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022-06-26田军

民族文汇 2022年3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德育

田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重要使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为学校的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洗涤,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积淀,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传统文化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可以滋养人的心灵,涤荡人的灵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使初中生形优成良的品格。因此,在初中语文课上,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把德育教学与传承中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时期,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推进,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作品中都能领悟到其中的德育元素,感受到价值的力量,学习到人生的真谛,进而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有助于传承中华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浩瀚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产生了非常多的优秀品德、思想观念,也流传着很多颇具哲理的为人处世道理,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在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中,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感知、领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对中华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路径

(一)丰富教学活动,创造形式多样的教育体验

在应试教育时期,初中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以口耳相传为主,对知识的传递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难以有更多、更深的认识与体会。所以,要想实现学生德育高质量教育,必须要革新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多设计一些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可以将学生德育教育计划融入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如在讲解《最苦与最乐》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对责任的认知,领悟到责任与苦、乐之间的关系,可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课,主要内容是学生自己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尤其是亲身经历的素材,在班会课上讲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与探讨。在第二节班会课上,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说帮助爸爸妈妈完成一件家务活之后就能感受到喜悦,有的学生说完成一张试卷就是先苦后乐的体现,有的学生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最苦与最乐的最大呈现……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对“最苦与最乐”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充分和理解,实现了对“苦与乐”的全面认识。为了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过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能学习到德育教育內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长期采用某一种活动形式,否则学生的参与意愿将会明显降低,无法高效培育学生的德育素养。所以教师要结合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知识,经常性地更换活动形式,切实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渗透德育

在新课改下,综合性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就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来说,其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知识,单靠阅读和写作往往无法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传统节日文化,此时就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自主搜集与之有关的材料,在大量的材料分析过程中准确把握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暑假期间可以组织学生了以“传统节日文化展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搜集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内容,如起源、与之有关的传说、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食物、地域特点、发展情况、中西对比情况等。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也可以到民俗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还可以采访老人等。之后,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以PPT、绘画等方式将整理的内容呈现出来。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内容,开阔其视野,还可以使其在了解节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以此在体会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实现德育渗透。

(三)丰富教学活动,促进文化运用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创设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同时以活动为载体来逐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文化运用能力,这也是德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必然和关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指导其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举例来讲,同样以“人无信不立”学习部分为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诚信”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不同学习任务来命名,分别为“书法组”“寓言组”“情景表演组”等,各小组围绕“诚信”这一核心概念和主题来开展相应的自主学习活动,自行准备教学素材。如“书法组”通过用毛笔书写不同字体的“诚信”,制作成一幅作品悬挂于教室墙壁,以勉励大家要讲诚信;“寓言组”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寓言故事,整理出几个典型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同学们听;“情景表演组”可自行设计、排演、再现有关“诚信”的情景故事,起到警示或鼓励的作用,让“诚信”蔚然成风,达到真正的德育教学目的。

三、结语

总言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环境构建环节中,需要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为初中语文课堂营造出轻松与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强初中生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兆峰.文化指引,丰富心灵: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融入[J].课外语文,2021(8):42-44.

[2]宣凯祥.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德育
《中国德育》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融椅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