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探究
2022-06-27叶想娣
叶想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本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教育的体现,它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1]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不仅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学生良好数学学习素养的形成与培养。
关键词:生本教育;前置性小研究;数学学习素养
前置性作业也叫前置性小研究,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设计的有关下节课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主地去探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尝试解决问题的一项作业。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基本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还没养成,所以在习惯养成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在实验一二班试行生本教育。刚开始对生本教育的理念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所以在设计小研究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照搬专家和其他优秀教师的做法,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在设计作业题量时题目多了,以至于在课堂上完成不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题目的设计没有层次,内容比较深入,让部分的后进生无法完成作业;又或是小研究设计的过于简单,致使优等生覺得简单;小研究的设计形式比较单一,只有简单的笔头模式。
基于在小研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总结,发现要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自己必须熟悉教材教参,把握每节课中的知识要点,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只有把这些基本功做好,才能设计出利于学生学习的前置性作业。其次,在作业的设计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形式多样。
为了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现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看法和感悟。下面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还剩下多少》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我设计了如下小研究:
一、简单低入,面向全体学生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小研究的设计应该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用不着面面俱到,小研究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都有所得。[2]比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还剩下多少》这一课的教学前,我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之后的所得,让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小研究的第一题为5以内减法的口算题,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加法的计算之后的新知识,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及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的。作为认识减法的起始课,他们大部分已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独自解决,对于个别学习稍微困难的学生,他们也能够达到初步认识减法的目标。
二、从“根”入手,抓住知识主线
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前,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备课,抓住知识的“根”,使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够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点。比如《还剩下多少》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在认识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要能理解减法的含义以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小研究的第二题设计就是本节课的“根”。这是一道看图列式,题目首先考察了学生看懂图的能力,学生看懂图基本上也就能理解减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然后通过把自己的思考以“我的想法”的形式写下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如第(1)小题,它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很容易能说出:盘子里有3个苹果,小女孩吃掉了2个,还剩下1个苹果,用减法表示,也就是3-2=1(个)。 第(2)小题,相对第一小题对于后进生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因为只有一幅图,学习了加法之后,学生有的就会理解为用加法计算列出1+3=4(只)的结果。这是对图意没有理解,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难点。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是难点的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解决,他们心中就会感到喜悦,于是让这部分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给其他同学讲解,既体现学生是课堂中主人的地位,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牢牢抓住知识的“根”。
三、打开思维,举一反三
在学生能够理解了减法含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试着举例子。小研究设计的“我能举例”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发现减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我班学生有的以画图的形式展示自己理解的减法,如:画了5个三角形,再用斜线划去2个,列出算式5-2=3;有的以口述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理解的减法如:有4支铅笔,用了1支,还剩下3支,列式为4-1=3;还有用文字编成的减法问题如:有3辆小车,开走了1辆,还剩下多少辆?等等。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每个同学都能够发挥自己才能,实现人人都有所得。
四、拒绝单一,形式多样
单一形式的前置性作业,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我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的不同设计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前置性作业。第一种是课前设计好的前置小研究,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如《还剩下多少》的设计,根据内容的不同有时适当的设计必答题和选做题。第二种是直接让学生自学课本,在书上做标记、提问题的方式。第三种是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一本专门的小研究本,在小研究本上完成前置性作业。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来进行设计,脱离目标的设计只是简单机械式的练习,效用不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设计作业时目标定位要准确。
五、接收反馈,评价要及时
老师在布置完前置性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及时进行检查评价,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前置性学习的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有所用,对认真完成的同学和小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3]教师应尊重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成果,用发展的眼光和心态去评价学生的的前置性作业,多以表扬鼓励的方式促使他们成长与进步,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的到舒展,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通过几个月的不断探索,尝试,我总结出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的前置性作业设计除了应该遵循以上的设计原则,还应该把握好题量的设置,要做到“少而精”。再有,作业设计出来应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学,愿意学,从主观上自觉认真的去完成。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作业的设计更应该简洁明了,多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少些大篇幅的文字。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2] 赵丽. 浅谈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J]. 研究,2015(18).
[3] 浅谈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布置_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