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位思考

2022-06-24吴迎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十四五定位规划

吴迎春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文化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的最重要一环,如何把握国家纲领、做好顶层设计、利用馆藏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服务方式等要素,是公共图书馆将面临的问题。

尤其是省级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垂直体系中处于关键的位置:一方面要落实文化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统筹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供优质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的社会职能。从现状看,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基本位于省会城市,与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在顶层设计、资源保障和地方文化构建上多有重叠、交叉,甚至同质化竞争。且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是依据自身传统发展定位,缺乏深入的专题调查和研究,往往导致各省级图书馆在实践中定位不明晰等问题。笔者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位问题,以期为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1]。

1 国内外省级公共图书馆现状

1.1 国外省级公共图书馆现状

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国外并没有完全意义相同、在省域范围内为其他各级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与资源共享的省级图书馆。仅从行政级别划分,以美国为例,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曾就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功能、定位等出台过相关文件,目的是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社区的教育、情报和学习中心。相对来说,州图书馆的功用和在统筹全州图书馆资金、指导全州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等方面,跟中国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有相同之处,负有向本州居民提供服务的义务,又具有作为政府机构的职责,并根据州法和联邦所规定的图书馆服务的条例促进全州图书馆的发展[2]。以德国为例,德国图书馆尤其重视用户的需求,始终强调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按照德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分为四级:一级是中小型城市公共图书馆,二级是城市图书馆,三级是若干大城市图书馆(如州立图书馆),四级是国家图书馆;通常情况下,行政上联邦政府把权限下放给各州,有关文化的政策由州政府负责。大多数州立图书馆由中世纪的宫廷图书馆演变而来,州立图书馆与许多大学图书馆合一,实现了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处于三级的州立图书馆在功能规模、职责和服务功能等方面与中国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有相同之处[3]。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由于只有联邦、州及市三级政府,故其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也只有三级,即国立图书馆、州立图书馆和市立图书馆。一般由州议会通过《图书馆法案》,设立州图书馆委员会掌管州内公共图书馆的运作。州图书馆在职责和服务功能方面与中国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有相同之处。

1.2 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关于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也逐渐增多。“十三五”时期,2017年,柯平、刘旭青、柴赟的文章《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解读》主要从资源保障、业务引领和协作协调3个方面来做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4]。2018年,李春海、毕洪秋的文章《转型期省级公共图书馆职能定位研究背景述略》从3个时间维度进行分析:①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兴起,由传统向数字图书馆转型;②自2001年《公共图书馆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入立法进程,在法制化进程中砥砺前行;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章同时指出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向着人本、法治、多元文化服务发展[5]。2019年,李臻、彭松林的文章《省级图书馆功能定位调整的多维度探析》谈到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界限不清晰、特色不鲜明、核心优势不突出等问题[6]。2020年,贺美华、邓文池的文章《现代省级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的思考及构建》结合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建议省级公共图书馆在保留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构建起“七中心一地标”的现代功能。因此,“十四五”时期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时代的变迁、技术的革新和政策的导向,进而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提供新方向[7]。

2 省级公共图书馆研究概述

2.1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划分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自上而下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依据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鉴》,我国共有37所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含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其中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设有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5所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见表1);另有15所副省级公共图书馆(见表2)。

表1 全国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列表

表2 全国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列表

由表1和表2可知:上海、天津和重庆3个直辖市处于省市馆合一,广东、湖北、黑龙江、辽宁、四川、江苏、陕西、吉林、山东、浙江10个省份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同在省会城市。省级和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之间在资源保障、业务指导和行业协作存在着交叉、重叠甚至是同质化竞争。因此,如何规划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顶层设计,突出核心优势和特色服务,尤其是在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平台建设、资源保障、阅读推广、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定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2 两个时期公共图书馆规划的演变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新的政策环境、技术发展、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下,为实现公共图书馆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涉及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蓝图。

表3 公共图书馆“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内容对照

通过文献查阅,我国公共图书馆创立于晚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并形成规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图书馆事业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规划的改变(见表3)对于明确省级图书馆的定位以及发展具有指导意义[8]。

2.3 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情况

2020年10月26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而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时期的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部署了重点任务。

2.3.1 规划编制的方式。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模式主要有独立编制和合作编制。①独立编制规划,如:2020年10月15日国家图书馆发布《关于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十四五”发展建议的公告》;2019年7月上海图书馆启动编制,目前处于规划收官阶段;南京图书馆已编制完成《南京图书馆“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②合作编制规划,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南开大学柯平教授团队进行“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团队进行联合编制,重点关注目前行业前景、促进城市发展和用户反馈情况。

