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医者形象建构研究
2022-06-25张文群
摘要:从事医疗救治工作是医生的职业行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实质是利益共同体,但受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医患矛盾时有发生,这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1994年,美国学者杰罗斯提出“健康传播”这一传播学概念,使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一概念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应用,以提高全球健康水平和改善医患关系为主要目的。随之国内外不断涌现与医疗题材相关的影视片,包括纪录片、电影、新闻报道等,主要为医护人员救治患者和患者与疾病对抗的内容。《中国医生》是医疗题材中媒介再现成功的案例之一,该片对医者形象进行了全面的、多层次的塑造。文章从话语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电影《中国医生》的医者形象构建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医疗题材电影;医者形象;媒介再现;话语;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233-03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方面的战略任务。人民健康是国家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健康离不开“健康传播”,媒介叙事则是“健康传播”的手段之一。媒介叙事是“媒介形象”这一概念特定的创作手法,最早研究“媒介形象”的学者是李普曼,他提出的“拟态环境”认为大众媒体构建的虚拟环境可以影响受众的认知,并可形成一定的社会认知标准[1]。多年来影视业的快速发展为医疗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媒介手段建构医者形象,一方面使受众加深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科普了医疗知识,有利于打破患者认知的局限性,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将不再受阻,医患关系相对来说会趋于缓和。
一、电影《中国医生》文本分析
电影《中国医生》上映于2021年7月9日,總片长128分钟,由导演刘伟强执导,累计票房13.28亿,豆瓣评分6.9分。该导演执导的同系列电影《中国机长》也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聚焦民生热点、时事政治进行电影创作是刘伟强导演的风格。
电影《中国医生》以公共医疗卫生事件为创作对象,以2020年初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创作背景,电影中以真实的故事人物为原型,进行深度创作。主人公张竞予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机智果断,不惧困难,领导全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抗争,武汉终于迎来了光明与胜利。电影没有刻意去突出医护人员的伟大与不易,而是结合普通百姓的现状来创作,从他者视角塑造医者形象,是该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电影《中国医生》中的医者形象呈现
大众媒介自诞生以来,便赋予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的功能,媒介所呈现的虚拟世界是真实的写照,它能够给受众以新的认知,甚至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再现真实,从而以统一的认知标准让受众认识世界。文章中的医者并非狭义单指医生,它包括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借助大众媒介呈现医者形象,是《中国医生》的手法之一。大众媒介的范围很广,包括纸质媒介、图像媒介等,而电影《中国医生》即为图像媒介。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医者形象”的准确界定。
(一)严肃工作、热忱待人的医者形象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生与死本身就是严肃的,面对患者的病情,以严肃的态度思考问题才能确保成功,这是医生的性格之一。但医生也绝不是冷血动物,同样也可以热情耐心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电影《中国医生》中,所有医护工作者就是这样的双重性格形象。
电影播放到22分钟,金银潭医院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正常接收病人后,大量病人疯狂涌入医院。导演采用特写镜头将护士被患者推倒后受伤、患者撕破医护口罩、争夺床位等画面展现出来,整个场面十分紧张、焦虑。此时作为医生的文婷,迅速作出反应拿起话筒严肃地向患者喊道:“你们还想不想活?……我看你们哪个还敢闹,威胁到我的病人和我的医护,我会救你,我也会找你算账。”现场立即安静下来。简短的话语间将医生面对突发情况而表现出的严肃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将医生和患者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从侧面突出医者形象严肃的一面。电影1小时30分左右所播放的内容,展现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另一面。在方舱医院,一位年轻的护士耐心地劝患者吃饭、喝药,并告知他们配合治疗才能尽早出院,同时为了患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护士带着他们一起唱歌跳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电影中采取情景再现的手法,让现实世界中的医者形象得到受众认可,这是导演创作该电影的目的。
