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在患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2022-06-29胡欢袁琼
胡欢 袁琼
在临床正常情况下,手术患者术前需要接受不同方式的麻醉,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术前用药主要是实现镇静,减轻儿童焦虑,为麻醉创造更好的条件。但由于麻醉药品的镇痛作用在临床上迅速消退,停输后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疼痛,给临床工作带来困扰[1]。右美托咪定目前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蓝斑核,起到中枢镇静作用,作用于脊髓传导通路,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感觉损伤作用,能增强心脏迷走神经兴奋性,无明显呼吸抑制[2]。为了给患儿更好的麻醉处理,预防术后痛觉过敏,本次研究针对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进行探析,分析其对患儿镇静效果及预防小儿麻醉后痛觉过敏等情况,以期为临床小儿麻醉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鄂东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进行短小手术(手术时长小于1 h)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需进行短小手术治疗;年龄均≥6岁。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ASAⅢ、Ⅳ级;有慢性疼痛;对本研究麻醉药物不耐受。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12岁,平均(9.79±1.26)岁;ASA分级:Ⅰ级32例,Ⅱ级2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6~13岁,平均(9.33±1.23)岁;ASA分级:Ⅰ级33例,Ⅱ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
观察组给予2 μg/kg右美托咪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97),对照组给予患儿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完成后30 min进行诱导。患儿入室后,连接静脉通路,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6)0.05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0.2 μg/kg,丙泊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571)2 mg /kg,待患儿意识消失之后,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42)0.2 mg/kg。当肌松监测仪显示4个成串刺激(TOF)为0时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后听诊确定导管的位置,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调整呼吸参数使呼气末二氧化碳持在35~45 mmHg。术后不需要使用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镇痛及镇静情况:记录两组术后1、6、12、24 h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10分:剧痛。Ramsay评分标准,1分:烦躁不安;2分:清醒,安静合作;3分: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4分: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分: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6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3-4]。(2)压痛阈:记录两组术前,拔管后1、6、12、24 h压痛阈值,在距切口右侧2 cm处的上、中、下三个点处,通过von Frey hair测量压痛阈值,然后取其平均值,记录患者感受到的最小疼痛力(通过仪器力度的降低)。(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嗜睡)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1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12、24 h,观察组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情况比较[分,(±s)]
组别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对照组(n=52)7.06±1.38 6.28±1.21 5.44±1.03 4.21±0.96观察组(n=52)7.17±1.27 4.09±1.17 2.81±0.87 1.79±0.83 t值 0.423 9.383 14.066 13.751 P值 0.673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镇静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1、6 h 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2、24 h 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静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镇静情况比较[分,(±s)]
组别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对照组(n=52)4.56±1.08 4.02±1.03 3.21±0.92 2.19±0.53观察组(n=52)4.47±1.17 4.28±1.21 3.64±1.03 3.21±0.85 t值 0.408 1.180 2.245 7.343 P值 0.684 0.241 0.027 0.000
2.3 两组压痛阈比较
两组术前,拔管后1 h压痛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6、12、24 h压痛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痛阈比较[g/mm2,(±s)]
表3 两组压痛阈比较[g/mm2,(±s)]
组别 术前 拔管后1 h 拔管后6 h 拔管后12 h 拔管后24 h对照组(n=52) 131.63±17.45 46.85±6.29 57.49±7.83 69.18±8.43 75.38±10.64观察组(n=52) 131.74±17.38 46.17±6.42 84.28±9.81 92.46±10.39 113.84±11.92 t值 0.032 0.546 15.391 12.547 17.358 P值 0.974 0.587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儿童由于年纪小,身体发育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等情绪波动,导致易怒和哭闹,难以配合治疗,影响手术过程[5-6]。因此,儿科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保证药物的镇静效果和麻醉时间,还要尽量避免对儿童的其他伤害。痛觉过敏是指对于正常人不会引起疼痛感觉或者只有轻微感觉的刺激,患者却感到非常疼痛,甚至难以忍受。这属于刺激性症状,常常见于浅感觉障碍[7]。是由各种原因损害到周围神经或者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引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些学者认为麻醉药物是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关键因素,阿片类药物可引起痛觉过敏[8-9]。
右美托咪定具有中枢抗交感作用,同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本研究术后6、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拔管后6、12、24 h,观察组压痛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 Ramsay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提高患儿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且有效改善瑞芬太尼导致的小儿麻醉后痛觉过敏[10]。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11-12]。研究表明,痛觉过敏可能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致敏有关,中枢致敏是主要原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抑制痛觉过敏可能的机制是作用于周围神经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R),阻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调节周围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防止痛觉过敏[13-14]。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提高患儿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改善患儿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