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隐性缺勤与患者安全态度关系研究

2022-06-27杨美丽钟文娟

循证护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缺勤隐性科室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关注护士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行业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工作性质使得关注护士健康成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焦点。隐性缺勤是指员工当出现心理或生理问题时仍然坚持工作,导致在岗不在责,健康生产力受损的行为

。临床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其工作状态影响护理质量,从而对患者安全及医疗成本产生连锁反应

。患者安全文化是指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形成的对患者安全的一致价值观、信念及态度,其中患者安全态度是核心

。有研究表明,护士隐性缺勤与护士个体健康、工作环境及患者安全相关

。本研究拟调查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患者安全文化感知与隐性缺勤间的关系,探究高隐性缺勤发生的预测因素,为降低隐性缺勤所致的健康生产力损失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国债又被称作国家公债,即为国家中央政府以自身信用为基础,按照一般债券的发行原则,面向社会筹集资本而形成一种债券债务关系。国债是政府债券的一种,以政府税收作为到期偿还持有者本息的保证,也是拥有最高信用度、最具公信力、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方便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③在岗且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①外来进修、实习护理人员;②调查期间不在岗的,如请假或外出进修者;③近1个月内没有“带病工作”经历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科室、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健康状况。

1.2.3 患者安全态度量表(Safety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AQ)

基于Arduino的车内儿童防误锁报警系统工作过程为:首先,系统初始化,启动车门锁传感器检测,检测数据;然后,由串行口输入Arduino,Arduino根据检测车门是否锁死结果的来决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否工作。如检测到车里有儿童被误锁,则Arduino控制声光报警器工作,车窗自动下降,并且利用GSM模块向驾驶员发送信息。基于Arduino的车内儿童防误锁报警系统流程图如图8所示。

隐性缺勤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由外国学者提出,在企业职员、教师等群体中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护士隐性缺勤现象严峻,发生在护士群体中的隐性缺勤率达74%

。本研究中护士隐性缺勤得分(18.34±4.19)分,高隐性缺勤48%,表明临床护士隐性缺勤明显,这与我国学者梁馨之等

的研究结果相近。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的护士高隐性缺勤率有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护士隐性缺勤现象突出,隐性缺勤得分最高的护士来自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及其他科室,已婚护士、拥有不良健康状况的护士隐性缺勤更严重。可能的原因有:护士人群以女性为主,年龄越大的护士在科室中承担的责任更重,作为临床上的骨干她们在科室的替代性更小,因此她们隐性缺勤的可能性更大;作为已婚护士,面对社会角色的多重性,为了平衡家庭及工作在身体不适或其他情况发生时不得不在岗工作,由此造成健康生产力下降的可能性更大。对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来说,相比普通科室节奏快、责任重,要求当班护士减少缺勤,由此会增加隐性缺勤的风险。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已婚、高龄护士的客观现实,合理安排班次,增加人文关怀,使之空闲时间能全身心照顾家庭,工作时间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营造关爱互助、互相支持的科室氛围,减少护士生病请假的顾虑,关注同事之间的支持情况,提高对她们工作和情感的支持从而降低隐性缺勤行为。

1.2.2 中文版隐性缺勤量表(Stanford Presenteeism Scale-6,SPS-6)

采用中文版患者安全态度量表

,共31个条目,4个维度。由完全不认同至完全认同计1~5分,条目6和13采用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安全态度越积极。量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49~0.880,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信效度良好。

1.3 调查方法

受访的护士200人,其中包括男18人(9.0%),女182人(91.0%);重症监护室护士21人(10.5%),内科护士43人(21.5%),外科护士33人(16.5%),妇产科护士28人(14.0%),儿科护士17人(8.5%),急诊科护士35人(17.5%),其他科室护士23人(11.5%);专科的护士24人(12.0%),本科及以上护士176人(88.0%);婚姻状况为未婚91人(45.5%),已婚109人(54.5%);工作年限1~5年75人(37.5%),6~10年80人(40.0%),10年以上45人(22.5%);职称为护士43人(21.5%),护师106人(53.0%),主管护师及以上51人(25.5%);健康状况自评为差39人(19.5%),一般120人(60.0%),好41人(20.5%)。高隐性缺勤96人(48%),低隐性缺勤104人(52%)。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8.34±4.19)分,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安全态度得分为(115.70±13.19)分。详见表1。安全氛围维度中“科室管理工作中视患者安全为第一要务”得分最高,工作条件维度中“后勤部门保障到位”得分最低。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安全态度可以显著预测高隐性缺勤的发生,其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59[95%CI(0.51,0.67),

<0.05],最大约登指数0.202,最佳截断值119.5分,诊断敏感度46%,特异性74%,见图1。

2 结果

2.1 护士的一般资料及隐性缺勤、患者安全态度得分

调查前与医院及科室负责人沟通征求同意,向调查对象解释本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隐性缺勤得分

患者安全态度总分与隐性缺勤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

=-0.198,

<0.05)。各维度相关分析得出:安全氛围、工作满意、工作条件与隐性缺勤及各维度呈负相关,压力感知与隐性缺勤及工作受限呈正相关,见表3。

1.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预期实效,方法必须灵活多变,要把握其中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关乎其任务完成与否与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 然而,在当前时代,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方式,仍然是学文件、做讨论、听报告等形式,出于对上级领导的文件指示,不得不而为之的敷衍塞责。如一些国有企业将宣传材料发给员工,没有耐心细致地讲解,要求员工自行阅读,无视其接受程度,并强制其写思想汇报,成为员工的思想负担;还有些国企长年就是在宣传栏中书写点标语、粘贴点宣传画,而且更新频率很慢。

