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2022-06-27黄曲波林丽霞李赛兰

循证护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护士标准化

作为护理核心制度中的重要项目,床边交接班制度是保证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心脏外科ICU的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管路众多,只有护理交接班的连续性及质量得到保证,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更好地确保病人的安全。因此,能否规范有效的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以及科室的护理质量

。任国琴等

也指出,护理交班时缺乏严格的沟通,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隐患。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的沟通方式,指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首字母的缩写,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沟通手段,可有效减少双方沟通不良引发的危险因素,现今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国内少有心脏外科ICU病人交接班质量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针对我科心脏疾病病人的特点,在科室床边交接班中,采用SBAR改良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确立相适应,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⑮相关资料引自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9月18日。。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制度和法规建设,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封锁和垄断,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脏外科ICU 2020年1月—2020年7月住院的110例危重症病人的交接班为对照组,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5例,瓣膜病60例,主动脉夹层15例,冠心病20例;男68例,女42例,年龄(42.53±4.16)岁。另选取我院心脏外科ICU 2020年9月—2021年3月住院的110例危重症病人的交接班为观察组,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4例,瓣膜病56例,主动脉夹层17例,冠心病23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41.26±5.21)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参加该研究的护士是心脏外科ICU具有2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96名护理人员,其中本科(含专升本)56人,专科40人。所选取对照组和观察组参与交接班评估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交接班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主要以口头和书面交接为主,包括:①基本信息及病情介绍(包括既往史、过敏史等);②病人用药及皮肤情况;③仪器使用及管道情况等。

成立科室研究小组,包括科主任在内的高级职称医务人员4名,中级职称的医师5名、主管护师8名,回顾2019年6月—12月心脏外科ICU发生交接班问题、不良事件等进行细致深入讨论与分析,列出影响及导致交接班问题及质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标准化交接流程缺乏、缺少标准化交接班表格、口头交接内容过多等。

观察组实施SBAR改良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后交接班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0.001),见表1。

本文所指的不良事件是指由于交接班错误所导致的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

1.2.2 观察组

1.2.2.2 制定对策

根据敏感指标查检表内容进行评价,交班时对照查检表顺序S-B-A-R进行交接,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S-B-A-R的每部分包含数个子项目供检查者勾选、记录。交接完成后观摩学习的护理人员指出不足与缺漏,最后再让接班者对病人进行1次全面的评估。每次护士长、总带教及组长均应参与床头交接班,并且根据交班情况,予以总结指导。

依据本研究的建设要求与具体功能需求,旱情遥感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图像预处理、地表参数反演、干旱监测指数计算、模型参数率定、区域旱情综合分析、旱情专题图与报告制作及业务化生产等功能,系统开发技术路线如下:

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化机构指定相关技术委员会制定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SNI),SNI是唯一的、可用于印度尼西亚的标准。为了保护印度尼西亚各方的利益,SNI必须进行认证,在取得SNI标志或认证资格后才能正式使用。

1.2.2.3 SBAR改良标准化床边交接班的培训

由护士长作为总负责人,总带教及各位组长负责落实、监督。培训内容包括:SBAR交接班模式的基础知识、该模式在国内外医护交接班沟通中应用优势及现况,重点要求掌握改良SBAR模式交接表的相关内容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培训方式:PPT展示、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微信、钉钉)、床边交接班案例分析和情景教学等,并实时反馈,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参与研究的护士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技巧。

再以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例,材料共三句话,最后一句其实提供了四种立意方向:“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车来车往,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车来车往,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这四句话基本涵盖了有关“车”的各种立意,考生很难逃脱也无须逃脱这四种立意。于是,有老师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几乎没有给考生留下立意空间。其实不然,这四句话只是提示了立意方向和思考角度,并不等于立意本身。换言之,它提示考生可以从“时代”、“情感”、“观念”、“哲理”等角度中具体选择一个,进行具有个人特色的详细阐释,而至于选择哪一个角度或确定什么立意,考生仍有很大的自主权。

1.3 评价指标

1.3.3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由护士长、总带教及组长负责跟踪检查和记录,观察组采用改良SBAR标准化交接班敏感指标查检表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交接班护士对该表格的掌握程度及落实情况。每天午班(08:00~16:00)抽查3名护理人员的床边交接班情况,每周抽查次数为21次,6个月共计24周504次,每次缺一项扣0.5分,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下为不合格,内容主要包括改良SBAR护理交接单的全部内容及查检表的其他项目。对照组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

1.3.2 护士交接班的缺陷率

设计SBAR护理交接班的内容、顺序、查检表。组织科研小组成员先查阅相关文献

,再结合科室的临床经验,在传统交接班方式的基础上,基于SBAR设计心脏外科ICU特有护理交接班内容初稿,再经心脏外科专家讨论后修订成稿,最终形成一个规范的SBAR交接班材料库,材料具体内容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实时进行更新、补充。通过20名护士进行预实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可以使用。

