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研究
2022-06-26吴光王杨马晓君
吴光 王杨 马晓君
摘要:实践教育为大学阶段强化思政教育实效的关键性路径,以多元方式助力实践教育开展,可推动效果优化与提升。本文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含实践属性予以阐明,并分析如何将实践教育更好融于其中,以期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之所以要围绕大学生重点开展实践教育,是为对其综合实践能力行以全力培养,实现复合型人才供给的目标。基于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并有效于日常教育中渗透,以形成系统且良好的教育机制,对志存高远的大学生进行全力培养,鼓舞其砥砺前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研究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由实践活动而产生,并可对人类特殊实践需要进行反映。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并决定了其存在与发展。社会发展中,为对社会矛盾行以更好解决,需对各方力量进行协调,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维护阶级利益,消弭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伴随人类实践活动向前发展,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会不断产生理性认知,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规律的分析与掌握,以促使这一教育工作自觉、有效性提升。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为思想认识的转变、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实践活动,可助力于客体主体化完成,促使主体形成新的认知,由客观观念向主体认识、思想转变,以此完成主体改造。
二、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活动实际组织者,其工作观念影响着最终的实践教育成果,故要转变传统理念,对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的有机融合保持充分的重视,改变流于形式的工作作风,基于相互协调、合作前提下,促使教学效果提升。在具体实践中,需始终以大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对教育服务机制行以合理创新,及时发现教育问题并予以原因分析,针对性予以解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创建现代化思政教育机制,以对当前教育发展需求进行满足[1]。
(二)重视课堂的主导作用
课堂是思政理论教育开展的主场地、关键渠道,对于课堂的主导地位需予以确保,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大学生营造和谐且平等的课堂教育氛围,使其思想素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得到良好培养。首先,课堂之上要始终将以人为本放于首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工作逐步落实,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需和谐、友爱、平等,绝对权威与服从的现象不应该出现,构建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以促使教学相长。其次,对教学方法行以改革的过程中,需积极采集学生意见,鼓励其表达内心看法,给予支持,以使学生积极性提升。最后,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榜样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潜移默化间影响学生,并为其更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而奠定基础。
(三)完善保障机制
首先,不可盲目性开展思政教育,需对针对性的计划方案行以制定,以合理组织管理,促使实践活动效率提升。其次,实践中,需联系与社会实践场所相关的各个部门,以对实践内容、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尽可能获得后勤部门支持,以提供有力保障。工作中,要对完善的规章制度行以制定,以约束教师、学生行为内容,并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最后,还要对安全保障机制进行制定,以切实维护师生安全。
(四)创新实践文化形式
为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还需要积极的利用第二、第三课堂,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要以四个坚持为主导,重视并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此外,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实践内容与形式,开展趣味性的网络政治教育活动,比如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将学生所编制的弘扬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小品等进行传播,扩大宣传影响力。除校园氛围营造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如可以参加至禁毒、普法宣传活动或者是孤寡老人慰问、交通秩序维护等,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在锻炼和教育中提升思想水平。还可以院系为主体,对思想政治新媒体公众号进行建立,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发出高校主流价值声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落实[2]。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生活问题,帮助其确立创新创业、科研学术实践路径,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结束语:
大学生实践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需各高校对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建立,丰富各方面教育内容,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基于创新、科学原则下,针对性予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行以实践活动机制全方位构建。
参考文献:
[1]郭本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入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究[J]. 文化产业,2021(10):79-80.
[2]王明磊.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0,4(19):181-182.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董仲舒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SZ2022032。
作者简介:1、吴光,男,(1990—),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王杨,女,(1994—),河北隆尧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马晓君,女,(1993—),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