(二)尽职尽责、医术专业的医者形象
《中国医生》对医者尽职尽责形象的呈现主要以正面展现为主,导演的电影叙事手法很独特,对于镜头、音响、同期声等细节的展现也很重视,医者的正面形象并不是只靠单纯的台词表现的。身患渐冻症摔下楼梯的院长张竞予,并没有因病痛向新冠肺炎疫情投降;长期戴防护面罩的医护人员面部布满勒痕;面对患者突发症状,陶峻医生果断决定给患者插入呼吸设备……这些镜头所展现的场景,结合了台词、音乐、同期声等多重元素,从正面塑造了医护人员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负责任的态度。
(三)救治失败、无比自责的医者形象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医护人员也有救治失败的情况,《中国医生》并没有回避这一类事件,而是大胆展现。在陶峻和文婷医生救治张吉星夫妇的过程中,导演用晃镜头、特写等手法,还对音响做了特殊处理,让受众深刻感受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不同情绪和行为表现。在该电影中,一般出现救治的情节,导演会将镜头调为慢镜头,特别突出医护人员眼角的泪水,凸显医护人员内心无比自责的无奈感。
该电影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大背景,救治失败的片段,既是导演对疫情下所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再现,也强调了医护人员与生命赛跑的艰辛和不易,同样也是一种医者正面形象的呈现。
(四)遭受误会、仍不放弃的医者形象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医患矛盾频发,甚至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公共事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一是健康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度还不够,导致受众的认知局限;二是现代社会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素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电影《中国医生》中,关于医患矛盾,有两个片段来呈现:感染病毒却又怀孕的患者小文,因没有抢到床位,与丈夫在医院大厅和医生文婷大吵起来,文婷遭到误解,显得十分被动;院长张竞予与患者的孙子商量,捐献奶奶遗体,没有得到同意。这两个片段呈现出的问题都是由于患者没有和医护人员站在同一立场,但医生文婷和院长张竞予还是坚持认真工作,体现出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电影《中国医生》医者形象的话语叙事研究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这是对电影的现实价值做出的肯定。运用视觉暂留的原理,1895年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问世,电影正式诞生。随着电影技术和人类思想的不断演进,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灰色到彩色,如今的电影市场十分繁荣。作为以故事化手段叙事为主的影视体裁,通过独特的叙事内容、叙事手法、视听语言、话语表达,丰富了电影的内容,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
(一)电影《中国医生》医者形象建构的叙事策略
1.叙事内容:正面侧面相结合
叙事性是故事电影和电视叙事作品(特别是电视)的本质特征[2]。电影《中国医生》主要分为五个叙事内容,包括背景介绍、疫情暴发初期、中期、后期、电影结局。以时间顺序进行叙事,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该电影不仅构建了医者形象,还体现了社会的温度,有多方面的意义呈现。
第一,正面呈现医者形象。正面呈现也可称为“内视角”,该概念起源于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其对不同的叙事方法进行了分类。《中国医生》中的所有医护人员便是“内视角的”设置者,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会设置一定的“内视角”为主要人物,这些主要人物将贯穿整个电影片段,称为叙事主线。
电影《中国医生》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金银潭院长张竞予、医生文婷、广州支援武汉医生陶峻、实习医生小羊等。院长张竞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正确决策,全力收治病人,并增加床位,虽自身患有渐冻症,但无法阻挡他救死扶伤的决心;医生文婷放弃与家人团年的机会,果敢申请去一线,电影中的她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并尽职尽责治疗病患;广州医生陶峻生性固执,但专业素养过硬,当病人遇到突發症状时,他立刻反应绝不推脱。这几位主要人物,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处于不同的环境,也正因如此,影片更好地进行人物形象对比。导演通过叙事手法、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将主要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从正面呈现了不同的医者形象。
