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的探究

2022-06-26齐成旭翟年祥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合肥市互联网大学生

齐成旭 翟年祥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异地就医逐渐走向网络化、智能化,大学生异地就医更加便利,大学生群体的医疗卫生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目前大学生异地就医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需要强化异地就医政策统一性、搭建相关双方信息互通平台、简化报销备案流程等措施,方可有效解决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异地就医;互联网;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医保改革实施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异地就医医保工作,合肥市政府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号召,制定了《合肥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合肥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保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切实保障在肥大学生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权益。除此之外,合肥市政府为进一步便利大学生异地就医,积极推广“互联网+大学生异地就医”模式,大学生们利用手机app就可以查询异地就医服务和办理各种业务,简化大学生异地就医备案、审批等手续,利用手机一站式解决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让处于异地就医的大学生享受到医保改革带来的红利,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异地就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简化医保报销流程,真正落实“不见面”办事。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学校实行的大学生门急诊医疗费报销“预约制”,学生可通过关注校医院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进行医疗费的报销的预约,实现无接触医保报销的预约,减少了新冠疫情下人员聚集所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宝等手机APP均开通了医疗健康服务通道,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相关APP中的“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即可办理医疗保险自助报销,无需到线下进行报销。

(2)“互联网+异地就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医保备案的审核效率的效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数量多,频次高,原有的医保备案的人工审核处理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长,花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存在医保备案审核等待时间过长,过了审核时效的情况。通过智能审核系统,实现对定点机构结算数据的全面审核,促使医保备案审核的效率化、精准化、智能化与规范化。

(3)患者的电子档案系统的建立为医保报销提供可靠依据。一方面医院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統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信息,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学生拥有电子医疗档案,可以在其转诊去其他医院时为其提供参考依据,节省就医时间,提高就医效率。同时,电子医疗档案系统的建立也为医保报销提供了可追溯、可视化、可信的依据。

(二)消极影响

(1)互联网背景下个人医疗保障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增大。互联网带来信息互通共享的同时,也无形中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个人医保账户中有身份证、头像等信息,不法分子可以用这些信息伪造身份证,再用假身份证补办电话卡等,进而利用身份证与电话卡获取支付密码,窃取资金。

(2)由于各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同,医疗保险系统的动态链接库不同,各地信息无法统一。各省市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最直观的体现在报销比例上,这就决定了医疗保险动态链接库无法统一,各地的信息壁垒依然存在。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的探究

(一)线上医保报销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线上医保交易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存在漏洞,互联网对部分骗保行为的甄别存在缺陷。由于线上报销的便利性与快捷性,且多以大数据算法进行数据支持。例如一些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以骗取医保基金、挂名住院以获取医疗费用的报销、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参与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骗保行为容易钻互联网的“空子”,医保基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二)相关医保政策信息缺乏统一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政府部门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险的行列中。但由于各地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医疗保险制度信息缺乏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性,大学生异地医保报销存在障碍。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地都建立了一定的医疗保障网络,且不同地域间存在局限性。各地医疗信息系统大多建设在省内,如果出省异地就医,不同地区使用的网络信息平台存在差异,导致患者的医疗信息记录不能完全同步,造成了医保报销的困难。

(三)异地就医报销效率低下

根据合肥市对高校大学生医保待遇的规定,学生在实习、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不在校期间,需要学生在定点机构住院治疗,并按要求保留好相关票据凭证,在返校后补办备案手续、手动报销。学生异地就医报销手续流程较复杂,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需先由个人垫付全部费用,再由学校医保经办机构携带各种材料,到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结算。整体上,报销流程手续繁杂,报销周期较长,效率低下,便利性较低。对于家庭困难学生或大病就医的状况,其存在着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可能因无法筹集治疗费用等原因没有及时就医,耽误学生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由于多数大学生对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流程不够了解,没有提前保留相关资料,导致报销难、报销慢。

(四)校医务室服务质量不高

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首诊医院是学校的校医部,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四成学生选择在学校医务室就医,六成以上的学生表示“通常在大型医院就医”。从大学生对校医务室的满意程度来看,高校医务室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就医需求,许多高校医务室存在医疗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校医态度敷衍等等问题。

