就有比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学生们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素养,灵活熟练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对生物还有化学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就是要在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物理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这种学习思考方式,因为科学代表着严谨还有责任感,我国需要科学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当代的初中生要以国家为己任,在学习的阶段用自己的科学态度还有责任感去进行实践操作与研究,这一思想有利于我们在接下来几十年的学习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在物理的学习中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强有力的支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队伍就要一教学内容为基础,着重完善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逐步形成综合学习的思维和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让物理和其他科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前景,可以有效的培养未来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初中教师作为未来人才的启蒙者,就更应该对综合知识有准确的认知,积极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江正平.以初中物理为主体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54-55.
[2]朱玲,魏昕.初中地理、物理跨学科单元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在学校屋顶‘种太阳’”为例[J].地理教学,2022(0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