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员突发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应急处置

2022-07-01祁锦军中远海运发展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11期
关键词:船员船舶心理

祁锦军 中远海运发展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航海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其也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群体——船员。以往船员给人的印象是工资高、福利好,这是成为一名船员而感到自豪的原因之一。而如今,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陆企单位收入大幅度提高,船员这份职业已经褪去原有的美丽光环。

俗话说“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三个艰苦行当中“撑船”排第一。工作环境艰苦,生活单调、寂寞、远离社会人群、与社会脱节等等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这份职业。从近期笔者所在公司出现的几起因船员突发心理问题而影响船舶安全生产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当前对船员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1.影响船员突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两大外部因素

1)家庭社会关系压力。船员一年里至少有7个多月的时间在船工作,疫情期间因各国各港换员政策不同,船员在船工作时间进一步延长。无限航区的国际货物运输,有时一个套派期能达到11个多月,因国外换员回家不方便,工作超12个月是常有的事。尽管国际ITF组织规定禁止船员在船工作时间超12个月,但还是有很多船员超期服务。长期脱离家庭环境,船员公休刚回到家时,老婆孩子都会有陌生的感觉。

长时间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经常无法与外界联系沟通,远离家人、脱节社会。封闭的人际关系、艰苦的工作环境、单调的生活状况、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海盗敏感区域防范等等,这些都容易使船员产生思维固化、强迫、紧张、抑郁、消沉等精神问题。由于常年与家人分离,个别船员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婚姻问题频出,如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导致生理和心理失调,引起突发心理障碍是常有的事。

事例1:某船三管轮离奇失踪,当时二管轮接班时找不到人,后来在尾甲板上发现其一双摆放整齐的工作鞋,初步调查结论为:交接班时去尾甲板看烟囱排烟情况而坠海。后来从其留船的日记中发现存在突发的心理问题。

事例2:与笔者一起同船外派嘉定的三副陈某,与女朋友感情稳定,在国外时给女朋友买了名贵的包与香水,准备回国结婚,但12个半月套派完成回国后,其女朋友已经成了别人的新娘。陈某十分气愤,将带回来的礼物摔在地上,和女孩的哥哥打了一架。这件事对他当时的情感伤害极大,一气之下辞职,离开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

事例3:外派某货轮的水手周某,前3个月一切看起来还比较正常,平时少言寡语,不怎么合群。3个月后一天突发心理精神疾病,拿着一把刀要去保护大副,说外星人要谋害大副,他要去保护他。发生这种情况船舶赶紧报告公司同时保证当事人及其他船员的安全,在得到公司许可后控制其人身自由,在最近的澳大利亚港遣离船舶,保证船舶安全生产。经了解,此人以前在集装箱公司出现过类似情况,经治疗恢复并由医院出具证明后调到货运分公司工作。所以,发生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不但治愈困难,而且在诱发因素成熟的条件下还会再次发作。

2)经济状况方面的压力。经济问题也是困扰船员的因素之一,市场化用工机制使得船员上岗有薪、公休无薪,加上近些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船岸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船员的薪资已经失去了船岸差额优势。尤其是年龄在40到55岁的中普船员,其中不少船员经济基础薄弱、家庭负担重,船上工作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近年来物价、房价快速增长,医疗、教育费用节节攀升,船员收入优势全无,很多船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这两大外在因素是直接导致船员突发心理疾病的导火索之一。

1.2 两大内部因素

1)工作及环境压力。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员精简,船员的工作负荷越来越大,特别是集装箱班轮对船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员须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船舶一旦离港,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岸基支援,所有的故障和突发事件只能由船员自己想办法解决。

船员不仅要通晓外语礼仪、天文地理、法律法规、通信导航、避碰定位、船艺电气、机电维修、货物保管、绑扎积载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在紧急情况下,具备防污、医疗、救生、消防、求生的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目前船员通常在船工作时间为6-8个月,由于连续在船工作,值班交替重复循环,工作较劳累,船舶颠簸、高温、高噪等工作环境,跨航区的时差、季节、温度变化等也极易打乱人的生物钟,这些因素引起了船员焦虑、烦躁等所谓的“船上综合症”或“远洋综合征”。

此外,船舶医疗条件简陋,长航区航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使生病的船员情绪更加低落,影响船员身体恢复。船员长期的工作环境封闭、单调、活动空间狭小,不能及时得到来自陆地的信息,容易让人产生焦燥、孤独心理,这些情况极易引起心理突发问题。

2)社会地位及公司压力。当今社会,“船员”很难说是一份“体面”的职业。调查发现,很多船员选择船上工作,都是“迫不得已”,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也是环境使然。

虽然有关人士一直呼吁船员职业的重要性,承担国家95%进出口货物运输量,但是国家和社会依然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小公司还在坚持传统的观点,歧视船员,低估他们存在的价值,认为船员只是出卖苦力而已。甚至个别机关员工也瞧不起船员,尤其中普船员,在他们面前摆出一副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态度,最后深深地伤害了船员的自尊心。

