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居家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2-06-27孙敏赵琦曹建琴

军事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质性类别居家

孙敏,赵琦,曹建琴

(哈尔滨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1)

截至2018年底,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有4400万人,约占老年人的5.7%[1],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常需他人或器械协助[2]。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多数为子女、配偶和不收取酬劳的家庭照顾者[3]居家照顾。但该类照护者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欠缺而导致照顾质量低,因此失能老人的病情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其生活质量值得关注[4]。另外,长时间复杂的照顾工作又给家庭照顾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压力[5]。目前,该领域质性研究较多,且观点繁杂,缺乏证据整合与汇总,故本研究应用Meta整合对相关质性研究分析,旨在为更好地开展居家照顾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Embase、知网、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居家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检索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英文检索词:aged、elderly、disabled person、person、disabled、Handicapped、parent*、father*、mother*、relative*、spouse*、home、caregive*、nursing、qualitative study等;中文检索词:失能、老年人、老人、照顾、照护、体验、居家、质性研究等。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失能老人;(2)感兴趣的现象包括失能老人家属在照顾过程中的经历、体验和感受等;(3)情境为失能老人在家庭中由家庭照顾者照顾;(4)研究类型为质性研究。排除标准:(1)非中、英文文献;(2)重复发表或数据不全;(3)无法获取全文;(4)量性研究。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筛选、提取资料后交叉核对,先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无关文献,阅读全文最终纳入文献,遇到分歧时经双方协商或由第三方裁决。提取内容:作者、发表年份、地区、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结果。

1.4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2名研究者以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6],对文献进行独立评价。评价内容10项,每项均以“是”“否”“不清楚”和“不适用”来评价。A级为满足全部标准,偏倚可能性最小;B级为满足部分标准,偏倚可能性为中度;C级为完全不满足标准,偏倚可能性最高。最终纳入A、B级文献,剔除C级。

1.5 文献分析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法整合文献结果,对所收集结果的含义整理和总结。研究者反复阅读、分析和阐释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组合相似结果,形成新类属,再将新类属归纳为整合结果。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获1495篇,最终纳入13篇。其中,10篇中文、3篇英文;5个现象学研究、1个扎根理论,7个描述性质性研究。筛选过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等级均为B级,所有研究均未从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角度说明研究者自身的状况、未阐述研究者与研究的相互影响。8项研究[7-10,12,16,18,19]未阐述研究的哲学基础,3项研究[9,16,19]未说明是否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续表1

2.3 Meta整合结果 共提炼36个结果,经归纳组合后形成8个类别,最终合成3个整合结果,见图2。

图2 纳入文献结果的整合图

2.3.1 整合结果1:长期照顾工作使家庭照顾者遭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压力 照顾者担任自我完善、抚养子女、照顾父母或配偶等责任,疲于应对各种角色,对个人、家庭带来不同影响,长期照顾工作易使之产生负性情绪体验。

2.3.1.1 类别1:照顾者照顾压力大 照顾者放弃工作投身到照顾中使经济压力增大(有人请我出去做事情我都去不了,钱真的不够用[12]);繁重的照顾工作使得配偶照护者健康状况受损或加重(我之前颈椎不好,身体比从前更差了[17])。

2.3.1.2 类别2:照顾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长期照顾工作阻碍个人工作及发展(为照顾老爷子,我工作辞了,也不能干啥长久工作[15]);休闲娱乐受限(以前去跳广场舞,现在不去了[7]);自由受限(自从我爸病了后就哪儿也去不了了,跟坐牢似的[12]);朋友关系疏远(以前一起玩儿的朋友也都疏远了[12]);子女照顾者重心由自己家庭转向照顾工作,家庭关系受影响(天天去娘家,老公就经常发脾气[12])。

2.3.1.3 类别3:负性情绪体验 早期照顾者常感到迷茫(我没准备好照顾病人[19])、难以接受;长期照顾使照顾者感到疲惫、无助(没人理解我,什么都要靠我自己[14])、担忧(有次她在厕所里摔倒了,我叫她也不出声,我吓坏了[12])及对未来不确定感(我怕以后照顾不好她,放到养老院又怕别人说闲话[13])。

2.3.2 整合结果2:家庭照顾者渴望得到家庭内部或外部支持 照顾者自身照顾能力有限,渴望得到支持以分担或缓解压力,包括信息类、他人及社会支持。

2.3.2.1 类别4:对专业知识、技能及信息渠道的需求 照顾者多欠缺专业知识或技能(他脚肿有段时间了,每次我都给他买那个风油精擦[7]),他们渴望获得帮助(她老有痰,有人能好好教教我拍背就好了[10])和信息渠道(能有个电话咨询什么的就好了,或发点科普小册子[10])。

