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战国铁犁铧”插图及解说为例谈历史解释

2022-06-30盛刚丁辉杰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犁铧农具战国

盛刚 丁辉杰

一、问题由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可见,历史解释是从真确的史料出发,秉承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历史事物进行科学、合理地解释的过程,它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从本质上讲,历史教科书中的图文信息,也是一种历史解释,对出土文物的命名及其解说也无例外。统编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文导入”栏目,配以“战国铁犁铧”(见图1)插图,并解释说:“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与之对比,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也有一个铁农具插图(见图2),课文标注为 “铁犁犁冠”,并解释道:“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比较简单”。如此“高度相似”且出土于同一考古遗址的战国铁农具,究竟应该称之为 “铧”还是“冠”?犁冠与犁铧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教科书对其用途的“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战国铁农具在中国耕犁发展史上究竟有何重大意义呢?

二、备课思考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范本,也是学生理解历史、掌握历史解释的正确方法、路径和范式的样本。”[2]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发掘教科书图文叙述中隐含的深层信息,引导学生从历史解释的视角理性释读教科书文本,在质疑和思辨的过程中有效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学系统中的知识类型会呈现出由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师话语体系转化,以及教师话语体系向学生话语体系转换的递进顺序。[3]其中,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师话语体系的转化集中体现在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阅读,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二者间的有序转化。教师能否接受并理解教科书知识表述是实现该“转化”的必要前提,因此,笔者展开了以“犁”为主题词的群文阅读,梳理出与之相关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其一,关于前文图示中出土文物的命名问题。首先,陈文华和张忠宽将20世纪50至80年代考古发掘的河北易县燕下都、河南辉县固围村、河北武安午汲、山东滕县古薛城和临淄、陕西西安赵家堡和兰田等地共计7件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称之为“铁犁铧”[4],其中,易县和辉县“铁犁铧”配有器物照片。河南辉县固围村发掘的铁犁铧因保存完好,且居新中国考古首掘之功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史学和政治意义于一身,成为教科书插图的首选。其次,钱小康在《犁(续)》一文中将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V字型铁农具称之为“战国铁犁冠”(见图3),并指出“还有一种U型犁冠,套在方形犁铧上(见图4)”。“但是,耕地已普遍采用犁铧,犁冠仅作为一种附属件。”[5]可见,犁冠是套在犁铧上起保护犁铧的作用的,二者并非同一物件。最后,包明明将出土于河南辉县的V型铁农具称为“战国铧冠”,并在参考文献中明确指出该图源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写的《辉县发掘报告》1956年图版五。[6]关于V型铁农具的称谓问题,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

其二,关于战国铁农具的历史地位问题。“中国的铁犁最早出现的是犁冠,大都出在战国时期,呈V字型。”“V型犁冠的出现,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它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各诸侯国农业的发展。”[7]与前代石、木或骨制农具相比,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生产工具的进步方向,其逐步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速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从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的转变,也推动了冶金业的进步,实现了农业与手工业之间的良性交互式发展。

其三,关于中国古代犁的发展史问题。犁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典型、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种工具。在研究我国古代犁的形成时,由于它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翻土工具或犁形器,转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犁铧;由人力牵引到畜力牵引。因此,需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动力的转变,畜力如何控制。第二,适应强度、耐磨的需要。第三,犁的结构的改进。第四,犁形的多样性。第五,动力联接件的改进。总之,中国犁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具有华夏民族特色。它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兴起与推广,汉唐的发展与改进,宋元的完善与普及等各个时期。[8]

由是观之,无论是教科书中该插图命名的差异,还是对该插图的解说,都是编著者的一种历史解释,因耕犁发展历程的长期性和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地域性差异,以及课程标准的修订、学术研究的发展和教科书编写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教科书叙述势难统一,也不必强求一致。

三、教学示例

阅读是化解教学疑惑的必由之路,中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备课中的阅读成果进行切合学情的教学转化,实现从“教师话语体系”向“学生話语体系”的顺畅转换。郑林教授指出:“每个单一的素养,只有在和其他素养配合、共同解决陌生、复杂、开放的问题时,才能达到高层次的水平。历史问题的解决,最终是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5个素养的综合运用是以历史解释的形式来实现,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史料为依据,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完成对历史的解释,在解释中渗透家国情怀,表现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国际理解等。”[9]可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显性体现,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后素养水平达成情况的重要测量尺度,我们可以从学生对具体历史问题的理答来反观其素养的达成度。笔者将该问题参照高考历史全国卷论证性试题的模式命制了一道测试题,并进行了随堂测试。现将“模拟试题”和精选“某学生答案”呈现如下:

【模拟试题】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新旧教科书文本对出土文物的解释也存在着差异,这印证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如图(见图1)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时期铁农具,人教版新旧教科书对其命名和解说存在差异:628C8EA6-48F1-4F50-BCFB-9A2FFB71D491

解释I:名称:“铁犁犁冠”,解说:“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比较简单。”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解释II.名称:“战国铁犁铧”,解说:“图为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问题:根据你对圖文信息的理解,选取一个你认可的解释并说明你的依据。(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论证有力,条理清晰)

【某学生答案】我认可“解释II”。

主要依据:选择性必修2的编著专家从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上更加客观地肯定了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进步性,如“省力易行”等,因为铁器比以往的木、石、骨制等工具更为锋利,生产效率更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进了农业收益。而“解释I”突出了对战国铁农具弊端的叙述,如“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比较简单”等,隐含了将其与战国之后我国铁犁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犁壁等先进构件的对比,较多地体现了陈述者的主观认知,忽视了“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违背了历史解释的客观性原则。

总之,对于上图中出土于河南辉县的铁农具的命名及其解说,新版教科书的叙述更为科学、合理。

从某同学的答案可以发现,他已初步具备了“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并“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解答中也隐含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素养的关注,初步完成了对“教科书插图及解说差异”这一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但也存在答题格式化和叙述扁平化等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学会从长时段视角进行多维度的阐释,才有可能更好地接近“客观”,靠近“理性”。

【注释】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页。

[2] 徐蓝:《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新气象》,《基础教育课程(上半月刊)》2019年第9期,第60页。

[3] 朱德全、张家琼:《论教学逻辑》,《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第47页。

[4] 陈文华、张忠宽:《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第163页。

[5] [7]钱小康:《犁(续)》,《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第183页。

[6] 包明明、章梅芳、李晓岑:《铁犁牛耕对汉代农业深耕细作技术的影响探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91—93页。

[8] 钱小康:《犁》,《农业考古》2002年第1期,第170页。

[9] 郑林、赵璐、孙瑞:《基于学科能力的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中国考试》2019年第8期,第18页 。628C8EA6-48F1-4F50-BCFB-9A2FFB71D491

猜你喜欢

犁铧农具战国
劳动者的法宝
巧手还原《天工开物》中的农具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阳光堆在犁铧上
比我更疼的是土地
犁铧
孟母教子
笑看有趣的发明
农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