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2022-06-26梁燕红
梁燕红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假如学生对数学科目感兴趣,他们就会想学习。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习被动,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措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
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动态的个体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式为重点,根据自己的特长,引导全体学生。小学生虽然相对于学前时期来说,年龄层次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但根植在孩子们心里的对有趣事物的向往却一直存在,因此,小学老师仍然要考虑学生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增添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次,应如何精心设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一、变换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悬念导入
小学生和小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天性,对有趣的事情趋之若鹜,不感兴趣的东西碰都不想碰,完全激发不起想要了解的心思。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生的心理,在充分掌握新知识生长点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置悬念,提升学生的“食欲”,同学们将非常激动,渴望探索。举例来说,在讲授“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用熟悉的广告语来吸引人:“香飘飘奶茶,领先全球的销量,一年能卖出3亿多杯,能围绕我们的地球环绕三圈。”那么这个圆是怎么绕的?在新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圆”的一些相关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就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
2.游戏导入
对于紧张乏味的数学课,必须注重启发式教学,导入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所有的人都能通过数学学习,得到各种各样的发展。其次,通过游戏形式导入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与知识相关的故事资源能够生动地呈现新知识,并可获得数学知识和体验。这能减轻学生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快速集中注意力,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3.实物导入
除了运用以上导入方法之外,基于学生的视听观感,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运用实物进行课堂导入,用最直观和生动形象的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研究表明,外界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引发大脑皮质反应,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上数学课时,把一些东西带到教室,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这样对于学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将大有裨益。
二、利用游戏教学激起课堂樂趣氛围
1.增加游戏教学,渲染课堂活跃氛围
在课堂上,只讲课本上的内容,只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厌倦,导致厌学。所以,要在课堂上开辟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新的教学方法。现在是网络时代,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很大,我们可以将游戏带到教室里,引导他们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游戏,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在游戏教学里,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学生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室里的气氛很放松,也很愉快,让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比如,如果教师正在教授“1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知识,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到10的数字,然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教师随机说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拍一拍”的游戏活动,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在黑板上拍出正确的计算答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10以内的计算,由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比赛拍答案。“逢3过”也是一种最典型的数学游戏,能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在玩的时候,学生从1开始数数,当学生遇到3或者3的倍数就不能再说出数字,而是用一个“过”字去代替。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提高,人人都想试一试“拍一拍”与“逢3过”游戏。
2.用游戏解决问题
对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游戏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举例来说,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统计”相关的数学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游戏形式的数学小任务。比如,课下统计一下班级学生平常放学回家的活动情况、班级同学最喜欢看的电视类型是什么以及学生小区附近超市饮料的销售情况等等,然后自己制作一个统计表,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统计结果分享。这些游戏都与学生具体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易理解数学知识。
三、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参与感
1.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学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能将所学内容以多种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适当的给出竞争环境,激发学生向上动力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在学习中展示自己,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良性竞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比如“小竞技场”、“你攻我守”、“挑战擂台”等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比赛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往往争先恐后地学习,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合作竞争,同学们希望展现出更好的自己,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是获取有效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趣味教学中发挥潜能,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实现数学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叶勤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9(2):188-189.
[2]李玉婷.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才智,2020(3).
[3]张爱平.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校园:学习,2019(10):63.
[4]黄毓芳.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18(9):171-172.
[5]刘艾莲.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东方教育,20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