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2-06-30周柏臻李春雨刘付滴徐万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椎弓椎体出血量

周柏臻, 李春雨, 刘付滴, 徐万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骨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脊柱创伤是在指在外力 (如车祸、 高空坠落、 人为撞击等) 作用下导致的脊柱结构损伤或者脊髓神经损伤, 若不及时医治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瘫痪,危害极大[1-2]。 既往临床治疗脊柱创伤以传统开放手术为主,虽有一定疗效, 但也存在很多弊端, 如术后易感染、 术中出血量大、 住院时间长等[3-4]。 近年来, 微创手术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显现出极大的优势。 基于此, 本研究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 例脊柱创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39) 和观察组(n = 39)。 对照组中男性25 例, 女性14 例; 年龄29 ~67 岁,平均年龄 (42.93 ± 2.66) 岁; 受伤原因: 车祸事故19 例, 高空跌落12 例, 其他原因8 例; 受伤位置: 腰椎27 例, 胸椎12例。 观察组中男性24 例, 女性15 例; 年龄30 ~68 岁, 平均年龄 (42.55 ± 2.97) 岁; 受伤原因: 车祸事故20 例, 高空跌落10 例, 其他原因9 例; 受伤位置: 腰椎29 例, 胸椎1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受伤原因及受伤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参照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ASIA2011 版) 最新修订及标准解读》[5]中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受伤原因、 受伤位置和临床表现, 确诊为脊柱创伤;②患者病情稳定, 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者; ②存在手术相关药物禁忌证者; ③脊柱创伤病情危急者; ④智力低下或者意识不清晰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正中切开创伤位置, 对椎旁肌肉做钝性分离, 一直到小关节外侧缘, 清除破碎组织, 采用钉棒系统固定和复位。 完成复位后, 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 无出血点后逐层关闭。 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麻醉方法同对照组, 通过C 臂X 光机观察脊柱创伤位置, 标记受伤椎体节段上方、 下方相邻椎体的4 个椎弓根, 进行体表投影, 常规消毒铺巾, 标记外侧1 cm 的位置作为切口点, 在椎弓根外侧切开一个纵向的小切口, 对多裂肌和最长肌进行钝性分离, 充分扩张肌肉软组织, 建立工作通道, 充分暴露脊柱的峡部和乳状突, 将椎弓根螺钉沿着通道拧入, 植入塑性棒, 对创伤部位撑开复位, 完成复位后, 收回工作通道, 逐层缝合皮肤。 需要注意的是, 长导针推入到椎体前三分之一位置, 拔出穿刺锥, 留置导针, 确认位置后再拧入椎弓根螺钉; 复位结束之后, 注意通过C 臂X 光机对椎体前缘高度进行确认, 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后, 再进行切口缝合工作。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 疼痛评分: 以数字0 ~10 表示疼痛程度, 0 分表示无疼痛, 10 分表示疼痛剧烈难忍, 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②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术后感染、 褥疮、 神经功能障碍、 截瘫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

2.2 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 低于对照组的30.77%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n (%)]

3 讨论

脊柱创伤为临床上常见的骨科创伤性疾病, 多因外界强冲击力引起脊柱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患者易出现压痛、 活动受限、 畸形、 局部疼痛、 偏瘫等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 会导致患者脊柱活动力、 生理弯曲消失,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和工作生活,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6-7]。 因脊柱生理位置特殊,其发生骨折创伤主要是关节面或者活动度的损伤, 容易引起脊髓和神经功能受损, 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目前, 临床针对脊柱创伤患者, 多采用手术治疗以达到骨折端解剖复位, 手术治疗可以充分改善脊柱骨折损伤, 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 降低骨折椎体对于脊髓的不当压迫, 促进脊柱相关神经功能恢复。

以往临床常用的传统开放手术虽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活动, 但该术式需要对皮肤和脊柱的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 一定程度上影响脊柱功能和神经的术后恢复; 另外, 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对椎旁肌肉进行分离, 内固定承受着很大的内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肌肉对于已经损伤脊柱的支撑和保护, 并且开放性手术可能造成损伤部位发生位移, 影响内固定的牢固性[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创手术应运而生, 并在脊柱创伤的治疗中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微创手术无需对椎旁肌肉进行剥离, 手术创伤较小,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肌肉和神经结构的损伤; 另外, 微创手术经椎弓根螺钉垂直安装, 利于受伤椎体前缘恢复到正常的高度, 促使受伤脊柱弯曲恢复到正常生理弯曲状态, 充分保护骨折椎体的结构和稳定性; 此外,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应激反应较小, 手术安全有效[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 提示微创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术中出血量更少, 创伤更小, 安全性更高。 分析原因如下: 微创手术中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缩短椎体间固定距离, 对于损伤椎体组织的固定更加牢固, 且小切口可以直接到达损伤椎体的间隙, 可充分暴露骨折损伤位置, 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提高了手术效率, 缩短了住院时间; 同时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后可以减少因各种不必要手术操作造成的继发性损伤, 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 另外, 微创手术出血量较少, 不需要过分游离椎旁肌肉, 减少了对脊柱周围软组织的二次损伤, 保障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具有术中出血量少、 创伤小的优势,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椎弓椎体出血量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