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获益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2-06-27李凌云王盼盼焦佳伟刘腊梅张振香张春慧马蕊王鹏
李凌云,王盼盼,焦佳伟,刘腊梅,张振香,张春慧,马蕊,王鹏,3
(1.郑州大学 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3.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不断加重,当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而机构养老逐渐成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首要选择[1-2]。相比于自理老人,失能老人身心状况更加脆弱,依赖性更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殊化趋势[1,3],增加了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照顾难度。既往研究[4-5]发现,护理员多因职业获得感不足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加大其离职倾向,致使人员流动加剧。有研究[6]发现,获益体验能使护理人员增进工作投入、减轻职业倦怠、降低离职意愿。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失能老人照顾获益体验的报道。鉴于失能老人逐年增加的数量和我国日益沉重的养老压力[1],有必要对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的获益体验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的获益体验,为充分调动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工作疲溃提供指导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河南省郑州市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照顾失能老人的护理员14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小学及以上学历;(3)照顾失能老人半年以上;(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外来进修、学习、非正式照顾人员;(2)近2个月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影响情绪状态者。本研究样本量的确定以资料饱和为原则。本研究已经过郑州大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ZZUIRB2020-67),并在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处注册(试验编号:chictr210004284)。为保护受访者隐私,依次以N1~N14为每位访谈对象进行编码。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护理员一般资料(N=14)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由研究者制定访谈提纲初稿。经过预访谈3名护理员后再次咨询了3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质性研究护理专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最终拟定正式访谈提纲:(1)您为什么选择从事护理员工作?如何看待您的工作?(2)您在照顾失能老人的工作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积极体验?(3)您觉得目前的工作对您有哪些益处或帮助?(4)您认为从事这份工作对您自身有哪些影响?
采用面对面半结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以受访者方便为原则,双方约定会谈的时间、地点。访谈开始前,研究者详细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内容,并承诺访谈资料严格保密,被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认真倾听,适时追问,详细记录每位受访对象在访谈过程中出现的语气、表情、情绪变化,访谈时间45~60 min,访谈全程录音。
1.2.2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由访谈者在24 h内将录音资料逐句转录成文字。转录过程中,不得随意删除或变动原始的内容和风格。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7]分析资料。由2名研究者对访谈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分析和讨论,最终形成主题。若两名研究者对提取的主题存在异议,则咨询质性研究护理专家,进一步分析确定。
2 结果
2.1 主题1:物质获益 物质获益主要体现在护理员的工作报酬上。护理员表示,从事失能老人的照顾工作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N10:“我在家不上班十多年了,也想出来锻炼锻炼,而且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说实话,这份工资在我们这里算不错的了。” N11:“照顾失能老人比自理老人工资高一些,而且做的好,老人喜欢的话还会有奖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荣誉。”
2.2 主题2:能力获益 能力获益主要指知识、技能的习得。多数护理员表示,在平常工作中耳濡目染、点滴积累,学到了不少老年照护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未来父母的照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如N4:“可以学到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当出现一些疾病征兆时,我们可以提前发现、提前预防、提前治疗,对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帮助。”N10:“像一些慢性病知识,比如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这我都知道,我就会督促家人饮食清淡,吃点杂粮,来改善自己的健康。”
2.3 主题3:情感获益 情感获益主要是指护理员在与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护理员将爱护和关心传递给失能老人,失能老人也会将温暖回馈给护理员,二者在积极地情感交流中产生了深厚的亲情。N8:“跟他们(失能老人)在一起很温暖,本来我没有妈妈(哽咽)……跟他们相处的时候就有那种温馨的感觉(妈妈的感觉)。” N5:“王阿姨脾气很急躁,但我对她好,她对我说话就像对家人一样,我心里就有那种家人间的亲近感。她喜欢吃馒头,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我都想……都想先给她拿个馒头(哽咽)。”另外,失能老人对护理员的情感回馈不仅给予了护理员家人般的温暖,更促使护理员感受到了付出的喜悦和价值。如N3:“有个老人,子女想带她回老家,走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哭,不愿意走,她想了俺好长时间,最后又回来了,我就觉得(以前)对老人的付出是值了。”
