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思故我在

2022-07-01张乐朱昌元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典范论据论点

张乐 朱昌元

【任务呈现】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如何论证”。学习本单元,要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抓住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做出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在写作时,要有问题意识,针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能选取合适的论据,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清晰、严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应做到“三思而后行”:第一,深入思考,得出观点;第二,仔细斟酌,取舍素材;第三,理性思辨,阐发议论。

【训练案例】

→ 情境创设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沉思录》里有一句千古名言:“我们所听到的不过只是一个观点,而非事实;我们所看到的不过只是一个视角,而非真相。”不同的人,因所处的立场与视角不同,所看到的事实迥然不同。即便站在同一立场与角度,囿于自身的见识,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走向深刻,在逐层分析中明确观点,在突破思维的局限中形成智慧。由此,我们不但不会被众生喧哗淹没,反而能在求知、求真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古代先贤皆是如此: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物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他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请围绕“责任与担当”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训练一:深入思考,得出观点

说理是围绕特定的话题生发的。比如,“责任与担当”只是论题,而“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担当责任”才是明确的观点。

你可以反复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直至最终确认你的观点:①你想讨论的话题是什么?②你的观点与态度是什么?③你认为大家(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观点?④你的观点还能继续优化吗?

点拨解析:观点来自探究

说理者需要能够对讨论的问题有比较全面、深入、独特的了解,有比较成熟、周详的思考,能够持论客观公正,不偏激,不光表述自己的理由,而且也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看法。

——徐 贲

你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态度,它可能来自阅读,也可能源于生活,可能是电光石火间不经意的一个闪念,也可能是对某些问题经过长期关注与反复思考的结果。希望你能坚持己见,并能形成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在分析中逐渐接近事实的真相。当然,更希望你能打破局限,在逐渐理解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的同时,听到多种别样的声音,不断审视和调整你的认识。

学写议论文,并不只是为了能写一篇文章,重要的是学会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分析和辩证的表达,站在公共立场表达理性、中立、客观的观点,成为一名有思想、有主见的公民。

你的观点要具有以下特征:

1.思想性。要对社会生活与人生事件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判断、理解,你所阐释和证明的观点,是经过独立思考与选择后自己认可的。

2.鲜明性。坚定的立场、鲜明的个性,这是议论文的第一要素。要用简明、有针对性的语言,表达你所要阐述的观点,切不可为了体现思辨性,把所有结论都变成“有利有弊”“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相轉换”此类看似正确但立场模糊的观点。

→训练二:仔细斟酌,取舍素材

“平时虽然积累了很多素材,但考试的时候用起来总感觉生搬硬套”,这是很多同学对素材的切身感受。其实,这种情况也不难解释,因为你只是在机械套用素材,而不是在灵活使用素材,组装的语言只能形成组装的想法,永远无法形成连贯的思路。

希望你能做到以下几点:①选:审视你的素材库,选择最符合论点、能为论点服务的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皆可。②裁:如果是事实论据,请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剪裁,保留能论证论点的部分,摈弃无用的材料。③改:变具体的记叙、描写为概括性语言。④扣:紧扣能突出论点的核心词语。

点拨解析:素材须经加工

我们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中提取出来的句子,是在特定语境中服务于特定目的、支持特定论点的观点,并不一定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也不一定符合我们自身的语言习惯。要想将这些观点融入我们自己的思维体系,并放在卡片盒里,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话进行转述。

——申克·阿伦斯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是多元化的。很多素材都有着丰富的意蕴指向,尤其是一些名人事例,遍布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他们的言行与思考本身就是人类思想的基石与智慧的结晶,他们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世界的本质与规律。将此类素材纳入写作范畴,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格调,还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以毛泽东为例,一生酷爱读书,涉猎广泛,博览勤思。他在阅读时,十分注重多角度的全面研究,打开丰富的解读空间,经常借历史事件、小说情节来印证、阐发观点。就如他发表于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引《水浒传》中“景阳冈上的武松”,教育战士要坚持斗争、革命到底;在陕北的红军大学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讲演时,从“林冲棒打洪教头”里看出“以弱胜强”的制胜之道。他还用“宋江三打祝家庄”强调办事须从调查研究入手,借“李逵式的官长”批评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素材的积累重“精”不重“多”。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发掘素材,提炼出恰切的主题;还要根据不同的论题、论点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加工,使我们的论据指向明确,与论点高度契合,既不面面俱到,也不旁逸斜出。唯有勤加积累整理,不断思考运用,素材的使用才能出神入化。

→训练三:理性思辨,阐发议论C8A872FE-DFA4-438B-9D9A-EA74E9F11233

当缺少素材时,往往搜肠刮肚,一旦有了合适的素材,又急着敷衍成文,出现“只叙不议”“以叙代议”的问题,缺乏论证的推进和思维的开拓,还自认为“事实胜于雄辩”、观点“不证自明”。其实,如果缺少分析与说理,整篇文章就会思想苍白、缺乏深度,举再多的事例也只是在“印证观点”,而不是“论证观点”。当你学会了选材、述材之后,更要学会析材。