2.3.2.2 类别5:对他人支持的需求 照顾压力使照顾者渴望得到外界帮助,包括亲人(我没有得到家人的任何支持[19])、邻居或朋友(有一次老头子跌倒了在楼梯口,是街坊抬他回来的[13])、雇佣人员(整个院里八九十来岁的人家都是找的保姆[17])。

2.3.2.3 类别6:对社会支持的需求 照顾者认为居住社区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包括缺乏康复设备及紧急救援设施(很难见到能够协助老人活动和相应的康复设施[17])、不能上门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社区应提供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等服务[18])、相同境况的人群缺乏交流平台(社区能开展我们这样照顾者的交流聚会就好了[10])、渴望医生“入户”治疗(她不舒服的时候真想有个医师上门给她看病[7])。同时,希望得到社会政策、福利支持(国家最好能够拿出一部分钱来给这些老年人[18])。

2.3.3 整合结果3:家庭照顾者秉持的信念与获取的正性体验 紧密的感情使照顾者多秉承着照顾信念,在照顾过程中产生了正性情绪。

2.3.3.1 类别7:正性情绪体验 一方面,照顾者照顾时常感到自我价值提升(居委会评了我一个‘孝星’,说我把老妈照顾得很好,挺自豪的[12])、增加了人生阅历(这件事会增加一些人生经验[11])。另一方面,升华家庭感情(他会跟我说这些年多亏了我,想着心里还挺感动的[15])。

2.3.3.2 类别8:秉持的信念 面对照顾压力大、照顾任务繁重等困难,照顾者秉持着“孝道”(伺候老娘天经地义的事儿[18])、夫妻情感(年轻那会都是她照顾我,现在我照顾她也是应该的[18])、传统规定的义务(搬走不理她,街坊会说我无情,自己家婆都不管[12])和无私回报(我早把干妈当亲妈一样看待和照顾)的信念和情愫坚持照顾工作。

3 讨论

3.1 完善全方位支持系统,满足照顾者需求 社会化照顾不能满足家庭需求,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降低照顾者的压力负荷[20],显著分担照顾压力。社区作为主要生活场所,需修缮基础建设、增建紧急救援设备,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协助老人解决生活技能性问题。社区、医疗和护理机构合作,提供全方位和持续护理意义重大[21]。因此,社区、医院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社区医院负责监督和基础诊治,上级医院承担主要诊治工作,避免延迟就医,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同时,应呼吁当地居民和社会成员的参与,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将当地志愿者等非正式服务系统化[22],进而减轻家庭照顾者的压力。

3.2 重视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家庭照顾者以配偶为主,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欠缺等影响照顾能力,进而影响照顾质量[23]。有研究[24]表明,专业照顾知识培训后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显著提高。沈英等[25]采用集体面授培训+微信课堂+研讨总结等专项培训后显著提高了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因此,医院和社区可通过提供纸质及视频学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医护人员面对面指导等形式分享自身经验,从而纠正照顾者错误的认知和方式,提高照顾者的照顾知识和技能水平,缓解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3.3 疏解负性情绪体验,鼓励正性情绪体验 照顾压力使负性情绪为家庭照顾者的主要照顾体验。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情感支持及疏导负面情绪的途径,能够缓解照顾者的压力[26]。社区可通过增设心理服务咨询站等对有需求的照顾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照顾压力。同时组织开展交流会,相同经历者面对面分享经验来获取心理支持。照顾者通过亲情纽带与失能老人紧密联系,照护过程也不乏自豪感、成就感,对照顾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照顾者颁发“照护小能手”等奖状,使其发挥“榜样”作用,渲染积极照护气氛,促进正性情绪发挥最大化作用。

4 小结

本研究应用质性研究Meta整合法,深入探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体验,结果主要阐述了家庭照顾者从初期的迷茫、无措,经过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调适,最终逐渐适应照顾的过程。本研究结果反映了国内外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现状,但纳入文献以中文为主。后期研究中,可借鉴国外优秀经验。此外,应通过完善家庭-社区-医院社会支持体系,关注照顾者的心理问题,分担失能老人照护者的压力,以提高居家照护质量。

猜你喜欢

质性类别居家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一起去图书馆吧
简析基于概率预测的网络数学模型建构
“旅游理论建构与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