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胱甘肽还原酶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研究

2022-06-30周妮万祥辉徐颜美孙帆吕娇凤吴琼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胃癌活性血清

周妮,万祥辉,徐颜美,孙帆,吕娇凤,吴琼

(1.萍乡市安源区疾控中心检验科,江西 萍乡 360302;2.江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029;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胃癌(gastric cancer,GC)为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组织类型中腺癌占95%[1]。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范围内每年胃癌死亡人数达到77万,诊断出胃癌患者达到109 万例[2]。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致癌因子,在我国有40%~60%的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是导致我国胃癌高发原因之一[3]。胃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确诊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在我国由于癌症转移及耐药导致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30%[4]。 而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 等由于特异性和灵敏度的不足不适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谷胱甘肽还原酶 (Glutathione reductase,GR)最早发现于原核生物及植物或动物的真核细胞中, 在人体主要存在于红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和心、肝、肾等组织细胞中,是一种单体核黄素蛋白类的氧化还原酶[5],GR 是人体氧化还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GR 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 为辅基, 将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 催化形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该酶增加了GSH/GSSG 的比率,保持机体GSH 处于高水平,有利于机体抗氧化[6]。 目前GR 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在肝炎、肝硬化和转移性肝癌中有研究报道[7-8],未见GR 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报道。 本研究收集337 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35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人员血清GR 活性浓度差异,同时分析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血清GR 活性浓度及手术前后GR 活性浓度的变化,旨在探究GR 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90 例胃癌患者及2020年至2021年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47 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35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337 例观察组中212 例男性,125 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20 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61.36±11.08)岁;临床分期:Ⅰ期61例(18.1%),Ⅱ期75 例(22.3%),Ⅲ期165 例(49.0%),Ⅳ期36 例(10.7%)。135 例对照组中有87 例男性,48 例女性,年龄分布在26~89 岁,平均年龄(48.00±14.32)岁。年龄与GR 活性相关系数为-0.26,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639>0.05),性别与GR 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383>0.05)。

1.2 检测设备和试剂 江西省肿瘤医院GR 检测设备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210),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测设备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佳能TBA-FX8,试剂均为江西乐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期间室内质控均在控,卫生部室间质评合格。

1.3 纳入标准 观察组纳入标准:(1) 符合胃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确诊为胃癌;(2) 肝肾功能正常;(3)除胃癌外无其他肿瘤疾病。 对照组纳入标准:(1)来医院健康体检人员;(2)肝肾功能正常;(3)未患肿瘤。

1.4 方法

1.4.1 资料收集 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观察组和对照组。

1.4.2 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R 活性差异 分析337例胃癌观察组和135 例健康对照组GR 活性差异。

1.4.3 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GR 活性差异 分析337 例胃癌观察组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GR 活性差异。

1.4.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P-P 图检验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 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 两组之间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观察组手术前后差异分析用配对样本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 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GR 活性比较 经P-P图检验,GR 活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如图1 所示。观察组血清GR 活性(51.73±13.15)U/L,对照组血清GR 活性(56.89±10.4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见表1。

图1 观察组和对照组GR 活性正态性分析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GR 活性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GR 活性比较 分析发现, 患者血清GR 活性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GR 活性比较

2.3 观察组手术前后和化疗前后GR 活性变化 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手术前GR 活性高于手术后GR 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观察组手术前后和化疗前后患者血清GR 活性比较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民众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趋势向年轻化发展[9]。 早期胃癌医治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晚期胃癌,早发现、早确诊、早医治对降低胃癌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10]。目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是胃镜下去黏膜组织活检,此法价格较昂贵,检测过程中患者不适度高,患者接受程度差,不适于临床大量运用。 临床上用来检测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CEA、CA19-9、CA72-4,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普通人群中不高,主要用于术后复发和转移检测[11]。

GR 广泛存在人体中, 催化GSSG 还原为GSH,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抗炎、抗增殖的作用。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GR 活性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 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患者血清GR 活性浓度,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的GR 活性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不同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进展GR 活性逐步增加,但手术后的GR 活性浓度要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 这些结果提示血清GR 活性浓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无密切相关性。 氧自由基可诱导细胞突变、凋亡、染色体畸形和癌变[12],而GR 是体内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 Yalcin Kekec 等[13]研究显示GR 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本研究分析了两家三甲医院337 例胃癌患者的GR 活性,涵盖了I、II、III、IV 期,术前与术后,并且排除了肝功能异常及其他肿瘤带来的干扰, 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可信性。但GR 是通过何种途径促进胃癌发生发展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胃癌活性血清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