第二,侧面衬托医者形象。电影角色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在电影中发挥着主线作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不同的角色会在电影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中国医生》中次要人物主要有小文与金仔夫妇、张吉星女儿、捐献奶奶遗体的孙子等。小文与金仔夫妇是医患关系的侧面表现人物,张吉星夫妇因新冠病毒去世后,女儿与医生吴晨光的对话侧面衬托了医护人员的形象。导演将这些次要人物安排分布在不同的片段,对主要人物进行了侧面衬托,并升华了主题。
2.影像语言:将视听与叙事有机结合
学者孙利英在《影像语言》中将影像语言分为视觉语言、听觉语言、结构语言。文章在研究话语叙事的过程中,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影像语言是叙事的主要方法,导演可以通过影像语言表达任何想要表达的内容。电影《中国医生》中将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结合起来,带给受众一场视听盛宴。导演在电影中运用了不少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的景别很小,主要用于强调重点。电影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眼泪、医护人员面部的勒痕、院长张竞予的腿、新生儿的笑容等,这些都是特写镜头,能够突出人们面对疫情的难受、恐惧与无奈。新生儿的笑容出现在电影结尾,导演意在强调希望和胜利,特写镜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电影中对音乐的呈现也很有技巧,为了营造新冠肺炎疫情下压抑而紧张的氛围,插入了歌曲《甘心替代你》,电影结尾武汉全面解除管控后,插入了歌曲《等风雨过后》,体现了导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音响对叙事有一定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故事的情感氛围。影片的基调是奉献、感动、坚持,那么音响的运用需要与这几个方面靠近,增强整个电影的情感基调。
(二)电影《中国医生》医者形象建构的话语表达
叙事离不开语言,语言学家把人类的语言划分为两个维面:语言和言语(话语),语言是抽象的、系统的一种表达规则,一旦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说话或写作,形成的口语或文本,即是话语[3]。话语表达主要指的是影视片中的同期声、画外音等内容的表达,通常带给受众一定的听觉感受,不同的话语表达呈现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画外音是独立于故事内容之外的,它不参与故事表演,但又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医生》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导演在电影的开端和结尾都插入了画外音,主要交代了电影的背景。背景式的画外音对医护人员所处的环境提前做了交代,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观影氛围。
“12月30号,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及时统计救治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这段画外音是《中国医生》开端的新闻播报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基本情况,包含了时间、地点、事件,一般情况下新闻播报类的画外音较为严肃,并贯穿整个故事大背景,符合电影的整体基调。在电影的结尾同样有一段画外音,主要是介绍医护人员的奋战成果,以及疫情发展的现状,同样也是采用新闻播报的口吻进行叙事,与故事情节相契合。这类前后呼应的方式,使电影整体基调保持一致。
同期声是电影创作过程中,为了方便叙事而运用的一种艺术语言,通常是现场收音,但目前的电影为了提升观影效果和质量,大多数同期声都是后期配音或二次创作的。电影《中国医生》十分注重同期声的运用,电影中医生给患者插入呼吸设备时,导演特意强调了喉咙发出的声音;医生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呼吸声十分明显,可以体现出现场氛围的紧张与压抑。
电影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需要通过话语表达来配合叙事,通常导演会在电影中突出叙事视角。电影《中国医生》意在构建一种新的医者形象,画外音和同期声的使用是媒介再现的一种方式,更能够让受众具有真实感。电影的话语表达并不是单纯地进行故事化叙事,它更多包含了导演需要的隐喻内容,引入话语表达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增强隐喻功能。该电影通过故事化方式建构医者形象,层次丰富且全面,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结语
电影《中国医生》的播出对于建构新的医者形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医疗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了思考空间。文章从话语叙事的角度深入研究该电影如何建构医者形象,可以看出导演在故事化的基础上,没有忽略真实性,也吸引了受众对该电影的关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更需要这样的医疗题材影片出现在大众视野,媒介所塑造的医者形象是社会所参考的标准,有利于打破患者的认知局限。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86-287.
[2] 宋家玲.影像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4-15.
[3] 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4):142-144.
作者简介?张文群,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