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课》的审美化逆向教学设计

2022-06-30戴苗

文学教育 2022年6期

戴苗

内容摘要:根据《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对语文课程的定义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引领学生从语言方面来感受文本的音韵美和朗读美,从文章方面来品析文本的主题美和结构美,以及从文学方面来领悟文本的人物美、情节美和环境美。本文立足《最后一课》中蕴含的美育要素,在阐述逆向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逆向设计在课文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教师实现文本的审美化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最后一课 阿尔丰斯·都德 逆向教学设计 法国文学

逆向教学设计是从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通过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能够得到细化。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一设计,笔者有所发现,现进行具体阐述。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

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 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1]这样才能避免传统设计的误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让教师成为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

二.《最后一课》之美育要素

(一)语言方面

1.音韵美。教师在实施语文美育时,首先应注重挖掘语言所具有的美。在《最后一课》选文中,运用了多种双声和叠韵词语,例如“镇长”、“学校”、“古怪”、“语言”等双声词语和“婉转”、“看见”、“平静”、“响亮”等叠韵词,以及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想象”一词,给人以和谐悦耳、富有层次的音乐感。李重华的《贞一斋诗说》中写道:“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取其宛转。”[2]双声叠韵,为人们带来具有美感的听觉效果,也表现了汉语言的情调。此外,在课文中也会经常运用到叠字和叠音词来更为深刻恰当地呈现人物的思想、环境的情况和情节的曲折。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文章中的第八段内容共用了四个叠字,其中“安安静静”和“静悄悄”突出了这节课的肃静,与往日上课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环境的异常与严肃,也让小弗朗士觉得羞愧和心慌,而韩麦尔先生的“踱来踱去”,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焦虑。由此可见,汉语言的音韵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了强化主人公思想情绪的作用,叠字的韵律感与主人公的悲伤之情达到了和谐的状态,让读者能够更加临其境,感其情。“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和“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这些拟声叠音词则从反面衬托了最后一课的安静,给人以形象感。通过对拟声词准确的运用,可以让文章获得用“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的审美效应。[3]

2.朗读美。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可以通过朗读呈现出语言的语音美。在朗读过程中,把无声的文字材料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实现书面语言的有声化。[4]清晰正确的吐字发音,合理适宜的停顿速度,自然鲜明的语调等都是朗讀美的重要因素。《最后一课》中,“我——我——”和“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三处的破折号,表现出韩麦尔先生拙于表达,一腔激动悲愤的感情无法得到排释的无奈。故而在朗读时,教师需提醒学生破折号前后的停顿要稍稍长久些,语调也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和低沉的特点。如此的朗读,方能更准确地传达文本的内容,表达人物的感情,发挥有声语言可感的优势。

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双声、叠韵、叠字等特殊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汉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在学生充分体会汉语言美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齐读相关句子的方式,主动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沦陷的悲愤,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其政治素养,培养其思想人格。

(三)文章方面

1.主题美。在2014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思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为贯彻实施这一理念,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许多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目的的文章。而《最后一课》的主题正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主人公是沦陷小镇上的一名小学生,因国家战败而被迫改学德语。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真实地反映了人民被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渴望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心愿。文中所表现出的对祖国语言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凸显了主人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反映了人格美和社会美的价值。

2.结构美。一个好的文章结构总是能够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去感受文章的美感。《最后一课》采取的是横断面结构方法,从小弗朗士较为熟悉的法语课着手,由普通生活的横断面切入,让人物进入脱离常规的、例外反常的环境中,从而显示出国家被侵占的事实,折射出那时的社会矛盾,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激发出人物的爱国精神。这一结构主要是将时空浓缩到生活中较为日常的一个小点上,给予故事以张力,通过平凡的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和浓厚的感情,呈现出小弗朗士的本质美。

文章的结构和主题一向是老师的教学重点,在引领学生自主归纳主题,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社会美、层次规整美和逻辑严谨美,实现审美教学化。

(三)文学方面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故此小说之美包括人物美、情节美和环境美。

1.人物美。孙绍振先生曾在《文学创作论》中谈到,在塑造人物性格时,“在诸多性格特征系统中总有一个主要的决定其他一切的特征,这个要素往往被当作这个性格的标志。”[5]那么,人物性格的标志则是教师展开语文教学的重点。《最后一课》中,作者所塑造的小弗朗士原本十分贪玩,不爱学习,到最后却变成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在这极端的变化中,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就显现出来了。但其实,小弗朗士一直是个热爱祖国语言的孩子,只是过去因学习母语的权利与生俱来而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文中通过运用多个感叹号来告诉读者:一旦小弗朗士学习母语的权利被剥夺时,他的内心是惭愧悔恨的,他对祖国语言是具有天然的热爱之情的,而此刻,他真正的、主要的性格标志也就表露无遗。