2.4 主题4:精神获益 精神获益主要指护理失能老人的工作经历在护理员内心得到升华,从而使护理员产生一种精神喜悦,如失能老人抢救工作的成功促使护理员产生了成就感和自豪感。N2说:“之前有一位昏迷不醒的阿姨,在我们精心照顾下恢复了,她的子女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里面有我的名字。我非常自豪,锦旗虽然不值钱,但说明家属是认可我的。这件事儿对我来说比较有成就感。” N11:“很多老人发生噎食都是我们从死神那里把他拉回来,我们感到真的骄傲。”另外,护理员也从失能老人日常的照顾工作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N8:“我孩子上大学了,我现在有这个空余时间做自己的一份事业,我们这个年龄不能说待在家里等着养老,肯定得找件事做,实现自己(价值)。而且这个工作是有社会需求的,肯定是有价值的。”N9:“我也没觉得给他们擦屎、擦尿丢人,这些老人都是对我们国家做过贡献的人,有的是军人,有的是教授,我觉得能照顾他们很光荣。”另外,护理员在照顾失能老人时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因此把这份工作当成对自己未来的一份投资,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如N10:“人家觉得做这份工作不好,但我不觉得的,看到现在的老人就等于看到自己的将来,对待他们就是为自己以后铺一条路吧。”
2.5 主题5:成长获益 护理员表示,通过与失能老人的相处,自己变得更有耐心,与家人关系也更加亲密,心性和人生态度都得到了拔高和转变。如N6:“我的收获就是耐心。有的老人脾气不好,有的老人迷糊,跟他们沟通得平心静气慢慢说,越急越沟通不了。时间长了,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有耐心了,脾气也平和了。”N14:“增加了我和家人的感情。跟长者在一起时间长了,变得更有耐心了,我回到家也和公公婆婆感情更亲密了,这种感觉是无法言表的。”另外,失能老人的照顾工作也使护理员看到了人间百态,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心胸,从而锻炼出更乐观的内心,感悟出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如N2:“刚开始我孩子不想让我干,怕我累,但后来看我干得高兴,也就同意了。在这里能跟老人、同事说说话,心胸打开了,整个人都更乐观了。”N7:“这些老人都很可怜,所以说还是健康最重要,老了不给孩子添麻烦。现在也不说挣钱多少,照顾好自己身体,每天高高兴兴的,就图个开心。” N1:“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都会衰老,透过养老这一块,(我)也养成了积极阳光的心态,积极阳光地过好每一天。”
3 讨论
3.1 物质获益是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获益体验的基础 本研究发现,物质获益是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获益体验的基础。既往研究[8]发现,我国养老护理员从业者多为有就业需求的下岗工人和家庭妇女,尤其以农村妇女居多。依据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失能老人的照顾工作不仅解决了其就业需求,扩大了其收入来源,而且改善了其基本生活条件,因此是其最基本的获益体验[9]。照顾失能老人的工资水平高于照顾自理老人及其他同类工作的工资水平,并且工作环境适宜,收入较为稳定[10]。有研究[11]发现,合理的工资待遇、奖励制度、福利基础和晋升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员产生留任意愿[12-13]。这提示养老机构管理者可以适当提高护理员工资和福利待遇,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制定统一的待遇标准。这样不仅为护理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更有利于护理员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8]。
3.2 能力获益和情感获益是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投入的正性回馈 本研究发现,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的能力获益体验主要体现在对老年疾病照顾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上。各种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通过机构管理者的培训以及医护人员的熏陶,护理员学习失能老人照顾工作的相关要点,填补了其医疗知识的空白,使其有能力指导和改善家人及亲朋的健康,不仅为以后父母的照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赢得了亲朋好友的尊重和认可[14]。张田岳等[15]研究也提到了照顾经验积累这一点。
另外,与其他研究[12,16]结果一致,失能老人由于远离子女,在护理员长期的照顾和陪伴中,逐渐对其产生依赖心理;而护理员也在日常的关怀和爱护中将自己对父母的情感投射于失能老人,二者因此产生家庭意义上的情感联系。既往研究[17]发现,专业技能的获得以及与失能老人的亲密互动是获益体验产生的重要来源,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流程,提高照顾质量[10,18]。因此,养老机构管理者可加大对护理员的教育培训,给予充分的知识回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留职意愿,促进养老护理队伍的良性发展[19]。
3.3 精神获益和成长获益是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价值感的良性提升 与既往研究[20]结果一致,本研究显示,当护理员努力通过自身技能和关爱使失能老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时,他们会发自内心的产生欣慰感和自豪感。尽管失能老人的照顾工作比较辛苦,但护理员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份事业,是对社会的回报和贡献。这种职业价值感的挖掘促进了其获益体验的产生[17]。同时,护理员还将对失能老人的照顾当做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这种对自身职业的正向感知可能是一种基于因果承付的福报积累,或一种基于仁慈的代际帮助[12]。
除此之外,照顾失能老人的工作经历还促进了护理员人格和价值观的转变,护理员因此变得更加积极乐观、豁达开朗。这种精神层面的蜕变和成长是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获益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7]。这提示养老机构管理者可以落脚于护理员的精神获益和成长获益,通过文化宣传等活动,激发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护理员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护理员的精神品格进行潜移默化的塑造,从而调动护理员的服务积极性,巩固养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13]。
4 小结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14名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深度访谈,提炼出物质获益、能力获益、情感获益、精神获益、成长获益5个主题。物质获益是获益体验的基础,能力获益为自己和家人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情感获益满足了护理员爱与归属的需求,精神获益和成长获益是护理员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心灵成长的阶梯。养老机构管理者可采取措施,增强护理员照顾失能老人的获益体验,引导护理员产生正向职业感知,从而降低行业流动性,维持养老护理队伍稳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