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Meta分析

2022-06-24林福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左西荨麻疹异质性

林福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辽宁 沈阳 110032)

荨麻疹是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该病是皮肤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升高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在24 h内可消退,但是会反复发作,影响患病者的正常生活。荨麻疹迁延不愈,反复发生,每周至少2次并且连续6周以上称作慢性荨麻疹[1]。中医学认为,营卫不和、表虚不固是荨麻疹的病机,所以针对荨麻疹的治疗上,应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作为根本方法[2]。在临床实践中,皮肤科医生经常会选择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及有效性高,价格便宜。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部分患者仍会反复发作,降低了生活质量。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较好。本文通过对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为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

1.2 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大于12岁,临床表现及诊断参照《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3];性别、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限。

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患者使用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具体药物剂型不限;对照组患者使用左西替利嗪治疗。

1.4 结局指标 总有效率:有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和治愈病例数的总和占所有病例数的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排除标准 非中文或英文文献研究;重复发表的文献研究;无法获取关键数据的文献研究;左西替利嗪按照非常规方法使用,如递减疗法。

1.6 文献检索策略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研究,检索时限2001年1月—2020年11月。检索方法为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其中,中文检索词包括:玉屏风、荨麻疹、西替利嗪。英文检索词包括:Yupingfeng、Chronic Urticaria、CU、Levocetirizine等。以CNKI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为“(主题:荨麻疹)AND(主题:玉屏风)AND(主题:西替利嗪)”。

1.7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名评价员首先阅读文献题目与摘要,对于有可能被纳入的文献,进行下载并进一步筛选,过程中保持独立进行。在筛选过程中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当2名评价员的意见相左时应进行讨论或者咨询相关专家解决。资料提取的主要内容包括:(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发表时间等;(2)纳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包括病例数、年龄、性别等;(3)干预措施、随访时间等;(4)结局指标:包括总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1.8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按照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和95%CI。异质性采用х2检验来进行分析,当P>0.1,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Meta分析;当P≤0.1,I2≥50%时,采用亚组分析。如果无明确异质性因素,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使用Revman 5.3绘制的倒漏斗图判断发表性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在初步筛检中,共获得相关文献246篇文献,阅读文献的题目和摘要,初步纳入30篇文献。在通读文献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4-13],共1078例患者。

2.2 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的研究包括男性550人,女性528人,年龄13~78岁,其中试验组544例,对照组5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其中有2篇文献报告了随机方法。所有研究都未描述盲法的实施过程,但失访和退出研究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总有效率绘制漏斗图判断发表性偏倚,可见图形基本对称。质量评价结果见图1、图2。

表1 纳入研究的10篇文献基本特征

图1 10篇文献总有效率倒漏斗图

图2 纳入研究的10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有效性 10篇文献共纳入1078例,其中试验组544例,对照组534例。异质性检验无显异质性(P=0.1,I2=3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2,1.26)P<0.000001],提示试验组比对照组有较高的疗效。见图3。

图3 10篇文献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

2.3.2 安全性 9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包括头晕、头痛、疲倦、嗜睡、口干、便秘、胃肠道不适等,经过统计分析显示,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症状均比较轻微,通常不影响治疗,并且多于1周内消失。异质性检验无明显异质性(P=0.8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49,1.51)P=0.60]。见图4。

图4 9篇文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Meta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基于目前针对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的随机对照试验,对该治疗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症状轻微,可自行消退。对于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以总有效率绘制倒漏斗图,分布基本对称,发表偏倚不大。

玉屏风散首见于南宋张松《究原方》,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功效。玉屏风散用药量精少而配伍严谨,现代临床运用广泛,常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治疗。综合多项药理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免疫、抗感染、抗衰老等作用。左西替利嗪是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安全性及有效性高,价格便宜,患者获取容易,所以在临床上可以获得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纳入的文献数量及样本量不够充足;部分研究没有采用分配隐藏及盲法;缺乏治疗之后的长期随访。所以对于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获得更加充分的临床证据。

猜你喜欢

左西荨麻疹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