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29曾广会江湖王国贤杨平
曾广会 江湖 王国贤 杨平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主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其病情多变且复杂,随时有丧失生命的风险存在,需要人为及器械进行24 h严密的监护、长时间的治疗及集中救治[1]。由于重症监护病房里的重症患者通常无法自理,那么其照顾者作为患者本身的心理状况维持者与临床决定代理人,是指与患者同住并照顾时间累计超过3个月,能起到主要照护作用和承担关于患者医疗决策责任的直系亲属[2],在肩负经济重担的同时还要面对患者疾病预后无定论和死亡恐惧造成的巨大心理负担,处于一种危机状态,这种状态可引起其潜在应对压力和医疗决策力降低,在某种意义上对患者的诊治和疾病预后产生消极影响[3-4]。创伤后成长由Tedeschi[5]和Calhoun[6]提出,2000年Calhoun等[6]再次将其解释,是指在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后造成认知或关系的正面、积极改变,并且这些变化的某些方面超越了事件发生前的程度,人体在与意外创伤造成的身心消极的抗拒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而疾病获益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患者和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正向作用[6]。因此,本研究对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现状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从心理弹性方面制定干预措施,提高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及提升疾病获益感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自2021年6-12月,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51名ICU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符合ICU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标准。排除标准:问卷回答不完整或有严重逻辑错误。本研究通过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人员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工作年限、职务、职称、学历、收入、居住地、是否有慢性疾病等项目。
1.2.2 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 该量表1996年由 Tedeschi[8]提出,汪际等[9]跨文化调试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后使用,其中人际关系条目(6、8、9、15、16、20、21),个人力量条目(4、10、12、19),新的可能性条目(3、7、11、14、17),对生活的欣赏条目(1、2、13)和精神变化条目(5、18),共5个维度21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完全没有”到“非常多”依次计0~5分,总分105分。总分≤60分为低水平成长,总分61~66分为中等水平成长,总分≥67为高水平成长,分数越高表示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量表内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4,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11~0.796,当受试对象创伤后成长评定条目均分≥3分时,代表个体可能出现了创伤后成长。
1.2.3 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中文版量表(benefit finding scale,BFS) 本研究采用的照顾者疾病获益感量表是李秋萍等[10]汉化并修订的版本,该中文版量表共有17个条目:个人成长(条目9~17)、人际关系改善(条目48)、接受(条目13)三个维度,该量表采用(1~5)计分法,量表总分范围为17~85分,总分分值越高,表明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水平越高。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的Cronbachs’s α系数为0.819。
1.3 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在线调查。受访者可以通过扫描问卷二维码及访问链接来回答问题,点击“提交”视为完成,如有漏填选项,将会被提醒再次填写,完成后方可最终提交问卷。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s)进行统计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选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回收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84.36%。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与性别、学历、是否有慢性疾病、自我性格评定及患者所在科室有关。疾病获益感得分与主要照顾者学历、自我性格评定及患者所在科室有关,见表1。
表1 ICU患者151例主要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分,(±s)]
表1 ICU患者151例主要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分,(±s)]
总分 t/F值 P值 总分 t/F值 P值性别 女(n=69) 65.88±22.64 6.968 0.009 60.10±15.82 0.185 0.668男(n=82) 67.45±17.51 61.10±12.63学历 初中及以下(n=71) 60.37±20.06 7.745 0.001 57.28±15.09 3.935 0.022高中或中专(n=30) 70.20±18.22 63.53±13.44大专及以上(n=50) 73.70±18.26 63.68±12.20婚姻状况 已婚(n=135) 66.84±19.85 0.877 0.418 60.57±13.99 0.738 0.480未婚(n=14) 68.29±15.25 62.86±9.88丧偶或离异(n=2) 48.50±17.28 50.00±16.67子女个数 1个(n=59) 67.68±22.41 1.087 0.357 60.64±15.15 1.109 0.348 2 个(n=57) 63.32±19.55 58.54±14.41 2个以上(n=19) 69.95±16.11 63.74±13.57无(n=16) 71.63±14.81 64.44±8.41是否患有慢性疾病 否(n=127) 67.67±20.78 5.162 0.025 61.24±14.33 1.452 0.230是(n=24) 61.79±14.32 57.46±12.89与患者的关系 父母(n=26) 63.31±27.27 1.387 0.249 59.65±18.45 0.182 0.908夫妻(n=28) 61.79±18.57 59.36±13.32子女(n=66) 68.32±16.94 61.24±12.56其他(n=31) 70.71±19.65 61.35±14.51是否丧失过直系亲属 否(n=97) 68.56±20.16 0.458 0.500 61.25±14.23 0.495 0.483是(n=54) 66.26±19.71 59.56±14.03性格自我评定 内向型(n=36) 57.50±21.58 6.016 0.003 55.72±14.14 4.201 0.017外向型(n=40) 66.87±19.61 59.42±14.30混合型(n=75) 71.09±18.01 63.65±13.46患者病程 1周以内(n=88) 63.35±19.96 2.410 0.069 59.17±14.31 1.434 0.235 2~4 周(n=19) 69.05±20.06 60.05±14.74 1~3 个月(n=14) 75.86±14.19 67.00±10.93 3个月以上(n=30) 70.93±20.73 62.37±14.21所在科室 心肺重症(n=62) 61.19±18.63 5.110 0.007 57.18±12.15 3.486 0.033神经重症(n=59) 68.69±20.48 62.36±14.18重症医学科(n=30) 74.33±18.95 64.43±16.58变量 创伤后成长 疾病获益感
2.2 各量表及因子得分情况
151名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均分,见表2。
表2 ICU患者151例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调查[分,(±s)]
表2 ICU患者151例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调查[分,(±s)]
