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效应 共助家校合育

2022-06-29冯明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主任

冯明君

摘要: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 使人在认知过程中, 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对于班主任,心理效应不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学生家长合作沟通也起着无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应研究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 减小消极作用的影响,共助家校合育。

关键词:心理效应;家校合育;班主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需要已经不能单单依靠学校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更有必要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助学生成长。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班主任需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研究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与家长合作,减小消极心理效应的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在现实情况中,家校合育其实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许多家长不理解、不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认为“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是将学校的本职工作“甩”给家长自身。通过分析发现,家长不配合老师工作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不:“不愿、不会和不能”,主要是思想上的不愿、能力上的不会以及身不由己的不能。面对不同类型的不配合家长,班主任必须主动作为,对症下药,发挥不同心理效应作用,分类应对。

心理效应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心里现象,它反映了常见的社会规律,是指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影响人而产生的定律或者效应。心理效应是心理学原理在社会、人生中的具体的呈现形式,是人生、社会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概率性地遵循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实践证明,心理效应不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学生家长合作沟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应研究和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 减小消极作用的影响,共助家校合育。

一、  巧用心理效应,助推家校沟通

(一)首因效应——树立良好第一印象

在社会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第一次与他人见面时给自己所留下的的印象最为深刻,不易改变。“第一印象”对于人们认知他人所产生的这种心理作用,人们称之为“首因效应。”心理学专家分析首因效应,一是由于人的注意转移引起的;二是在记忆中人一开始接受的信息总是起着核心作用,对后来的信息起组织作用,未被组织的就会被忘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三是由于各人兴趣不同,兴趣能唤起人们注意,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注意集中,印象就深刻。这一心理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仅以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初次接触是不可能对人有深刻了解的,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与人第一次交往,要注意力求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第一印象的影响,在许多第一次的场合中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比如第一次开学报名、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家访等等。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体态,注意做到举止优雅、谈吐不俗,对家长表现出一副热情的态度,让家长体会到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许多家长根据与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对他(她)的为人、性格、能力等做出种种推测,由此可见,“首因效应”具有片面性、表面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抓住“首因效应”的影响,但应该减少对家长以“首因效应”来判断,真正让“首因效应”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二)单纯曝光效应——提高熟悉度

心理学家扎荣茨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人观察一份毕业纪念册,并且确保观察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中的任何一个人,看完之后,再请同一批人看一些人的照片,照片出现的频率不同,多则二十几次,少则一两次,最后让这些观察者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越高。这一个实验发现人们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接触的次数越多,就越会不自主产生好感和愉悦的心情。作为新手班主任更应该利用单纯曝光效应,提高自己在家长面前的熟悉度,让家长更配合自己的工作,增进与家长的关系。对于一些素质较高的家长,他们觉得一些教龄久的老师更有经验,因此面对刚入职的教师,这些稍显稚嫩的面孔,家长大多会秉持怀疑的态度,不愿意配合工作。面对这一类型的家长,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平时要利用好各种在家长面前“亮相”的机会,比如在班级群里亮出学生成长进步时刻,在各种“会”中展示班级风采和学生成果,争取家长的信任和认可,通过各种校园活动,记录学生的成长照片和视频,建立班级学生的图文、视频资源库,方便有需要的家长去下载。同时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真正让家长放心,通过班主任的能力让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和精神面貌都能有所提高。

(三)自己人效应——缩短距离感

所谓“自己人效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交往中),在一些方面(诸如:行为、情绪、认识等)表现得与交往对象相近或相似,使交往对象对他(她)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从而接纳他并自觉自愿地按照他(她)的意思去做[1]。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人效应”,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许多家长平时忙于个人的事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另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就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与家长和家庭无关。还有一些家长对教育缺乏正确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或者老師进行沟通。对于拥有此类问题的家长,作为班主任,既非“大人物”,又非“权威人士”,不应该摆出“好为人师”的架势且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和家长反映表扬,让家长感受到老师与他们同在,真实的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满满的责任感和带班的理念,并且要重拾家长的自信,教会家长与孩子沟通方法,教会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在这类家长中也有一部分群体需要班主任特殊对待,对于留守学生,平时生活由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照管,他们有心而无力去配合老师的工作,对于这类家长,更要利用好“自己人效应”,结合他们愿意配合工作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集中的指导,平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程序较为复杂的配合性工作化解为形象的图片和视频,以此来帮助此类家长使用网络和手机等技术来配合工作。100多年前,林肯曾经说过:“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更能捕捉到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2]可见,“自己人效应”运用到家校合作中,对于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慎用心理效应,促进家校合作