点拨解析:说理才是关键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刘 勰

高考作文中,对“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论据是需要分析的,我们可以从探因、假设、正反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材料和论点间的关系,用发展、联系、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开拓文章思路,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对论据进行分析的过程,正是运用理性思维探究事物深层本质、一步步走向深刻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将材料和观点“黏合”,用论据来支撑材料。

典范往往被人们视为有力的干橹,将其奉为不变的圭臬。典范之所以是典范,正是因为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人们的认可,可为后人提供经验教训,避免剑走偏锋。“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海明威亦创造了后世千千万万个硬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对人生的体悟,点醒了多少处于困境中的后人;如何在城市的喧嚣中追求片刻宁静,几千年前,“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的陶潜早就告诉我们了。这样看来,典范所标示的那种精神力量能指引我们去建一座通天的“巴别塔”。没有典范,我们从何吸取教训?又如何顺着来时的轨迹前行?一味地追求特殊化,置既有的大道于不顾,的确难以把握时代的大潮。

典范定当值得学习,但是,倘使所有人都趋附于典范,新生力量又从何生长?我们之所以乐见例外的出现,正因为它为我们提供更多元的可能,如果说典范是人们追求的“同一”,那么例外便可能是那独特的“唯一”。正如不顾质疑、特立独行、选择冷门考古专业的钟芳蓉,抛却“女孩难以学汽修”观念的古慧晶,她们既承认典范的价值,又不盲目效仿,守住自己的个性“另辟蹊径”,她们的例外成就了人生的精彩,例外所带来的活力与可能,或许是追随典范所难以拥有的。

习作若选用海明威、苏轼、陶潜的事例,说明“典范”经过时间考验和人们的认可,能给后人以精神的引领;若用钟芳蓉、古慧晶的事例,说明守住个性,“例外”也可以成就精彩。

【习作展示】

肩头扛重任,吾辈能远行

义乌中学 朱乐其

易卜生有言:“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然而,时代的洪流下,有人伤春悲秋怜惜自身,有人背弃责任自诩潇洒。私以为,心怀时代使命的掌舵人,定是肩头有责任、心中有担当之辈。

回看历史长河,中国人的血液里从来不乏“责任与担当”几个字。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叹,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的夙愿。个人的责任与担当,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从而使人不再囿于芜杂的环境。在盛世将颓的岁月里,他们扶大厦于将倾。翻开现世卷轴,又有叶叔华勇担重任,南仁东为“天眼”选址。古往今来,肩头的责任与担当,能激励一个人去造一座通天的“巴别塔”。

诚哉斯言,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责任与担当,社会又怎会裹足不前?河南突降暴雨,本身就是受灾群体的蜜雪冰城總部,坚持“即使自己淋雨也要给他人撑一把伞”,捐款千万,正是这万千担当中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倘若每个人都抱着“为了你,依靠你”的责任心去奋斗,社会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把生命和社会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社会便拥有了应对惊涛骇浪的底气。

当个人与社会如此,民族的精神便得以觉醒,国家定能奋蹄于大道之上。鲁迅先生放下手术刀,选择用文学“挖出国民的劣根”,陈独秀、李大钊冒死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彼时,责任与担当唤醒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可见,不泯于物质尘嚣的责任与担当,于国家而言是多么可贵。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民族存亡之际,还是在当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之时,时代的重任落在你我肩上,吾辈岂能畏葸不前?这需要我们将民族的兴亡视为己任,如同数码科技类自媒体博主“何同学”用视频传递科技之浪漫,EDG电子竞技俱乐部为国赢得荣光,手工类自媒体博主“才浅”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和权杖,恰是印证了梁启超所言:“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若时代的秋风吹来,吾辈青年定是那一团乍起的火焰,不做顺流而下的乌合之众,不做故步自封的自欺之徒,而是接过责任与担当的接力棒,于“无所有”中见一切,于“蓄力之暗”中见光明,在前人的葳蕤之光中汲取光华,从而“追风赶月莫停留”。

时代洪流之下,青[频][艹]之末,可堪醉卧?纵白云苍狗,好好思量人生的责任,想想应有的担当,勇立时代潮头。毕竟,扛起重任,才能抵达岁月峥嵘的远方。

【点 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者通过诸多事例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作为个体,我们在感受时代精神、投身时代洪流的时候,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直面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做一个为时代添砖加瓦的吾辈中人。

在时代的洪流里,个人总是显得很渺小。我们要肩头扛重任,敢于做先锋,而绝不做过客、绝不当看客,让责任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担当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文章短短千余字,却引人深思。每个人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愿还在求学路上跋涉的吾辈,最后都能够仰天大笑,笑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C8A872FE-DFA4-438B-9D9A-EA74E9F11233

猜你喜欢

典范论据论点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