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替利嗪联合百令胶囊治疗COPD 患者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气道功能以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2-06-30裴素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血气酸性粒细胞

裴素娟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 新乡 45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具有气流受限与组织重构的特征, 本病不完全可逆但呈进行性发展[1]。相关报道显示:COPD 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达到8.6%, 其中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7%[2]。 同时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亦显示,2016年全球COPD 死亡病例有30%来源于我国, 至2020年已成为全球第5 位疾病经济负担。 COPD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长期管理是维持病情稳定、延缓肺功能恶化的关键[3]。COPD 具有临床异质性,尽管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一部分患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 有研究表明, 抑制嗜酸性气道炎症可降低COPD 急性加重的年发生率[4]。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炎症具有良好效果,但副作用较大[5]。 西替利嗪为组胺H1 受体阻断剂,具有抗炎活性[6]。 百令胶囊的成分为冬虫夏草,具有止咳化痰、补肺益肾等功效,近年广泛用于COPD 的治疗[7]。 本研究采用西替利嗪联合百令胶囊治疗COPD,并分析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旨在为减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提供积极帮助,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120 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COPD 患者。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COPD 急性加重的诊断标准[8];(2)急性加重病程≤3 d;(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0%。 排除标准:(1)合并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3)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肺肿瘤;(4)近期内使用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研究组中男33例,女27 例;年龄55~81 岁,年龄(74.62±5.69)岁;对照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59~80 岁,年龄(75.11±6.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低流量吸氧、茶碱类支气管扩张药物、补液、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2 mg/次,2 次/d)(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03063)。 研究组加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次,1 次/d)(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79)以及百令胶囊(800mg/次,3 次/d)(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36)。两组的疗程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以下检测或评估:(1)检测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2)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气促,按严重程度分别计1~3 分,分数越高则越严重。 (3)采用肺功能仪(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MSA99)测定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剩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剩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F25)等气道功能参数。 (4)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 值等血气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比较 治疗后,两组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气喘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气道功能参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 患 者FEV1、FEV1/FVC、MEF50、MEF25 均 明 显改善(P<0.05),研究组FEV1/FVC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FEV1、MEF50、MEF2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气道功能参数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PaO2、pH 值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3 讨论

目前世卫组织已将COPD 列为四大慢性病之一。 COPD 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炎症反应。 大多学者认为肺部是炎症反应的中心,而由于代偿影响,炎症可“溢出”至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多个靶器官损伤;还有学者认为COPD 是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作用于肺部的一个表现[9-10]。这提示COPD 往往会与多种疾病并存,且其联系纽带是炎症反应。 目前COPD 的治疗方案较多,尚未达成共识。 百令胶囊是一种中成药,该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重功效,用于COPD 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小气道阻力,改善气道功能,抑制气道重塑等,近年被广泛用于COPD 的治疗[11]。 西替利嗪为长效组胺H1 受体阻断剂, 可抑制组胺的传递, 抑制Ⅰ型超敏反应, 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具有抗炎活性[12]。

COPD 主要是由中性粒细胞和Th-1 介导的炎症, 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稳定和急性加重COPD 患者的血液和痰标本中存在嗜酸性炎症。 本研究选取了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COPD 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说明百令胶囊联合西替利嗪可有效抑制COPD 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效果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相当。 提示百令胶囊与西替利嗪对嗜酸性炎症均具有作用,且二者疗效可叠加。 经调研文献发现,张晓云[3]研究表明,在英国和美国COPD患者中, 连续两年观察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高变异性, 少数COPD 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频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μL。 且古辉等人的研究表明, 中至重度COPD 急性加重发生率的增加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关, 同时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可作为COPD 急性加重的生物标志物, 对再入院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4]。 以上结果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在部分COPD 发病过程中可发挥作用。 进一步分析可知,百令胶囊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及整体性对嗜酸性炎症发挥作用。 而西替利嗪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介质的释放或抑制嗜酸粒细胞介质本身来抑制嗜酸粒细胞的迁移, 从而有效减轻COPD 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二者合用,对嗜酸性粒细胞产生影响,进一步降低含量,有利于患者康复[13]。

本研究症状评分结果进一步显示, 研究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分析可知,中医以“正本清源”为要旨,从“兼治标本”出发,调节机体整体性,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盈,固本培元地防病治病[14]。研究组加用西替利嗪以及百令胶囊能够调节机体整体, 同时研究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更明显,这可能是研究组症状改善更显著的原因。

COPD 急性发作时在数小时内即可能出现进行性发展,由于气流受限,会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酸中毒、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 在判断其临床转归时需要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 而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的气道功能参数和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比较无差异,显示百令胶囊联合西替利嗪同样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气流受限,促进其肺功能改善,解除低氧血症。百令胶囊可作用于气道环状细胞增生, 减少气道内黏液的分泌量,进而纠正气流;西替利嗪一方面通过阻止传递组胺, 降低因组胺造成的气道变态反应,另一方面拮抗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等,抑制高气道反应,抑制炎症相关细胞活化、释放等。 二者联合可改善患者气道功能及相关血气指标的表达[15-16]。

猜你喜欢

血气酸性粒细胞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