2.3 患者安全态度与隐性缺勤及各维度的相关性

对隐性缺勤护士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年龄、科室、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的护士隐性缺勤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年龄和婚姻状况不同的护士高隐性缺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2。

2.4 影响护士高隐性缺勤的独立危险因素

将单因素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及患者安全态度纳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患者安全态度是影响护士高隐性缺勤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4。

2.5 护士患者安全态度与高隐性缺勤间的ROC曲线

3 讨论

3.1 护士隐性缺勤现象处于较高水平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编制,赵芳等

翻译修订,用于评估调查对象在工作期间因生理或心理负担而出现健康生产力受损的行为及后果。共包含2个维度,6个条目。各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由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计1~5分,条目5和6采用反向计分,总分6~30分,得分越高表明因健康问题导致的隐性缺勤现象所造成的生产力损失越多。经检验,中文版SPS-6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6。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740。

3.2 护士患者安全态度较积极

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患者安全,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影响安全行为,积极的患者安全态度对减少安全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正面影响

。本研究中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得分(115.70±13.19)分,处于中等水平,与李远珍等

的研究结果相近。安全氛围维度中“科室管理工作中视患者安全为第一要务”得分最高,护士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对维护患者安全持有积极态度。工作条件维度中“后勤部门保障到位”得分最低,说明护士对当前医院后勤支持不太满意,后勤保障是维持临床工作的基础,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水平很大程度需要后备资源的满足。一方面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当加强与后勤和人事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各个科室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不断完善临床工作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临床护士安全文化体系培训,培养其患者安全态度,提升护士在工作环境中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保证护理安全。

6)怕盐碱。大樱桃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力较强的沙壤土或砾质壤土上栽培。大樱桃树对盐渍化反应很敏感,适宜的土壤pH值为5.6~7。盐碱区不宜种植大樱桃,否则会叶片黄化,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树。

3.3 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影响隐性缺勤水平

患者安全与护士工作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护士患者安全态度与隐性缺勤呈负相关,即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得分越高,隐性缺勤越低。其中安全氛围、工作条件、工作满意维度得分越高护士隐性缺勤水平越低;压力感知维度得分越高隐性缺勤水平越高。 任伟等

研究显示,管理者和同事之间的支持行为是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重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沙盘芳等

,研究显示职业压力和转型冲击直接影响护士隐性缺勤,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可以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以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安全态度可以负向预测护士高隐性缺勤的发生,OR值为0.97(

<0.05),即患者安全态度每增加1分,隐性缺勤就降低0.97倍。ROC曲线广泛应用预医学领域,可以有效反映某分析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关系,对于评估、诊断和预警有重要价值

。通过ROC曲线表明,基于119.5分的患者安全态度临界值来诊断隐性缺勤高低的准确度为59%,当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得分119.5分及以上时为低隐性缺勤;得分119.5分以下可确定高隐性缺勤。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适时评估护士患者安全态度,重视高风险人群,预防隐性缺勤发生发展。

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是“做中学、做中教”,双向教学,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即喜欢实践操作,对单纯的理论讲授比较抵触。

4 小结

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缺勤,患者安全态度有待提升,且两者存在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患者安全态度和隐性缺勤水平,积极对其评估,及时采取管理培训、心理疏导等干预方法来引导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降低隐性缺勤行为,提高健康生产力,提高护理质量。

[1] 解读《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护理研究,2016,30(36):4608.

[2] ARONSSON G,GUSTAFSSON K,DALLNER M.Sick but yet at work.An empirical study of sickness presenteeism[J].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2000,54(7):502-509.

[3] LETVAK S A,RUHM C J,GUPTA S N.Nurses′presenteeism and its effects o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care and cos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12,112(2):30-38;quiz48,39.

[4] BUMP G M,COOTS N,LIBERI C A,

Comparing trainee and staff perceptions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J].Academic Medicine,2017,92(1):116-122.

[5] MOHAMMADI M M,NAYERI N D,VARAEI S,

The nurse without a nurse:the antecedents of presenteeism in nursing[J].BMC Nursing,2021,20(1):143.

[6] 魏万宏,陈苗苗,李莹.河南省二级医院护士医院伦理氛围感知与隐性缺勤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2):2166-2169.

[7] 张姮,郭舒婕,常玉兰,等.护士出勤主义行为与病人安全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36):5029-5035.

[8] 赵芳,戴俊明,颜士勇,等.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SPS-6)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9):679-682.

[9] 郭霞.中文修订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初步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10] CHAPMAN L S.Presenicism and its role in work site health promotion[J].Am J Health Promo,2005,19(4):11-18.

[11] LEE D W,LEE J,KIM H R,

Health-related productivity loss according to health conditions among workers in south Kor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14):7589.

[12] 石红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隐性缺勤问题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13] 侯文静,杨河清,詹婧.我国医护人员出勤主义生产率减损的实证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4):31-35.

[14] 梁馨之,孙运波,尤薇,等.ICU护士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7):933-937.

[15] 杨伟,潘颖丽.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与其安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0):1185-1188.

[16] 李远珍,王聪智,汪苗,等.安徽省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1):13-16.

[17] 任伟,陈玲,刘珊,等.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20):64-67.

[18] 沙盘芳,周晓霞.新护士转型冲击对隐性缺勤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现代医学,2021,49(4):437-440.

[19] 陈卫中,倪宗瓒,潘晓平,等.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和可疑值范围[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729-731.

猜你喜欢

缺勤隐性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企业内训课程考勤管理的博弈论分析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张掖市甘州区2016—2017学年度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
幼儿“不规律入园”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缺勤原因与对策探究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