(五)存在重复参保的浪费问题

根据调查,合肥市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重复参保,但仍有7%的学生存在“在家乡和学校重复参保”的现象。从医保政策来看,新农合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基本相似,若参加了新农合再重复购买大学生医疗保险,则会导致社会财力、物力等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六)责任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医保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医疗机构、药店、参保人员和医保经办人员等多方主体,医保基金的监管也是大学生群体顺利实现医保报销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仍存在不少骗保行为,这在学生群体中也时有发生。骗保行为损害着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不利于医保报销的公平、公正发展。医保报销的有效监管,依赖于完善的责任监督机制,也需要各个高校明确划分大学生医保的相关事务责任,在积极做好大学生转诊转院、异地就医的备案记录、费用报销等工作的同时,加强监督,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七)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壁垒

由于大学生存在异地就医的状况,参保大学生在寒暑假、实习和休学期间,在异地患病需进行门诊治疗的,选择所在地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医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大学生返校后,将各类报销材料交由高校医务室的负责部门,再统一报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异地就医的时间差和繁琐的报销材料,往往使得报销方和医院之间不能及时实现信息互通,产生严重的信息壁垒。同时,学生事后必须提供许多材料才能证明自己的就医情况,进而获得报销,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异地就医报销的不便,报销难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随着互联网+医保的应用不断深入,建立起报销方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平台,实现医疗档案电子化及报销材料的同步传输,方能打破大学生医保报销间的信息壁垒,保障大学生报销权益,便利学生生活。

三、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的对策

(一)终身追究医保诈骗责任

规范医保的使用流程,建立医保责任终身追责制,将所有的就医以及交易信息都记录在网络上备案,通过报销备案制度,让每一次就医、交易都有迹可循,让违法犯罪的念头无处遁形。

(二)强化异地就医政策统一性

强化异地就医医保政策统一性,实现各地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统一医保信息网络平台,使患者的医疗信息记录完全同步,做到医疗患者关键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电子社保卡要与其就学省份所绑定,完善医保信息查询系统,使得医保卡信息可以使用手机app轻松查询,方便大学生进行异地就医备案,解决大学生异地就医报销难问题。

(三)简化报销备案流程

推进大学生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裁撤不必要的材料證明,简化各种不必要的手续,加强管理,进一步优化报销流程。

(四)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建立政府专项医保基金。将有条件的非定点医疗机构逐步纳入到定点医疗机构的体系当中,扩大大学生的就医选择自主权,激发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力。大学生常见重点疾病,比如牙齿健康,可以提高报销比例,让大学生医保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大学生,体现大学生医保的真正价值。

(五)提高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校医院是大学生身边最近的医院,其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我们大学生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校医院的突出作用应该是及时快速地为大学生提供医疗服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重视校医院的建设,不仅要从资金上保障高校医院的运营和医疗设备、药品的采购,也要从医务人员的思想上提高服务态度和担责能力。只有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作为抓手,才能全面地解决校医院当下的种种弊病。

(六)完善责任与监督体制

各部门要对大学生异地就医住院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真实性。合理划分大学生异地就医医保事务责任,落实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做好大学生异地就医转诊住院、备案记录、医疗费用报销等相关工作。除此以外,还要做好相关监督工作,防止类似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发生,切实保障大学生医保基金安全。相关部门要出台监督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

(七)搭建相关双方信息互通平台

校医院要依托网络和医保定点医院搭建学生在外就医数据库,专门接收医保定点医院同步发送的就医学生的相关就医信息,作为报销的凭证。同时,医保定点医院也要搭建配套的大学生就医管理系统,将就医学生的相关信息“一篮子”式地发送给就医大学生所属的校医院。通过双方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强化信息的统一性和互通性,消除繁琐耗时的报销流程。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异地求学现象越来越普遍。另外由于疾病带有偶发性,异地就医便成了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异地就医医保报销备案也呈不断增长趋势。通过对合肥市大学生异地就医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异地就医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及该群体异地就医的困境。同时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因素,基于此从医保局、医院、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体探讨对策并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1]董庆敏,吕国强.医院医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经济师,2016(06).

[2]付晓萌.“互联网+”模式下智慧医保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与挑战[J].现代医院,2019,19 (09):1311-1314.

[3]曹镇.“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创新[J].劳动保障世界,2019(15): 38-39.

[4]张弛,张弘.新冠肺炎患者医保结算情况及对医保基金影响的分析[A],2020.

[5]田国庆.广东某高校大学生医保现状及思考[J].中国校医,2014.28(08).

[6]邵斌.试析现阶段大学生医保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7).

[7]李硕.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中国经济,2012,(22):179-180+184.

此文由安徽大学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异地就医医保报销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的研究——以合肥市大学生为例;项目负责人:齐成旭;项目编号:S202110357432.

猜你喜欢

合肥市互联网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