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果蔬菜杂谈之二 ——望之温润,近之栗理

2022-07-01杨文玫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羊传战栗竹简

杨文玫

栗为五果之一。说到“栗”,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想到栗子、板栗、毛栗或糖炒栗子、板栗烧鸡、板栗炖牛腩等等与“栗”有关的美食,齿颊顿时生津;也可能会想起“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五十六)》),“扑室栗香春酒醒,能忘敲火事烹煎”(明·刘崧《送茶器与欧阳仲元》),“村醪熟酿莼鲈美,山雨初过枣栗香”(清·金朝觐《题赠醉亭主人六首(其四)》)等描写栗香酒醇的华章妙句,满口噙香,心驰神往。

“栗子”如此美好而又亲民的食物,估计先民开始食用“栗子”的时间不会晚于食用“五谷”。当然,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因栗子无核,栗子壳又容易腐朽,有关“栗子”实物的考古资料极为稀少。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考古文献或先秦典籍中,发现诸多与古人栽种栗树并食用栗子有关的文献资料。比如: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经·鄘风·定之方中》)

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如,1986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墓出土的战国竹简,在第257枚竹简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熬鸡一,庶(炙)鸡一,鱼二,栗二,枣二……梨二……

这是一组丧葬类的竹简,简文所记录的是食物和食器。食物除了肉类食品之外,还有“栗、枣、梨”等果品。可见,在这之前或更早一些,先民就开始种植并食用栗子、枣子、梨子等果品,并将它们作为供品奉献于神灵。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郑师败绩。”(《春秋公羊传·哀公二年》)

《左传》《榖梁传》都记作“战于铁”,《公羊传》记作“战于栗”,是误将“铁”字记作“栗”还是其他原因,现已不得而知了。但“栗”作为古地名,应是真实存在的,毋庸置疑。现安徽金寨县境内就有一景区叫“栗子关”。据说,栗子关就是因盛产板栗而得名。

除此,在先秦古玺中“栗”亦用作姓氏,传说“栗”氏是古帝栗陆氏的后人,现多分布于河南、河北等地。比如,战国有一方官印:“子栗子信玺(鉨)。”(上图右)“栗”为姓,“子”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一般情况下,古人尊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比如,《墨子》一书,墨翟的学生就爱称呼墨翟为“子墨子”。这位官员被尊称为“子栗子”,在当时他应该是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地位、被人敬重的官员。

这些以“栗”命名的地名和人名,是否与“栗树”或“栗子”有关,这已无从考证。但“栗”字作为果树或果实的概念独立使用,并见于有关文献,或许要稍晚一些。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这段话的大意是:鲁哀公问宰我“土神的牌位用什么木头制作的?”宰我说:“夏代是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则用栗木;周代之所以要用栗木,就是想让老百姓‘战栗。”宰我可能是有意讥讽孔子一向推崇的周天子。所以,孔子责备宰我多嘴。徐巡的“战栗”说,可能就是源于此处。当然,宰我之说应有借题发挥的嫌疑。依照古礼,“虞主用桑,练主用栗。”(《公羊传·文公二年》)古代有关父母丧后的祭礼,有“虞祭”“练祭”之分。所谓“虞祭”就是指父母安葬之后举行的祭礼;虞祭时所立的神主叫“虞主”,用桑木制作。所谓“练祭”是指父母丧葬后一周年举行的祭礼;练祭所立的神主叫“练主”,用栗木制作。练祭时就把“虞主”埋入土中,独留“练主”。“练主”后世也称作“栗主”,“栗主”也用于通称宗庙神主。“栗主”之所以选择用栗木制作,可能是因栗木坚硬,容易保存。至于“战栗”之说,多半是附会。

栗子虽小,乾坤颇大。“栗”不只是一種美食,也不只是一种木材,其关联着诸多中国文化现象。历代文人墨客也喜欢以“栗”为喻,以“栗”比德才。故有“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刘向《说苑·杂言》)之说。35452F5C-3464-4420-AED8-CB2C886658CA

猜你喜欢

公羊传战栗竹简
竹简和毛笔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公羊传·隐公元年》“渐进”释义新诠
竹简倒水
以《公》解《穀》之谬
经典诠释与制度重建
体验
鲁迅《铸剑》的复仇伦理
战栗
竹简十八罗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