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2-06-28曾爱玲
曾爱玲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这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笔者尝试将注重能力培养的思维导图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习得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阅读能力;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具备独立读懂文章的能力。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讲授式”的方法将自己从课文理解的知识和感悟灌输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没有个性化的理解。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粤北山区的一所县城小学,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乐观。作为一名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笔者深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了思维导图,这表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预示着语文教学今后将关注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借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盘知识要点的工作。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开文本阅读之“难”。
一、活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清除新知识带来的陌生感,也能通过预习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这样,在新课学习上,学生才不会措手不及,从而有针对性地听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做好课前预习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对提高预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和结构,还能为学生呈现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有效地避免了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麻雀》之前,笔者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且借助思维导图将猎狗、小麻雀、老麻雀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再如,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前,笔者也布置了预习作业:尝试找出小兴安岭四季的景物,每个季节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这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整理信息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随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持续运用,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逐步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巧绘思维导图,解文本阅读之“难”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知识主题为核心,以图式展现知识框架的工具。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他们一般只会用体验式的方法学习,想象课文的内容。如果小学生要绘制思维导图,就要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并且对关键词进行整合和分类。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乡下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画面感,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笔者将留白的思维导图绘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来学习课文。笔者以课后习题“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感受画面。接著引导学生给课文配画,抓住景物特征尝试给每幅画取名字,再把每幅画的名字填写在留白的思维导图中。填充完思维导图,整篇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晰了,这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看似简单的写写、画画,其实是学生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成果,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策略。
三、借用思维导图,复盘知识要点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和学习,它还可以把知识有效地整理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课后巩固知识要点。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进行单篇文章的整理复习,也可以是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复盘巩固。思维导图是学生巩固知识、内化能力的重要记忆工具。比如,学习完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猫》后,笔者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复习巩固知识点。就字词这一版块,学生将多音字、易错字、四字词语分类整理,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字词知识的内化过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篇文章每一处描写都抒发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第一部分围绕着猫的性格古怪写了三层意思: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响;既胆小又勇猛。为了更好地巩固这部分内容,笔者引导学生借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巩固,让学生一边获取关键信息,一边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关键信息的整合,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笔下的猫性格多面性和古怪。同时,也再一次领略老舍先生的生动传神、亲切有味的语言。这样的复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小学阶段,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运用到文本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地阅读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突破文章重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运用到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中,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华.思维导图,搭起语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桥梁[J].小学语文教师,2020.
[2]张晓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科学,2020.
责任编辑 梁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