2.3.2 相关规划会议开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可防可控,相关规划会议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陆续召开。2020年11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主题为“规划·全视角 发展·高质量”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学术研讨会;2020年1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十四五”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专题论坛;2020年12月湖南省图书馆学会举办“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一系列会议召开让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同仁跨越空间的界限,共同谋划“十四五”公共图书馆发展大计,确定“十四五”公共图书馆发展定位,推动“十四五”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9]。

3 以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指标为指引

评估定级作为公共图书馆行业检验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和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效能。针对省级公共图书馆考察指标,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主要侧重于对资源保障、业务引领和协作协调的考察,并从这几个方面提供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位的指引。

3.1 省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省域范围内文献信息的集聚区,向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并保存文献资源,完善省域文化的建设。在整个评估标准体系中,文献资源保障是考察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点指标,其中单独考察省级公共图书馆类评估指标分布(见表4),强调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方面的重要地位。

3.2 引领全省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在功能定位上体现省级公共图书馆引领作用的主要有以下4个大指标:业务规范、学术研究、服务创新和阅读推广。①业务规范,在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规范控制数据”“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的关联揭示”“文献编目标准化”“基层辅导与学会工作”“图书馆学会(协会)工作”“馆藏发展政策执行情况”;②学术研究,在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年均出版著作总数”“图书馆业务研究的组织管理”“馆内学术活动”“参加馆外学术和业务活动”“年员工人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励”;③服务创新,在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微博、微信公共平台”“触摸媒体服务”“服务数据显示度”,省级公共图书馆担负着指导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运用新技术的责任;④阅读推广,在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年阅读推广活动次数”“年讲座、培训次数”“年展览次数”“年数字阅读量占比”,这一项指标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能。

表4 16项省级公共图书馆独有指标[4]

3.3 省域图书馆行业的协作协调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主要承担以下3个方面的协作协调作用:①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含“本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本区域联合编目工作”“本区域服务体系规划与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建设”指标;②主持、参与联盟各级图书馆协作协调工作,含“主持联盟或主持跨地方、跨系统的图书馆协作协调工作”“参与联盟或参与跨地方、跨系统的图书馆协作协调工作”;③统筹省域重点文化工程,含“统筹本省域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统筹本省域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统筹本省域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与民国时期文献计划工程的社会责任”[10]。

4 关于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位的建议

谈到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位,“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切工作唯有运筹划策,目标明确,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成就。其对内意义在于能够制定好公共图书馆顶层设计,优化各项工作关系,整合资源和技术优势,深化管理与服务改革,实现资源利用和服务效能的升级。其对外意义在于把握政策纲领,融入城市发展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创新自身服务品牌与价值,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省域乃至全国行业内的影响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省级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向上承接国家图书馆、国家文化专项工作中心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11],向下作为省域的中心馆及全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省级公共图书馆培训和研究中心,全省公共图书馆交流指导中心开展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4.1 国家政策之定位,引领省级公共图书馆前进方向

国家政策高屋建瓴,公共图书馆时刻把握正确引领。①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公共图书馆要勇于担当社会职能,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智治和特色资源支撑作用。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美好生活需求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4.2 守正创新之定位,助推省级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要补短板、守传承、创格局。一方面,找准“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补齐“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短板,同时要坚守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挖掘本馆和区域特色文化;另一方面,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发展新格局,在内容上要实现服务的转型升级,在资源上实现馆藏结果的特色化,在区域上要实现全覆盖的科学化,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省级公共图书馆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中的社会职能,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图书馆的力量。

4.3 科技战略之定位,赋能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势力

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省级图书馆正加速科技赋能,推进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步伐,提升科学化管理机制、智能化运营手段和精准化服务水平,科技赋能将实现图书馆的整体智治,满足新阶段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①支持“新基建”战略重点,紧抓数字基建新风口。以书服务为中心转移到以知识服务为中心,过渡介质是数字转型,能够解决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能够实现全域覆盖背景下深度一体化、均等化和智能化,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②利用新技术推介,紧跟媒体风向标。图书馆科技赋能的魅力是让更多的读者乐享其中,一方面要布局全景流量,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引流;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形式,多层次多方位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4.4 应急公关之定位,保障省级公共图书馆安全素养

后疫情时代,无论是从全球防疫形势的整体观察还是从中国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发展现状分析,人类在一定时间内将长期与病毒抗衡是大概率的发展态势。做好应急公关,保障省级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素养:①建立完整的应急信息服务体系,辐射全域发挥情报中心的职能,起到快速精准响应公共突发事件。比如向社会公众传播权威性的信息,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应急事件服务,疏导和缓解大众恐慌心理和情绪。②应对特殊事件防御体系,以智慧化的监测预警、高效化的指挥部署、专业化的有效参与,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培育线上线下活动新业态,满足读者服务新需求。

猜你喜欢

十四五定位规划
定位的奥秘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