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探究

2022-07-01徐晖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教育策略创新创业

徐晖

摘要: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迈进了新阶段,但同时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值得一线教育者继续探索和实践。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现状,提出了要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融合,要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构建出合理、科学的双创教育新机制,以此来锻炼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只有这样,高职大学生才能够掌握关键技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披荆斩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和就业市场,同时突出自己的社会价值、个人追求。

关键词:专创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为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专创融合应当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抓手,建设学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新融合机制,使教育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性转变。高职院校及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建设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强调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的交叉,促进学生多项关键能力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而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振聋发聩,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找准今后的专业发展定位。以下围绕专创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相关教育的现状和出路具体讨论: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程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高职教育也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侧重于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式的实践素质培养,但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业态引领下,我们是否可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可以融合专业所长打造全新的教育课程、实训基地,不得而知。就笔者教育经验总结,高职学科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程度不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有所分离,实难以体现出教育成果。

(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全

专创融合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建设课程群,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完善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度不够,使得单独围绕单项教育开设新课受到阻碍,难以推广到所有专业的全部课程设置中,也就难以达到预期中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各教育体系的交叉与融合发展并不是开设几门新课就能够达到的,其需要像“课程思政”一样融合到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打动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

(三)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离不开师资力量支持,其是直接教育教学的重要角色,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大多结业后直接任教,还未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对企业、市场、社会需求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模糊和把握不足。要想推进教育的革新和发展,必须从对教师的综合培训入手,让教师深入企业、市场、社会中体验和实践,才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再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和指导。

(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不宽

除以上工作外,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建设创业实践平台,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项目落地支持。当前,高职院校相对缺乏创业基地,或有关的实践场所、或过度依赖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工作室等平台,与社会组织、社会企业联系较少,不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开展与经验积累。

二、专创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层次融合

1.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建设

專创融合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可以从大一新生入手,为其增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从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方面,各二级学院还可以结合专业内容设计创业项目,一方面给予学生可以参考的创业方向,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资源锻炼和模拟创业,为相关实践教学提供有效载体。通过该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定能够丰富高职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定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找到今后发展的定位。

2.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十分必要,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从日常工作做起,逐渐拓展创业沙龙、创客空间、成果展等创新创业活动,以此建设多元化、多样性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方面可以积极建设创业信息平台、网站,收集相关专业的创业信息、渠道、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基础;或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邀请相关专业的企业家、资深工作人员、创业讲师等进入校园讲座,分享他们在各领域的成功经验,以此树立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3.积极组织双创教育活动

在校内,我们还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发展大赛等,以培养“大国工匠”为教育目标,为大学生提供超越自我和突破自我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培养。这些赛事的举办要基于学校资源、学校条件,当然也可以联合“兄弟院校”开展,以丰富赛事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展示舞台。

(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维度融合

1.知识体系的融合

学科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可以是交叉学科,也可以是多学科知识体系融合,以强化大学生的各项关键能力,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素质。一般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将体育和医学知识体系相融合,让体育人才懂得基础医学护理知识,让医护人才懂得运动的重要性,同时要掌握运动方法与技巧。而这样的适度融合还能够驱动创新创业,驱动“运动处方”“乡村口腔诊所”等创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体育+医学”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个例,高职院校甚至可以将特色专业知识体系适度融合,打造一个特色教育的共同体,促进双相人才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多学科、多角度、多维度的教育体系融合。

2.教学团队的融合

打造跨专业的教学团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对教师群体进行综合培训工作,以构建出优秀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发挥其所长展开各项教育工作,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培养,在创业活动中锻炼其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相关教师之间也能够互补不足,携手提升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育质量。与前文所述相同,高职院校还可以建设校企合作关系,以校外各行业优秀人才辅助交叉学科教育,推进创业项目的专项训练、成果转化等,以此作用发挥指导高职大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3.学生技能的融合

专创融合理念指导下,经过培训高职大学生应当具备多种创业技能,同时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找准定位、突破极限。根据创业项目对专业的实际需求,学校方面有必要依托专业课程群创建专业相关的各类创客空间进行培训,使得学生可以在专业所长、优势方面相互交流、思考探究,实现理论与技能的互补,推进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融合,让学生在专业研发、专业实践等项目中锻炼和成长。

4.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资源的融合既是针对学校方面单独提出的,旨在让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价值,统一校内资源供给全新的教育模式,也是针对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提出的,旨在统一区域内各项资源,为高职院校的专创教育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以此能够建设出更多新技术支持的实训基地,有助于各方面结成教育共同体,促进专创教育的融合,促进多学科交叉教育的融合与落地。

(三)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元化评价

1.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看,专業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元化评价指标应当包括:创业科研项目指标、创业教学成果指标、创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指标等。主要是从科研水平出发,强调创业与科研的融合、与高职院校办学特长的融合。其中,教育经费投入指标中包含了重点培养项目经费、校内外实践基地数量、基地和项目数量等,能够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决心与实践成果,同时能够展现出学生在多元互动教育体系下的实际水平。

2.教师层面

从教师层面来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多元评价指标应当包括课程情况和教学队伍情况,主要有创业教育课程数、创业教育资源数等。其中,创业教育课程数包含了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必修课,也包含了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选修课,是从教师层面评价教育创新成果的重要部分。

3.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项目、活动中的活跃度十分关键,其几乎是评价创业教育成果的最重要内容。主要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数量、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创业类社团数、创业类文化活动次数等。这样一来,能够准确得出高职大多生在创业教育背景下的付出与收获,也就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专创融合背景下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成果,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化发展领航,指导学生在适合的就业、创业方向前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存在多项问题急需解决,需要学校方面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更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倾情教导和动员,这都是未来改革和创新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的是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长期坚持创新理念和策略,才能够在日积月累中看到教育效果。只有这样,专创融合才能够落到实处,成为引领高职院校长效发展的战略规划,成为促进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重要推手。

参考文献:

[1]魏冲,辛海明,孙媛,张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3):185-188.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教育策略创新创业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