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22-06-29黄惠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督导脑梗死

黄惠冰

神经功能缺失为脑梗死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神经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约为脑梗死后6个月内,康复治疗是脑梗死患者促进功能恢复的主要手段,但康复治疗周期较长,因此康复期间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临床上常规的护理干预多用于病程较短的患者。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长期以来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护理风险,临床干预效果受限。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前瞻性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提前对风险进行分析,并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起到避免或消除失效模式发生的作用[2]。行为督导干预是一种促进健康行为的干预模式,能够促进生理与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促进病情的康复。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或许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为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的86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文献[3]《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脑梗死诊断标准;初次发病;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干预;既往有肢体残疾;中途转院。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43例。年龄 41~79岁,就诊时间 4~36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给予患者营养干预,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注意膳食搭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连续干预2个月。

联合组采用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FMEA模式:选择护士长1名、专科护士4名、医师2名成立FMEA小组。小组成员参与FMEA相关知识培训,以脑梗死患者术后恢复为主题开展讨论,分析影响患者恢复的因素。根据临床护理措施,分析药物、饮食、睡眠、心理状态、运动锻炼等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并计算风险系数(RPN)=发生可能性×侦测的可能性×严重程度。根据RPN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对RPN值>125分的项目进行针对性干预。(1)失效模式:用药。失效原因:用药不规律。失效后果:影响脑梗死的恢复。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遵医嘱用药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增加用药巡视的次数,邀请患者照顾着进行监督。(2)失效模式:排便及剧烈运动。失效原因: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失效后果:血压升高。改进措施:根据不同患者的肢体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的开展运动,避免短时间内运动强度过大;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粗纤维食物及维生素的摄入,促进排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过度。(3)失效模式:饮食。失效原因:高盐高脂饮食。失效后果:影响患者的血压及血脂,不利于康复。改进措施:根据患者的地区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4)失效模式:心理状态。失效原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患者。失效后果:降低康复信心,影响训练依从性,不利于康复。改进措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不良心理情绪。(5)失效模式:护理风险事件。失效原因:护理评估不到位、不全面,护理安全措施未落实,安全教育缺乏,安全管理不足。失效后果:延长患者的康复周期,错失康复的黄金时间,影响医患关系。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安全教育,增加床栏情况的巡视,告知其拉起床栏的重要性。行为督导干预:(1)感知教育,组织患者参加健康教育讲座,讲解脑梗死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学习康复技巧,分享康复心理体会,组织开展与康复训练有关的小游戏,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1次/d,30 min/次,共1周。(2)行为益处教育,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认识,意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配合度及依从性。1次/d,30 min/次,共1周。(3)自我效能感提升,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指导患者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4)行为督导,根据不同患者的康复进程指导个体化的康复目标,指导患者记录每日康复训练情况,记录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总结1周的干预行为,分析有待改进及加强的环节,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出院后健康行为的持续保持。连续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康复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NIHSS评分总分4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FMA评分包括上肢功能10项,总分66分,下肢7项,总分34分,FMA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BI指数共10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2)护理风险事件: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发生脱管(包括气管脱管、胃管脱管、尿管脱管)、跌倒、坠床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两组干预前NIHSS、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分,(±s)]

表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分,(±s)]

*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 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 11.99±4.12 9.52±2.49* 47.68±5.75 55.92±7.25* 34.80±6.10 50.20±9.44*联合组(n=43) 12.18±4.16 6.35±1.55* 47.44±5.60 64.87±7.96* 35.79±7.22 78.60±11.20*t值 0.213 7.004 0.196 5.387 0.687 12.56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对比

联合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3.95%)(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对比[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语言、意识、肢体活动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基于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脑梗死后科学、有效的个体康复计划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康复进程,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但康复周期较长,康复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康复的顺利进行[6]。常规的护理干预多用于病程较短的患者,在病程较长且病情相对复杂的脑梗死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有限,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7]。

FMEA模式是一种前瞻性的分析方法,FMEA由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两部分组成。失效模式是指能够被观察到的安全隐患或者是管理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效应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失效模式对管理质量的影响程度,并提前对失效模式采取改进措施,起到降低安全隐患或不良事件的作用[8]。相关研究表示,FMEA能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RNP分值及跌倒发生率,确保脑卒中患者住院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9]。行为督导干预是一种利用社会心理学对患者进行健康行为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的督导干预来使其意识到健康行为的益处,促进生理与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长期保持健康行为,促进病情康复。

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NIHSS、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原因:FMEA模式通过前瞻性、系统性的评估流程分析患者康复期间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降低了失效模式的发生,促进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10]。同时联合行为督导干预使患者的健康意识水平得到提高,促进患者不良习惯的改变,同时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缓解,通过自我效能感提升使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和康复信心得到提高,进而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11]。

本研究中,联合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3.95%)(P<0.05)。与黄燕珠等[12]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12.24%相比显著低(P<0.05)]一致,说明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能够减少脑梗死患者护理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可能原因:FMEA模式能够发现潜在的护理风险,通过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联合行为督导使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在训练期间更加注重自身的安全保障,进而起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作用。

综上所述,FMEA模式联合行为督导干预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督导脑梗死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