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犁牛耕引发的变革

2023-04-15李三军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作耕作文明

李三军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孩子,已经远离了泥土,对农业太过陌生;“古代”农业又太过遥远,因此学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这一知识点,面临着一些困难。我们不妨从“铁犁牛耕”谈起,它既是传统社会最典型的劳动工具,又是最典型的耕作方式。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莫过于生产工具了。

春秋以前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木质、石质或骨质的耒耜,其形制类似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铁铲和铁锹,劳动效率低下;传统社会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现代农业则普遍推行机械化。从中可知,农业发展从动力和耕作方式上呈现出两大趋势:动力——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力;耕作方式——从锄耕到犁耕。

首先我们就谈一谈犁子的发展变化。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犁,到了汉代逐渐推广使用铁犁,赵过发明了耦犁。耦犁长什么样?只能从汉墓出土的石刻壁画中略知一二了,应该比较简单。到了隋唐时期,铁犁有了较大改进,曲辕犁普遍推广并为后世沿用。现代耕犁其实就是曲辕犁的衍生版本。

通过下面两幅图的对比,你能发现铁犁有哪些变化吗?

下边的犁子似乎比上边的更符合力学原理,而且线条更柔美些。

相较于之前的铁犁,曲辕犁有三个方面的改进(如下图):一、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这也是为什么叫“曲辕犁”的原因)辕前端还加装了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轴,便于牛的转弯,使它更加轻便灵活。二、安装了可以调节耕地深浅的犁评。通过上面的犁评,可以上下调节犁辕的高低,从而达到调节犁铲入土深浅的目的。三、在犁铲的上方安装有犁壁,它可以使翻起的土块沿着同一个方向倒伏,达到深耕的目的。

光有犁子还不行,动力如何解决?用人来拉犁子实在太辛苦。犁子的最佳拍档是牛。用牛耕地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们对牛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过程。据《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乌获猛拉牛的尾巴,几乎把牛尾巴拉断了,都没有让牛移动;而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就轻松把牛牵走了。可见,当时人们对牛的习性有了一定了解。汉代《盐铁论·刑德》中记载“故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所以重本而绝轻疾之资也”,牛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牛耕的使用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铁犁和牛耕的组合,从汉代起就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故此“铁犁牛耕”也就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起初,是“二牛三人一犁”的组合,伴随着铁犁和耕牛套具的改进,从“二牛一人一犁”再到“一牛一人一犁”,耕作效率不断提高。

不要小看了铁犁牛耕的发展,它却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它实现了由锄耕到犁耕的转变,大大提升了耕作效率,直接推动了垄作法、耕耙耱等技术的产生发展,让精耕细作成为可能。

其次,它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催化剂。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各级贵族在受分封的公田里利用奴隶劳动。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更多的私田被开垦出来,甚至超过了公田。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战国时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

第三,它是小农经济形成的必备条件。铁犁牛耕产生推广前,生产效率低下,所以商周时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春秋战国后,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特别是铁犁牛耕的推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三五口人的小家庭,利用铁犁牛耕,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从此,小农经济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延续了两千多年。

第四,它推动了奴隶文明向封建文明的转型。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催生了新阶级的出现——地主和农民,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等一系列变化,倒逼着各国纷纷采取变法的方式,建立集权的封建制度,从而实现从奴隶文明向封建文明的转型。

总之,在古代农业社会中,铁犁牛耕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土地制度、生产模式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谓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两千多年前,铁犁牛耕的推广,造就了中国发达的古代农业社会;两百多年前,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引领世界的欧洲工业文明;七十年前,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正在改变着世界……

看,新技术新发明,往往能颠覆一个社会,创造一种文明,引领一个时代!

猜你喜欢

劳作耕作文明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春暖劳作花相伴
对不文明说“不”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文明歌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