定子中产生的励磁磁场与转子凸极相互作用形成DSEM电机切向分量的电磁力,试图将转子定位在某个特定位置的转矩,称之为齿槽转矩,或定位力矩。图7为电机励磁绕组产生的定位力矩与转子位置之间的关系,横轴对应的是机械角度,与图3和图4中的电角度相差转子极数的倍数。从图7可以看出,齿槽转矩以180°为原点对称,齿槽转矩的平衡点遵循磁力线经过的磁路最短的原则,分别是57°,114°,180°,243°,306°,而峰值点是磁力线经过的磁路最长的点,分别是15°,105°,135°,225°,255°,348°。

1.3.1 交接班质量

1.2.2.1 确定传统交接班问题的根本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实施前后交接班质量评分比较

使用SBAR改良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模式。

2.2 两组交接班缺陷率比较

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实施前后交接班内容的缺陷率的比较,观察组的交接班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1),见表2。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11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维持血液透析时间>6个月;②定期完成血液净化并完成血液透析治疗;③意识清醒,可配合完成试验;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病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4岁~71岁(48.9岁±10.8岁)。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22岁~70岁(51.1岁±11.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例(1.82%),对照组9例(8.18%),两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69,

<0.05)。

3 讨论

3.1 运用SBAR改良标准化交接班模式专科特点鲜明,有利于护士掌握重症病人的病情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医务人员对病人病情的全面整体化掌握,不仅来源于对疾病的检查及评估,也依赖于平时工作中能有高质量及规范系统化的交接班

。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关的技能操作均有明确的流程和操作规范,而每天多次执行的床边交接班,虽有严格的制度,却少有明确工作流程和指引,很大程度上受护士个人工作经验和自身素质的影响,交接班质量也是千差万别。本研究显示,在护理交接班中,运用改良SBAR 标准化的交接班模式,不仅可加强护士对病人相关疾病信息及病情的熟悉,还有助于护士对病人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包括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特殊阳性指针、后续护理重点、各项量表评估等。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合格率由干预前的84.9%上升至97.1%。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专利许可政策演进考察............................................................................................杨正宇 03.88

3.2 运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可以降低重症病人交接班内容的缺陷率

交接班制度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高效、连续、安全运转的护理核心制度之一

,若ICU内交接班出现遗漏或缺陷,不但会影响重症病人的治疗、引发护理不良事件、延长病人住院天数,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传统交接班,常凭借护士的经验和记忆进行,且交接班时易受交接内容繁杂、仪器报警、医生查房等影响而被打断,常常出现交接不清或错漏交接等现象。特别低年资护士在交接班时,因对交接班流程的不熟练、对交接内容缺乏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更易导致交接班缺陷的发生。观察组采用改良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进行床头交接班,对交班的程序、内容以及流程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交班者在充分掌握病人病情的情况下,按交班表单的项目顺序进行交接,使交接班内容清晰、更有条理、重点突出。

3.3 改良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对照组中床边交接班多采用口头交接的方法,而口头表述通常比较随意,易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进而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8.18%。所以,应用SBAR标准化交班模式,使用相关查检表进行规范交接班,可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小结

护理交接班是ICU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指一个护理人员向即将负责相同病人的另一个护理人员进行病人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护士交接班过程中易发生沟通障碍,而沟通障碍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和风险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由于心脏外科ICU病人的疾病特点,如何完成科学、有质量交接班成了护理工作者共同探索的问题。改良SBAR护理交接班模式在优化心脏外科ICU护士交接班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1] 陈影霞,赵莺柳,赵翠兰.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88-89.

[2] 任国琴,俞萍,易利华.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ICU护士交接班索引卡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5015-5017.

[3] 杨丽娟,徐兵,邢彩英,等.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在新生儿监护室交接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7):2098-2101.

[4] MARTIN H A,CIURZYNSKI S M.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and recommendation-guided huddles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15,41(6):484-488.

[5] 李艳,刘美丽,朱丽辉,等.改良版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在小儿神经内科转科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20,27(10):23-27.

[7] 李娟,高红梅.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30):3034-3035.

[8] 朱清文,杨源,廖芹,等.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2):1532-1534.

[9] 宋秀婵,黄萍英,徐红,等.运用SBAR沟通模式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13-415.

[10] O′CONNELL B,MACDONALD K,KELLY C.Nursing handover:it′s time for a change[J].Contemporary Nurse,2008,30(1):2-11.

[11] 郭娟,马玉霞,李琳杰,等.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2):865-869.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护士标准化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化设计与应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标准化”原理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厉害了,我的护士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