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前入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2-06-29何振森陈国仙许国松林梁阮原芳王新标郭佳勇翁荔芳
何振森 陈国仙 许国松 林梁 阮原芳 王新标 郭佳勇 翁荔芳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常见骨折疾病,随交通工具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重,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年递增[1]。当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促进自主活动能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耿桂平等[3]表示,髋关节置换术有多个入路方式,入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率、远期疗效的提升起绝对性作用。徐竹峰等[4]表示,相比于后外侧入路(PLA),直接前入路(DAA)对患者手术深部组织保护作用较好,能减轻疼痛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基于此,本文以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分别予以PLA、DDA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旨在探究二者应用效果及组间差异,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5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伤前髋关节功能、凝血功能基本无异常;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单侧首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折前生活自理,能独立行走;住院时间≥3 d且能接受长期随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髋关节肿瘤病史;髋关节手术史;其他手术禁忌证。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参照组:男∶女为48∶30;年龄70~90岁,平均(81.69±2.33)岁;BMI 21~28 kg/m2,平均(24.93±2.03)kg/m2;平均 Harris评分(36.13±2.18)分。研究组:男∶女为50∶28;年龄70~90岁,平均(81.84±2.29)岁;BMI 21~28 kg/m2,平均(25.09±2.17)kg/m2;平均 Harris评分(36.25±2.23)分。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且两组手术入路不同。
参照组:PLA,即患者呈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作切口于大转子顶点,切口近端略微向后弧(切口:8~12 cm),顺着臀大肌纤维走行,钝性分离臀大肌,大转子处滑囊切除,充分暴露外旋肌群。股内侧动脉分支结扎,切断外旋肌群,尽量保护股方肌、梨状肌完整性,显露关节囊,“T”型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线,取出股骨头。截除股骨颈残端,依次行股骨髓腔扩髓,安装合适的股骨假体,测试松紧度后,装入合适的人工股骨头。缝合关节囊,重建外旋肌止点,依次关合切口,缝合,手术毕。
研究组:DAA,即患者呈平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将体位垫垫于骨盆下方,使髋关节呈过伸位,作切口于髂前上棘远端约3 cm向外3 cm处(切口:7~8 cm),进入间隙后;结扎或电灼处理旋股骨外侧动脉升支血管束,切开股直肌、阔筋膜张肌间筋膜层,沿此肌间隙上下分离。向外牵开阔筋膜张肌,向内牵开股直肌,充分显露关节囊前方脂肪。切除关节囊前方的脂肪组织,倒“T”形切开关节囊,显露骨折线,截除股骨颈残端,取出股骨头。折床,外旋内收患肢,牵开髋关节外展肌,松解髋关节外侧关节囊,切除大转子窝除软组织,依次用髓腔锉行股骨髓腔扩髓,安装合适的股骨假体,测试松紧度后,装入合适的人工股骨头。依次关合切口,缝合,手术毕。
术后处理:两组的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进行,而且其术后处理也无明显差异。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一开展适应性下床活动,主要是无负重训练。两组均连续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均连续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周,3、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包括疼痛、日常生活等内容,总分100分,其中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 26.0,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下肢DVT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下床行走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行走时间(d) 住院时间(d)参照组(n=78) 10.58±0.64 285.68±5.34 3.86±0.48 8.64±0.93研究组(n=78) 7.14±0.59 195.42±5.52 2.58±0.57 5.68±0.75 t值 34.903 103.793 15.170 21.88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比较
参照组下肢DVT发生率3.85%(3/78),研究组2.56%(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7,P=0.649)。研究组术后3、6周,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分,(±s)]
组别 术后3周 术后6周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参照组(n=78) 61.64±4.67 70.76±5.45 84.98±5.64 89.06±0.56研究组(n=78) 70.24±4.74 79.24±5.63 89.78±5.16 93.68±1.57 t值 11.415 9.558 5.546 24.47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疾病患病率明显提高,严重威胁高龄患者的生存质量[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凭借痛苦轻、活动性好等优势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广泛使用[6]。然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仍难避免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入路多,以PLA入路、DAA入路等最常用,但是用PLA入路,易损伤关节囊、外旋肌群等组织,加大术后关节脱位风险。而DAA入路由Hunter医生(1881年)提出,是经臀上神经、骨神经支配区,二者神经界面间隙入关节腔,无须切断肌肉,无明显损伤,对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为较理想的高龄股骨胫骨折患者治疗方式[7]。
本研究结果示:研究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下床行走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表示患者经DAA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地时间早,住院时间更短,满足了现代医生及患者对微创治疗的需求,这与甘伟伟等[8]结果相符。经DAA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外旋肌群及后方关节囊无须特殊处理(切开),有助于重建髋关节周围组织,有一定预防并发症的作用,进而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9-10]。并且考虑DAA入路切口小,切口距离深层术区更近,更容易暴露手术区域有关[11]。此外,研究组术后3、6周,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经DAA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近期疗效好[12]。此外,参照组、研究组DVT发生率分别为 3.85%(3/78)、2.56%(2/78),两组DVT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7,P=0.649)。这说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用DAA治疗不会增加患者DVT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虽然使用DAA优势明显,但仍有一定潜在问题,如:学习曲线长、初期并发症风险高等。
综上所述,DAA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明确,能够加快康复进程,且不会增加术后DVT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