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2-06-26陈丽华
陈丽华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泉源丰盈不枯竭,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小学生的大多数经验和认知皆源于生活中的经历,他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信息。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就应结合各个阶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基础,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从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和表达生活中提升能力和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写作;策略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阅读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来推进写作教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对其教学形式进行正确的认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完成生活化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充分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对学生展开写作技巧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本文对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在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仍有不少老师受传统作文教学观点影响,习惯在课堂之上采用过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学”,比如将范文背诵、词句抄写等刻板行为视为主要教学策略,要求、规定学生写作也要使用上别人文章的词藻、句子等。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法必将限制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作欲望,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地导致学生对作文愈发反感。
(二)忽视生活化教育
有些老师将课本知识看得过重,完全忽视了生活化教育,无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不了他们的写作情感,使其在寫作时缺乏有用素材,总是陷入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尴尬局面中,不然就是学生文章过于空洞乏味,缺乏内涵、核心,文章的遣词造句都过于直白、单一,让人有种鸡肋之感。
二、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
生活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或美好畅想,只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大可不必要求作文具备多高的文学性,只要学生们能够将自己平时的所看、所想及所感以文字的形式有条理、有层次地描述出来,便已符合了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小学生们的作文充满生活化气息,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创作沃土,一旦脱离作文创作丧失了生活基础,便很难写就出声情并茂、乐趣横生的文章来。因此,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教师可定期选择出一个课后作文习题来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在练习《我的心爱之物》时,老师可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有哪些心爱之物,如有女同学说幼时的洋娃娃、公主裙等;男同学则主要集中在机械玩具、宠物、体育用品等方面,然而不管是何种物件,都凝聚着独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是一生之中都难以泯灭的记忆。因此,教师应该多加引导,让学生在开始练习前多跟身边人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回忆过去的快乐,此时再让学生落笔写作,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愁没有话说了。当然,在选择生活气息浓厚的文章题材时也应该兼顾其趣味性,尽量想办法消除写作在学生心目中的枯燥感与乏味感,让学生知道写作并非难事,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例,可以在此题材的基础之上,布置《有趣的小物件》《我与心爱之物的故事》等习作题目,让学生能够大开脑洞,将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娓娓道来,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实现生活拓展,培养学生写作技巧
要想实现写作教学的生活化,教师需要注意不能够局限于课堂之中。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教学回归于实际生活中,以此来完成教学的拓展。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写景题材的写作技巧时,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到大自然中来展开写作观察,引导学生抓住写作的关键内容。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素材积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立足于写作练习这一角度,为学生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展开实践。
例如,在写题目为“我的自画像”的作文时,由于写作内容是对自己进行介绍,因此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的写作任务:从不同的家庭成员口中收集对自己的评价,并将其进行整理,最终以作文的形式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回到家后积极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从而获得大家对于自己的评价,完成文章内容的写作,便能够有效地实现写作教学的拓展。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写作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除了要对实际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有效的利用之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完成生活情景的构建,并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对写作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等知识进行仔细讲解,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在进行写作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的教学时,除了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之中。当然,教师也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例如,小明与母亲去动物园玩耍时,看到了美丽的孔雀,脱口而出用三个比喻句来赞美孔雀,大家能够猜到小明是怎么说的吗?通过为学生创设这一教学情境,并且将比喻写作的练习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扎实掌握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技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文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角色,开启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双眼,引导其透过生活深化感受,去体味、领悟、创造和表达生活,最终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材可循、有情可抒,最终写出“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平淡中见精彩”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石开华.小学写作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S2):91-92.
[2]赵红萍.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