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的路径
2022-07-02张填惠
【摘要】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是艺术学科不断探索、发展、融合的方向之一。将美术与音乐两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同时加强学生对美的思考与创造。文章针对当前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以期探索出在美术课堂中有效融合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助推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美术课堂;音乐教学;艺术素养
作者简介:张填惠(1990—),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美术与音乐同属于艺术领域,二者在本质上相关联。在美术课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方向融入恰当的音乐元素,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充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学生在体会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美术与音乐相辅相成,音乐的欢快韵律能够提升美术课堂的灵动性,而美术作品的优美线条、构图与色彩,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视觉冲击,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和表达情感起到重要作用。
美术与音乐都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美的探索,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美术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的存在方式以及表现形式。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通过美术和音乐的相互融合,形成对美的独特感受,进而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也是教师进行学科教育的重要指向。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意义
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并且推广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个人成長和学校课程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首先,就学生全面发展而言,学生能够在融合教学模式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美术与音乐作为艺术学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个人审美水平,还能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美的追求。其次,在进行学科融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样,教师会在学科融合教学的模式下,为学生带来生动丰富的课堂教学。最后,通过美术与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学校也能够实现学科特色课程的建设,形成教学特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国内美术与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情况而言,20世纪90年代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彭剑飞和冯周卓教授开始致力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着重强调“教师心育能力”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并尝试在美术教学中融合音乐元素。其研究成果被编写成《美术心育艺术》一书,书中详细论述了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合音乐元素的依据和重要性,以及教学案例与总结反思。
国外,美国教育家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提出过在一门艺术学科教学中融合其他艺术元素展开教学的建议。他还提出了一个不需要增加课时量、教师和设备数量却能整合与融合艺术课程的方法,即使整个艺术课程教学一体化。这种形式的教学强调所有艺术既独特又具有共同的属性与特征,即审美性、情感性和表现性。霍斯曼确信,“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二、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融合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未做到学科有机融合
将音乐教学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由来已久,但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就学科融合教学而言,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的融合教学仍然缺乏相对完整的体系以及成熟的模式。这就导致教师很难在一堂美术课中有机融入音乐教学。美术与音乐学科没有切实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而融为一体,就无法带来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多时候会给学生带来困扰。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仅不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反而会扰乱学生某一单科的学习进程。
(二)学生对学科融合的认识不足,思维转变较为困难
在目前的美术和音乐学科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这两门艺术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初的唱歌与画画层面,对学科融合缺乏清晰的认知。因此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自己的思维与思考方式,未认识到美术和音乐学科结合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作用,也未认识到两门艺术学科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学科融合之路面临着困难与阻碍。
(三)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流,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当前,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流。若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未能做到根据学生兴趣、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氛围进行合理的学科融合和课堂设计,就会使很多学生在上美术课时,不能真正意识到艺术课程对培养自身内在修养与思维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加之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没有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有机融合音乐元素,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这也不利于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科融合教学。
三、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模式探索
(一)从美术、音乐学科出发进行多维度探索
1.美术推动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感知
音乐能够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体现出韵律美。在音乐声中,学生能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放松精神。但是很多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只注意感受音乐的音色音调,而忽略了对音乐内涵的感知。美术是一门以视觉效果为主的艺术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在学生面前展示美术作品的线条、色彩、图案等艺术美,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从而感知美术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内涵,这对推动学生加强音乐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音乐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美术作品展现了色彩与线条的交错,但更多的是将作品创作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时代的人文情怀展现出来。作为静态的艺术作品,美术需要学生能够沉下心来,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与疲惫,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在美术作品中加入合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音乐的音色、音调以及韵律都能够展现出作者的心情,当恰当的配乐与作品相互融合,就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和感知美术作品中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的创作心理。教师通过加入音乐元素促使学生调动视觉与听觉,能够使学生摆脱单纯看美术作品的枯燥,进而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美术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时拉近与作品之间的距离,静下心来感受作品传达的寓意与内涵。
3.学校加强对美术与音乐课堂的融合与创新
就美术与音乐课堂的融合教学而言,学校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美术与音乐课堂的融合与创新。首先,学校要增加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时间,并且确保教学方式不拘一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保证原本课程课时量不变的同时,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加大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力度。其次,艺术素养的发展不能仅依靠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学科融合,加强学生对美术、音乐学科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设计,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加大学科素养的渗透与培养力度
1.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
加大学科素养的渗透与培养力度,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艺术学科能够从内到外扩展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学科的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美术与音乐学科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动态的音乐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视觉感受。同样,融入美术作品也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二者融合能够加强整个课堂的视听感受。这对学生认识艺术作品、培养审美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教师的学科融合教学能力
学校需要改变教师的固定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开放课堂教学,将学科进行有机融合。音美学科作为艺术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汲取教学经验,以此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学科融合教研课,让教师分享在音乐与美术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教学的优秀案例及经验,促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充分发挥学科融合的作用与优势。
3.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与音乐学科能够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发展。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能够通过将自身学科与艺术学科相互渗透,帮助学生认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一来,音美学科相互融合教学就能够有效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融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现学校多学科、全方面、多维度发展的目标。
(三)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
1.使学生音美学科素养得到互补
为提升美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力度,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尤为重要。首先,音美教师要能够根据所教学科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与学科素养,这不仅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与知识,还要有国际视野,能够不断更新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将艺术学科的素养及内涵通过课堂设计较好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思考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其次,教师要使课堂内容互补。比如苏教版美术教材涉及了皮影戏和戏曲的相关内容。对此,美术教师可以从造型、颜色、材料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光凭美术教学,会使课程中戏曲部分的教学有所欠缺,这就需要音乐教师的加入与协助,让课堂变得更有深度和内涵,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赏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2.创新融合教学方法
在音美课程融合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创新。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要着重通过作品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让学生能够在感受美术与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作品本身的内涵与魅力。
苏教版美术教材的“听音乐画音乐”一课就结合了美术与音乐元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以点、线、面、色彩等将所听到的音乐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大胆表现对音乐的感觉,用色彩表现音乐。
美术与音乐的互相交流,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学科融合能够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学习模式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以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摒弃过往单一的评价模式。第一,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因材施教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作业情况,从艺术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审美基础、心理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激发学生对作品形成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参与合作与讨论,勇于表达个人的观点与看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闡述个人的观点,在组内的练习中不断加强个人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与合作能力。
结论
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内在的联系与内涵的展现。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材,因材施教,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艺术水准,在帮助学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真正推动学生对艺术的思考与喜爱,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个人的学科素养以及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邹洁.音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60,62.
[2]潘再明.中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华夏教师,2020(18):94-95.
[3]尹斌业.浅议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