变量 得分 条目均值创伤后成长 总分 66.735±19.966 3.178±0.951人际关系 22.364±7.036 3.195±1.005个人力量 12.914±4.162 3.228±1.040新的可能性 15.113±5.252 3.023±1.050对生活的欣赏 9.881±3.175 3.294±1.058精神变化 6.464±2.153 3.232±1.077疾病获益感 总分 60.642±14.138 3.567±0.832接受 10.702±2.761 3.567±0.920人际关系改善 18.185±4.402 3.637±0.880个人成长 31.755±7.603 3.528±0.845
2.3 相关性分析
对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得分与创伤后成长得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获益感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其各维度(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对生活的欣赏、精神变化)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分别为 0.828、0.760、0.800、0.802、0.710、0.648。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对生活的欣赏、精神变化作为自变量,而将疾病获益感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线性模型公式为:疾病获益感总分=9.720+0.430×人际关系+1.082×个人力量+0.784×新的可能性+0.694×对生活的欣赏-0.556×精神变化。结果显示,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对生活的欣赏会对疾病获益感总分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精神变化并不会对疾病获益感总分产生影响关系,见表3。
表3 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3 讨论
3.1 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6.735±19.966)分,处于较高水平,与林琪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刘倩等[12-1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研究对象及其创伤程度、个人承受程度不一致有关。从创伤后成长的各维度均分可知,得分最高的是对生活的欣赏,接着为精神变化和个人力量,得分最低的是新的可能性,但均高于3分,表明都获得了一定的创伤后成长;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入住ICU后,主要照顾者尽管面临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照顾负担和心理压力,但也不得不逼迫自己内心尽快强大起来,尽快接受现实,适应现状并给患者最大的社会支持,积极寻求多种途径的支持和帮助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
研究还表明,男性主要照顾者、其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越高,其创伤后成长得分也越高;分析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高的主要照顾者有更多可利用的相关资源,更能够挖掘自身潜能并合理利用,在经历创伤事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成长。然而有国外学者表明,文化和受教育程度低的照顾者会存在更多的消极情绪和侵入性思维,那么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15],分析原因可能与照顾者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差异有关。现代理论认为,创伤后成长并非直接源于创伤事件,而主要源于个体受到创伤后对事件本身的抵抗。创伤后成长呈现为循序渐进,在此漫长过程中,获得创伤后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遭受创伤本身的内在精神力量;且这一过程受与事件相关因素、个人及环境系统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16]。乐观作为个体的一种性格特点与内在精神特质,能帮助个体从身心俱疲中恢复过来。创伤后成长也可作为一种结局,此结局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重症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创伤和面临的困境会就此消失,而是通过与困难斗争从而逐渐变得坚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高层次的解读[17-18]。因此,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其现状,制定并实行干预措施,促进其成长。
3.2 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现状
在ICU患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其主要照顾者尽管会出现焦虑、预期性悲伤等负性情绪,但也会增强其疾病获益感。本研究结果显示,疾病获益感总分为(60.642±14.138)分,处于中高水平,与梁惠等[19-21]的研究结果一致,疾病获益感的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个人成长,其次为人际关系改善和接受。研究还显示,主要照顾者为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表明ICU患者主要照顾者获得了一定的疾病获益感,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中高水平,可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聚焦主要照顾者感知到的疾病变化,促进其疾病获益感的提升。
3.3 人际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的相关性
疾病获益感是个体对于消极事件及受到创伤时对积极变化的感知,涉及个体、社会、生理及心理等多领域,是认知行为上的积极应付于向上成长,如个人情绪转化、珍惜生命、体验社会支持和被关怀、利他行为等[22]。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疾病获益感总分呈正相关。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人际关系对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成长的正向作用,在提供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及照护经验等医疗类支持的同时,要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心理支持与情感缺失,要求全面评估晚期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人际关系情况,调动其有效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主动从多个方面获取支持,从而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为其建立希望提供援助,教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增强自我效能,从而加快其提升创伤后成长的进度,增加疾病获益感水平。临床医护人员还应关注其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的影响因素,促进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提升其照护质量及照顾感受。
综上所述,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能获得某些心理方面积极、正性的改变,其意味着人际关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对生活的欣赏会对疾病获益感总分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但是精神变化并不会对疾病获益感总分产生影响关系。此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样本量相对不足,尚需开展多中心、长时间跨度的纵向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对ICU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后续研究可结合质性研究为制订合理有效的综合干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