要知道:是谁,365个日日夜夜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是谁,为完成生产目标,抛家离口,漂泊在世界各地;是谁,风里来雨里去抓好安全生产。俗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每个人都想活的有尊严,即使薪酬再高,如果活得没有尊严,也不愿再为这个企业效力,这一点在青年船员中表现尤其明显。

所以,不重视、漠视甚至是歧视船员,导致船员社会地位低下,船员很容易产生自卑、压抑心理,也就更容易产生突发心理问题。

2.应急处置措施

(1)对船员突发心理问题的应急处置,首先从源头上抓:

1)针对出入境船员健康体检工作中,注重现患、新发疾病、甚至“亚健康”心理的船员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增强船员航行期间面对突发心理问题的自我预警、早期船舶自助、自救的能力,同时结合船舶每月的“两排查一教育”活动,密切关注船员身体与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船舶不能够处理的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将突发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2)按照《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加强国际航行船舶卫生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应急药品的储备,对兼职船医(船舶大副)进行突发心理问题的救助培训。

3)从主管当局层面完善涉及船员适任体检、预防接种、证书查验、意外伤害、应急救助等应急预案。

(2)其次从国家、社会层面为船员提供宽松、积极扶持的就业环境。

世界93%的货物贸易流通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作为海上运输的主角,船员常年在海上漂泊,承担着跟陆地工作人员同样的税收、责任。但是有一半多的时间没有消耗社会公共资源,也无法享受到社会公共福利,包括使用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要求国家社会对船员工资待遇及税收福利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还好国家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从2019年开始实行远洋(不含内贸)船舶满183天税务优惠50%纳税义务,尽管与世界上其它航运大国及世界船员劳务派遣大国相比(船员税收全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船员税收全免迟早会实现。

船员高强度劳动和特殊工作环境对船员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需要国家社会对船员在退休年龄、退休待遇等方面给予特别的规定与照顾,使船员人人以对国家利益、公司利益、家庭幸福高度负责的精神,安心扎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虽然《2006海事劳工公约》提出了船员“体面就业”的理念,使得船员在待遇、休息、工伤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但要船员进一步实现“安全工作、体面工作、安心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船员、船舶、公司、社会、国家共同重视和努力。

(3)再次从企业公司层面因势利导,增强船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人员健康、船舶和谐、安全发展。

公司经过这几年的合并、改革、重组出现了许多矛盾,如何淌过改革“深水区”,啃掉改革“硬骨头”,克服和战胜风险,是摆在企业内部的现实课题。

公司要帮助船员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高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在顺境时,因势利导增强船员的自豪感,鼓励船员再接再厉,寻找差距,增强危机感;在逆境时,要让船员看清企业困难的原因,又能看到企业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有利因素,帮助船员消除疑虑,抱团取暖,共度难关。

针对船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了解船员情绪,关心船员疾苦。企业效益飞跃式增长时要向船舶一线倾斜,至少船岸一致,公开公平地享受企业发展效益红利,而不是船岸差别对待,岸上员工享受企业效益增长红利,年终发放数额可观的奖金,而船舶一线悄无声息。企业效益下滑时要求船岸一起抱团取暖,共克时艰,这种决策做法会打击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让增强船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空谈。

公司党政、工、团及时安排、慰问困难、伤病和一线船员,举行联谊会,建立海嫂联络站,合理安排家属码头探望等人性化的举措从情感留住人。同时改进船舶通讯方式,加强船舶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卫星电视、无线网络配置等搭建船岸联系“新平台”,让船员及时了解公司、国家、社会等最新的信息。加大学习培训书籍、文艺活动音像资料的送船工作力度,以丰富船员的学习资料与业余生活。把解决船员“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统一起来,从而增强船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人员健康、船舶和谐、企业安全发展。

3.对突发心理问题的船员后续治疗与处置

对突发心理问题的船员,要做好后续的治疗与处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1)面对突发心理问题的船员,公司要及时地安排其离船就医,保证船舶的安全生产及船员的身体健康。对于离船就医治疗痊愈的,在得到主管医院医生证明后方可恢复其原来工作,同时做好跟踪工作。

(2)对于离船就医治疗没有痊愈的或痊愈不彻底的,从关心关爱船员的角度出发,可以调离船舶岗位,更换工种与工作环境,这样有利于心理疾病船员尽早康复。

(3)对突发心理问题的船员,要做好跟踪服务造册工作。不能在一个公司突发心理问题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暂不确定有没有彻底痊愈就调到另外一个公司工作,这样对船员和船舶安全生产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是突发心理问题痊愈的船员,重新安排上岗后,公司也应该在保护船员隐私的前提下与船舶领导通气,让船舶对该同志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关爱,确保该船员在船期间工作与生活的安全,也保护了其他船员,有利于船舶的安全生产。

通过以上对船员突发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应急处置:对船员,将突发心理疾病的船员伤害降到最低;对船舶,有利于和谐、稳定,保证了船舶的安全生产;对公司,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船员船舶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心理感受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