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研究
2022-06-26李金佳王千颖董佳怡
李金佳 王千颖 董佳怡
摘要: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结晶。从大学生群体出发,一方面,充分挖掘农村优秀农耕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农业生产方式方法,激发新一代年轻人他的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而使其成为传承发展优良农耕文明的主体力量之一;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并开展行的动研究也可以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农耕文化;传承发展;价值;行动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是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1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发展的现状
1.1农耕文化现状
在我国,农耕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它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厚悠久文明。而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年轻一代群体之一,他们对新事物有很强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强等特点;同时也因为年龄上没有固定职业来源或学习任务重造成了他们对于优秀乡土农业文化缺乏了解;再加上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且不畅通导致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或者经商的原因是收入低、生活贫困甚至无工作机会而选择务农。因此,在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农村地区作为重点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农业文化了解程度较高。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但缺乏实践活动;部分年轻一代认为自己掌握不了先进技术而不愿意去学农活、务农等等现象都说明在开展优秀农耕传承项目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当地特色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民生产生活资源来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就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和建设者,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任。在新時期下加强对农村文化知识传播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为信赖以及最具凝聚力的问题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全局出发点”。可见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发展事业中所蕴藏的农耕文明价值高度重视和认同。
1.2大学生对农耕文化认识现状
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识与研究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化、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整理。首先,通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农业文明和农村精神生活;“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话题之一;在新时期下加强农民生产能力培养也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焦点所在;其次大学生作为学习者对农耕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大学生通过对农村生活、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实践,将农耕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当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下现代工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发展重要力量之一;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等方面发挥作用。
2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东西,所以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继承和弘扬。第二,优秀农耕文化和时代结合不紧密,有一些传统文化,虽然是优秀的部分,当时在当今时代能发挥的作用不强,没有与时代紧密结合,所以也不能为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大学生在进行农耕文化学习时面临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比如个体对学习农耕文化的排斥。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识不够、接受度较低,本身不愿意主动接受农耕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其次是在学校里,教师对农耕文化的了解不够,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不够,包括在家庭和社会中,学习农耕文化的氛围不够,课上课下的联系不够。
3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解决思路
首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大学生是中国农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群体。“三农”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在新时期下必须坚持把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其次,要有创新精神;通过对农耕文明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以继承为基础,不断丰富其内容并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时代性和创新性。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农耕文化教育。让他们了解到今天的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口子女等群体进行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积极性。一方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地学习、理解农耕生活方式以及农耕文明,从而增强其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对优秀农耕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农村生活环境、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等。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可以开展专题讲座、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如:通过电视传媒和报刊杂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最新信息等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农耕文化教育内容的认知度,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各地方政府政策在农耕发展上变化,可以让学生感到思想上冲击与影响以及精神层面需求满足感,以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意识。
4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4.1价值
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概括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积极向上的,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促进的作用。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提供了精神养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出来的,闪烁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光芒,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在当代仍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中国优秀农耕文化一直不断地自我发展,通过不断地更新,沉淀了最优秀的思想精华,为我们所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优秀农耕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指引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农耕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不断延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有力见证,给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4.2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进行农村传统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感。因此,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行动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丰富知识结构,而且对大学生自身也是一个提高。
5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不足
本次研究,实地考察的方面有欠缺,深入到农村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程度不够,大部分仍停留在书本和文章中,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不够,包括研究后期跟進不够,研究的时间较长,难以形成有体系的研究型成果。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对农耕文化有一定了解和需求。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优秀传统节等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如:“请家回山”、“回家看看”等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农事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习氛围和提高知识水平;举办一些与农耕相关的话题讲座或演讲会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来增强学习效果。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如:在农村地区举办农耕历史节和民俗研讨会;定期举行关于“三农”问题座谈会或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会等等都能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农耕文化是如何被继承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所在等,以达到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到农耕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等效果。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传播者和传承人,也承担着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师徒”活动来增强师范院校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还应该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支教或参与培训班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可靠地基础。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一方面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他们对于农耕文化的正确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开展“校园感恩”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支持。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方式来宣传国家政策和地方优秀农耕传统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与农耕文化有关的话题活动或辩论节目以增强教师自身在农村地区中所起作用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不仅仅只是要单纯地学习优秀农耕文化知识,同时也要自发自觉担任发扬、传播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黄腾龙,胡尊如.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建设探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2,42(01):166-169.
[2]董金龙.“三全育人”视域下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及可行性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1-3.
[3]刘丽萍.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2):25-27.
[4]马艳.农耕文化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7(18):42-44.
课题:大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s20201439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