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的影响

2022-06-29詹媛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组间痛风依从性

詹媛媛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通常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1]。痛风疾病患者以关节疼痛、红肿及水肿等为常见临床症状,其发生发展和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均存在密切关系,除此之外多数痛风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会对其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带来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其康复[2]。由于痛风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管理,为促进其康复,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此,选取了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6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进一步分析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其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16例痛风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3]痛风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意识清晰;(3)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类疾病;(2)妊娠期或者哺乳期;(3)合并其他代谢性免疫疾病。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痛风患者58例,其中男56例,女2例;年龄40~62岁,平均(51.96±4.28)岁;病程4~17年,平均(11.42±3.35)年。研究组痛风患者58例,其中男57例,女1例;年龄41~63岁,平均(51.91±4.32)岁;病程5~18年,平均(11.48±3.33)年。两组痛风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做好其药物、饮食、病房环境及活动锻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工作。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认知行为理论护理小组,选拔出5名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通过组内讨论选拔出1名护理人员作为小组组长,所有组员均要进行培训考核,培训内容包括认知行为理论及痛风疾病护理注意事项等,所有护理人员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成功后再参与到临床护理中。(2)认知干预,由护理人员将科室自制的疾病宣传资料派发给患者,并且根据其疾病认知水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纠正患者既往对痛风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可以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等,同时帮助患者掌握相关自我护理方法,告知其每天进行尿量自我检测的作用及意义。(3)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方案,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科学的运动锻炼习惯,同时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干预,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顾虑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此外定期督促患者复查尿酸水平,了解患者是否坚持每天检测尿量,对于无法坚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做好其行为干预工作,告知其尿量监测的重要性,使其可以积极配合尿量监测[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15 d后的护理依从性、痛风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和护理15 d后的生活质量,其中护理依从性以科室自制量表从其饮食、治疗及运动等方面进行评分,其中完全做到记为5分,基本做到记为3分,偶尔做到记为1分,总分50分,评分>45分视为完全依从,评分35~45分视为部分依从,评分<35分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痛风知识掌握程度以科室自制量表从痛风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康复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评分>90分视为完全掌握,评分75~90分视为部分掌握,评分<75分视为不掌握,总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从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成越高[5]。护理满意度以科室自制量表从护理态度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评分≥88分视为非常满意,评分70~87分视为基本满意,评分<70分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依从性对比

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总依从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组间护理依从性对比[例(%)]

2.2 组间痛风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痛风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研究组总掌握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组间痛风知识掌握程度对比[例(%)]

2.3 组间生活质量对比

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对比于参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3。

表3 组间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3 组间生活质量对比[分,(±s)]

*和护理前相比,P<0.05。

心理功能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15 d后 护理前 护理15 d后 护理前 护理15 d后 护理前 护理15 d后参照组(n=58) 57.45±3.89 62.34±4.37* 59.78±2.66 64.55±3.96* 60.14±1.35 65.38±3.87* 57.12±1.10 63.91±3.92*研究组(n=58) 57.51±4.02 74.82±4.41* 59.85±2.43 75.05±4.18* 60.25±1.17 76.16±4.07* 57.28±1.13 77.85±3.88*t值 0.082 15.309 0.148 13.888 0.469 14.618 0.773 19.248 P值 0.935 0.000 0.883 0.000 0.640 0.000 0.441 0.000

2.4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总满意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痛风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痛风疾病的发病率在1.14%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不断上升[6]。痛风的发生和高嘌呤饮食、外伤、过度劳累及情绪过于波动等均存在一定关系,且会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发展,加重痛风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其发生心血管功能疾病,影响患者肾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7]。既往相关研究指出,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其护理依从性存在密切关系,积极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纠正其认知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其病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8]。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也越来越注重人文护理,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理论可以对患者错误认知进行有效纠正,在此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无论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面,还是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或者是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良好作用[9]。苏天娇等[10]指出,痛风患者生活质量会随着其认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总依从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痛风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研究组总掌握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 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对比于参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总满意率对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在痛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且更有利于帮助其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改善生活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的认知矫正和行为矫正措施来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及不良行为,从而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11]。加之通过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在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护理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加深患者对痛风的认知,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目的[12]。

综上所述,对于痛风患者,在其临床护理中以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提高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而且还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痛风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组间痛风依从性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