(一)超限效应——避免过犹不及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第一次批评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再出现,再次批评使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有警示的作用,但是三次之后,学生开始感到厌烦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样面对多次指责的反应放在家长身上也是如此,班主任秉着家长可以如实知道孩子的动态,并且可以一起配合教育的原则,多次向家长反映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的结局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之下,家长接受一两次反映会对老师表示感谢,但多次之后也会出现不耐烦的情绪。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3]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对于同样的错误只能批评一次,过犹不及,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换种表达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而不是停留在重复批评,让家长产生被孩子同样的错误“穷追不舍”的感觉,这就与家长的沟通产生了隔膜。因此,班主任再向家长传递一些孩子的不良表現时,应该掌握一个“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会达不到效果,这是班主任应该思考且把握好的。

(二)南风效应——防止教条化

“南风效应”出自作家的拉封丹一篇寓言,内容大概是南风和北风都想让行人脱掉衣服,北风的凛冽刺骨让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紧,而南风的徐徐吹拂则让行人感觉温暖而为此脱掉了衣物。它们有相同的目的,但是由于采用的方式不同,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感人心者莫乎情,温暖胜于严寒,感化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这对于班主任来说,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因地因人制宜,防止教条化。在网络时代,很多教师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以便和家长实时沟通,这是典型的集体沟通方式,相比个别沟通,集体沟通蕴含的学问更大。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同学背诵《岳阳楼记》中的一个段落,大部分同学已经背诵下来,于是这位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内容如下:今天语文课要求背诵《岳阳楼记》第二段,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整熟练背诵下来,有几位同学态度不认真,没有背诵出来,特批评如下:李XX、张XX、王XX,希望个别家长注意,提醒孩子抓紧背诵!!!这则消息发出后好久没有回应,之后陆陆续续来自几个被点名批评学生的家长“收到”结束。而另一个班级的老师,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表扬,而不是公开批评孩子不努力,因此她不仅得到家长积极回应,也使得几位收到表扬的同学在日后表现得更加努力主动。她的通知内容如下:各位家长好,今日语文课要求背诵《岳阳楼记》第二段。目前,赵XX、钱XX、孙XX、李XX已经成功背诵下来,特此表扬。尚未完成背诵的同学还请各位家长督促,在周末时间加强背诵记忆。语文重在积累,请各位家长重视。谢谢各位,祝周末愉快!果不其然,那些被表扬的学生家长高兴地在群里回复了,而那些未被表扬的学生家长则默默督促自己孩子抓紧背诵。对那些努力的学生,这种方式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而对那些不够努力的学生,这种方式也达到了“虽无批评,胜似批评”的效果。曾国藩曾说过:“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对犯错的人来说,被当众批评带来的激励作用甚小,所造成的伤害却很大,学生的心里会受到伤害。事实证明,同样一件事情,班主任在家长群发布一则通知,采用的语言表达、态度语气不同,就会收到不同家长的反映,可见,教师在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投入一定真诚,用温暖感化人心,真正做到与家长携手合作,实现教育目标,防止“南风效应”的教条化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于班主任而言,要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家长的态度,积极取得家长的信任,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基础,持续的沟通和维护是关键。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说:“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名优异的心理学家。”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与家长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相关领域知识,通过仔细琢磨各种心理效应的得与失,注重与学生家长“心理需要”的相互印照,从而使教育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桂亮.教育管理心理艺术——心理效应及管理应用趣谈[M].济南出版社,2000.5.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4.

[3]杨学强.让教育更轻松———父母必知的66个心理效应[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7.

[4]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4.

[5]吴永连.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失误与心理效应[J].班 主任,2005.11.

[6]陈杰.班主任工作应关注“心理效应”[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11.

[7]朱一雯.“心理效应”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3.

[8]耿结红.家校合作中心理效应对教师的启示[J]黑河教育,2008.6.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从心理效应谈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