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式习作教学——小学生作文教学研究

2022-06-28陈明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3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陈明明

【摘要】在传统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作文产生畏惧,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奇。本文以情境式习作教学为核心,以人为本,构建小学习作教学的新模式,改进情境式习作教法,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式;习作教学

情境式习作教学是教师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为学生选取或创设特定的情境,形成习作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情境式习作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符合小学写作教学理念。下面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小学情境式习作教学研究。

一、创设情境,乐于表达

传统的习作课堂重写法指导,重范文引路,忽视体验。学生面对这样的习作课堂,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参与积极性不高。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比如,《奇思妙想》课堂上,创设参加全国科技大赛的情境,以邀请函形式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通过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介绍自己想发明的物品的奇特样子和功能,吸引组委会的青睐,以赢得比赛。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习作课堂。又比如,《写信》教学上,教师播放转学生视频,一上课就创设转学生期盼收到我们的来信这一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书信的作用,让学生亲近书信,激发其写作欲望。在巩固书信格式的环节,巧妙地创设情境:帮助叔叔完成写给小杰的回信,把书信格式修改正确。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写信的格式。在内容设计环节上,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回忆生活,给转学生写信。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完成习作任务,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和感受通过。情境式习作教学,学生解决了无从下笔的难题。

二、创设情境,学会观察

传统习作教学,尽管教师对技法写法侃侃而谈,学生依然一脸茫然,还是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因为写作时没有思路,可以运用的素材太少。教师的体验和感受是不能代替学生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素材。写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前,进行采风,教师可以带学生闻闻校园里花草的清香,带着学生走进公园。写物《我的植物朋友》,可以让学生把喜欢的植物带回教室,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观察植物。写人《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创设情境——抓住外貌特点,交友猜名,使观察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如观察班上运动健将跳绳,学习有序观察:跳绳准备前、跳绳过程和跳绳结束,运动健将的动作和神态等。写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课堂上,学生一边动手做实验一边观察。在一次次的情境式习作课堂上,通过观察方法的指导,为学生拨开云雾,扫清学习的障碍。观察的练习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由易到难,易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创设情境,鼓励个性化表达

雷同、贫乏、空洞的习作是通病。学生描写的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普遍是大众化的脸谱: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学生笔下的动物朋友就连生活习性都是一样的:肚子饿了好像在说:“主人,给我点儿吃的吧!”我把食物给它吃完后,它好像对我表示感谢。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是多胞胎兄弟,又像是工厂用模板生产制作出来的零件,毫无新意。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材、表达、构思的创新。在情境式习作教学下,学生的习作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天地,开辟了学生习作的春天。教师让学生把动物或者图片带到课堂观其行:抓外形特点;知其性,述其趣: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动物之间的趣事。我们发现,学生笔下不同动物的吃相不一样,如,鸭子十分贪吃:每当我将饭团和饲料拌在一起放在地上时,你不用叫它们,它们便排起了队伍,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军人向我走来。一看到美食就“嘎嘎”大叫,好像在感谢我,然后就大嘴巴一张,眨眼间饭碗中就空空如也了。它们吃饱在院中散步,边走边叫,好像在说“吃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猫吃饭时的确很乖:当帮它添饭时,它会乖巧地坐在饭椅,开始吃饭时会一口慢慢有滋有味地品尝,有时它吃得正香时还会用自己的后脚在头上抓痒或用舌头帮自己梳理毛发。即使都是介绍同一种动物朋友“狗吃东西”,表达也很有个性、创意。有的学生笔下的狗吃相可爱:迅速地喝两口水润润喉咙,便将整个脸伸进碗里狼吞虎咽地吃;它还不时抬头看看我,嘴上沾了一些狗粮,我轻轻帮它弄干净;它有时把狗粮推给我,想和我分享。有的学生笔下的狗吃相威严:我的狗在中午十二点就会准时跑进客厅,用它那毛,蹭我的腿,想要引起我的注意。如果我不理会它,它就会低声吼叫來引起我的注意;如果我还是不理不睬,它会径直跳上餐桌上,迅速叼走一块肉。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个性化表达提供了“温床”。

四、创设情境,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情。创设情境,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例如,《记一次游戏》课堂上,教师带领着学生在教室里、操场上玩游戏,体验玩游戏的快乐。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利用图片、视频回顾游戏过程,将游戏过程写清楚,交流游戏体验和心情。游戏前出示游戏规则,指明学生上台参加游戏,其余学生观察游戏者的动作,说说游戏过程,采访游戏者印象最深刻的瞬间和当时的心情。当时,在课堂上玩了名叫“逗笑木头人”的游戏。班上选出五位学生当“木头人”,在逗笑者上场前摆出最有趣的动作;当逗笑者上场后,在规定时间内逗笑了“木头人”,“木头人”将会输掉比赛。游戏结束还会评选出最搞笑的“木头人”。“木头人”为了赢得比赛,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姿势,既要忍住笑又不能动,当时的心情很紧张。尤其是逗笑者来到面前时,特别紧张。当自己赢得比赛胜利时,特别兴奋自豪。学生不仅把游戏过程写清楚了,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

五、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是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奇思妙想。想象单元习作课堂上,利用看动画片、分角色表演、创设情境续写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我和     过一天》中,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热点,和龙王过一天,解决了龙宫被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垃圾分类,提醒人们要爱护环境;有的学生联系时事,怀着美好的愿望,和马良过一天,那支神奇的笔把抗疫救灾物资送到全世界,还画出了神奇的消毒器,把病毒都消除了;有的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和孙悟空过一天,孙悟空看到了飞机,感受到了人类科技的力量,孙悟空利用筋斗云,帮助自己赢得了运动会的胜利;有的学生和织女过一天,乞求王母娘娘开恩让织女和牛郎团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的学生在想象中和女娲一起炼石补天、和后羿射日……感受神话故事人物的美好品质,感受想象的神奇。想象作文在情境教学下,并不是漫无边际地想,而是合情合理地想,想象习作同样是扬真善美,去丑恶脏。

总之,情境式习作教学符合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特点,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观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别出心裁的习作。学生喜欢情境式习作教学,在这样的习作教学上,学生将不断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本文系湛江市赤坎区中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情境式习作教学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ZJCKYB01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42-43.

[2]胡艳.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思考[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11).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