在课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韩麦尔先生。文中在讲述完孩子的转变后,又以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了老师的情绪,让小说的思想境界更有深度。从小弗朗士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痛苦上升至韩麦尔面对国家沦丧的悲愤,由孩子天真自由的话语上升至老师的慷慨陈词,进一步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的美感。纵观全文,着重描写老师的片段共有三段,一是孩子进入课堂看到的老师,二是孩子对老师过去的回忆,三是下课时老师的表现。由“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以及文中出现多次的“这个可怜的人”观之,老师的确是个普通平凡,看似可怜的人,但他在下课时却表现出他的忠于职守和崇高神圣的爱国之情,形象一下子便高大、伟岸起来。小人物之所以受到赞颂,具有美的价值,就在于他所体现的人物精神和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2.情节美。古典小说叙述情节讲究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现代小说也注重曲折情节的营造。在曲折的情节中,让读者享受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5]小说的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给人带来起承转合的美感。本篇小说的开端部分是从“早晨上学”到“赶到教室”,作者对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做了简单的介绍;情节的发展部分应是从“平常日子”到“永记这课”,表现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而小说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应是从“钟声敲响起”至文章末尾,一句“法兰西万岁”將读者的情绪带至最高点,充分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情节的跌宕起伏,让整部小说始终具有一种现实与梦想尖锐对照的悲剧色彩,使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惨痛现实与美好梦想的尖锐对照中显得更加深邃动人,充分表现了情节的审美价值。

3.环境美。从题名《最后一课》可以看出:作者给这篇文章设置的外部环境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重大的变故。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从此之后,法语课就没有了,这个环境是例外的、超越常规的,不可逆的。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环境,才使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转变得尤为自然,才能让读者在人物的巨大反差中感受作品的艺术冲击力。本篇作品中的自然环境虽着墨不多,但十分经典。比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等句子,作者运用了暖色调词语来表现天气的美好和祖国的美丽,衬托了小弗朗士此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的悲伤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了自然环境的描写,作品中也叙述了社会环境的情况。比如文章开头“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暗示了国土沦丧、国家被侵占的事实。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普鲁士兵正光明正大地操练着,表现了侵略者对法国人民心灵上的蹂躏,以此调动读者的情绪,引领读者进入情境中,为下文展现小说人物情感的变幻做铺垫,增强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逆向教学设计在《最后一课》审美化教学中的运用

在分析《最后一课》美育要素的基础上,根据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的设计原理和流程,以预期目标的达成为起点和归宿,以自评和他评为依据,从而合理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笔者对教材《最后一课》制作了一课时的三阶段逆向教学设计。

(一)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1.确定的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自主分析文中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让学生感受祖国母语之美,树立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

(1)什么原因促使小弗朗士发生了巨变?

(2)《最后一课》中主人公的表现有何不同?

(3)从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出反应出主人公怎样的人物形象?

3.预期的理解是什么?

(1)小弗朗士一开始很贪玩,厌倦法语课,经常逃学,后来极其热爱法语课。

(2)小说的写作背景:学生被剥夺学习母语的权利和自由。

4.作为本课学习的结果,学生就会获得哪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会知道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横断面”结构方法的内涵、小弗朗士转变的原因和小说主人公的爱国精神,学生将能够学会分析其他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树立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民族自信心。

根据课标,教师需明确学习内容的轻重缓急、优先次序,考虑学生能够从本篇课文中收获哪些知识与技能。

(二)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1.用来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的表现性任务:

(1)简述小说情节,给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拟一个小标题

(2)根据人物描写,找出其心理感受临界点,画出人物心情起落曲线。

(3)制作人物在不同地点的前后表现对比图

2.根据阶段1的预期结果,还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1)小测验——课堂字词知识检测。

(2)小辩论——文中多次提到“这个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到底可怜不可怜?

(3)小探讨——很多人认为小弗朗士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热爱母语,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4)小评价——请谈谈你对小说两位主人公的具体看法。

(5)小作文——《最后一课》运用“横断面”的结构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两位人物,请你也采用这种结构,以《我最欣赏的是 ______》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

3.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馈

(1)自评小标题是否符合情节发展。

(2)自评人物心情起落曲线是否准确。

(3)自评人物在不同地点的前后表现对比图是否到位。

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先设定标准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时刻收集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经完成,思考学生哪些课堂表现可以证明自己达到预期理想目标,同时还可以设计测验、作业等去证明学生达到预期结果,并且还要重视学生的预期反馈。[7]

(三)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1.自学课文

(1)仔细通读课文2遍,借助书下注释,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最后一课》的背景。

(3)初步了解小说情节,为每个情节设置一个小标题。

(4)画出描写小说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性格。

2.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的片段进行导入课程,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学生分组演绎小说情节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情感美,分析人物形象

6.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小弗朗士发生转变?最后这节课有何寓意?

7.探究:举例说明我们现在对母语的感情是怎样的?母语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8.作业:结合开头播放的影片和学习的课文,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或观后感

教学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所以逆向其实是有目的的任务分析,教师需给定一个值得完成的任务,考虑好所有的细节,例如:教学的顺序、学生活动的选择,教学资料的筛选、补充材料的准备,活动各个模块的时间安排等等。这样的教学才是具体而有效的,能够带给学生审美的享受。

作为一线教师,通过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以《最后一课》为例,深化对于逆向教学设计的认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今后更好展开教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

[2]王夫之.清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35.

[3]蒋从安.诗文的音韵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39-41.

[4]徐林祥,郑昀.语文美育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113.

[5]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525.

[6]徐林祥、郑昀.语文美育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146.

[7]缪平.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逆向教学设计的研究——以《鸿门宴》为例[J].课外语文,2020:58.

(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