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24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7期
关键词:原位癌病症肿块

张 蕾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1)

乳腺癌是于患者乳腺腺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病症,大部分乳腺癌患者为女性,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仅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由于女性的乳腺主要由脂肪组织、乳腺腺体组织、纤维组织和皮肤共同组成,所以乳腺腺上癌细胞的出现并不会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说明原位性的乳腺癌病症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但是由于发生乳腺癌病症后,患者的机体正常细胞功能活性丧失,导致细胞之间的连接出现松散现象,所以癌细胞脱落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脱落,癌细胞会游离于患者的淋巴液和血液之中,发生癌细胞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所以这就需要尽早诊断患者疾病,尽早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干预,降低癌细胞转移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就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应用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的应用效果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28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试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试验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4~62岁,平均(41.58±5.11)岁,其中病理检查为原位癌患者15例,黏液腺癌患者10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2例,单纯性乳腺癌患者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3~64岁,平均(41.79±5.47)岁,其中病理检查为原位癌患者16例,黏液腺癌患者1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1例,单纯性乳腺癌患者6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乳腺癌。②患者均无过敏病史和手术禁忌证。③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研究协议。④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排除标准:①思维异常、精神障碍、依从性差的患者。②其他机体器官恶性病变的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3]。④肝肾功能异常及神经功能异常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X线钼靶筛查方式开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选择自动曝光模式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后,对患者双侧乳房的乳腺轴位进行扫描,对乳腺斜位进行扫描。若存在必要性,可采用局部病灶加压方式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交由专业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乳腺类型,分析乳腺癌病症发生位置,对癌细胞的大小和体积进行记录,对其恶性钙化情况分析,并观察患者乳腺中是否存在血运增加情况、是否存在局部凹陷情况及是否存在皮肤增厚情况[4]。试验组在对照组检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探查,若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钙化灶,需要采用超声进行复查,若X线钼靶检查方式无法明确乳腺肿瘤性质,继续采用超声进行诊断。高频彩超检查方式干预方式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后,嘱患者抬高双手,将双手向头侧举出,充分显露患者两侧乳房,为手术做好准备,将超声探头扫描频率设置为9~15 MHz。在扫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双侧乳房采用反复扇形交叉方式进行干预,依照顺时针方向开展扫描,对扫描到的肿块数目、体积、形态、位置、边缘情况、内部回声情况及血流状况进行观察,并采用超声探头对患者两侧腋窝及锁上的淋巴结部位进行扫描干预[5]。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诊断患者病症的准确率,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6]。分析两组患者对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性乳腺癌4种乳腺癌病症的诊断效果[7]。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用(),计数资料表示用[n(%)],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试验组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分析对比

2.2 试验组诊断结果 试验组诊断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性乳腺癌4种乳腺癌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90.00%、100.00%、100.00%。见表2。

表2 试验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n(%)]

2.3 对照组诊断结果对比 对照组诊断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性乳腺癌4种乳腺癌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1.25%、72.73%、80.65%、83.33%。见表3。

表3 对照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n(%)]

3 讨 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乳腺癌病症的发病概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病症中的发生概率已经处于最高水平,对女性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尽早对乳腺癌病症进行诊断,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减少病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乳腺癌筛查有利于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高频超声与乳腺X线钼靶筛查方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其能够有效鉴别诊断乳腺癌病症,对隐匿性的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也比较高。

针对早期乳腺癌的概念界定,目前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较为混乱,通常划分方法分为以下几种。首先,部分研究人员将临床上早期乳腺癌的范围进行总结,提出其包括原位癌、Ⅰ期(肿块半径不超过1 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出现转移)、Ⅱ期部分情况(肿块超过2 cm但不超过5 cm,且没有出现同一侧面腋窝肿大淋巴结)。其次,部分学者提出早期乳腺癌中的早期知识一个时间区分,也就是乳腺癌出现的早期阶段,早期乳腺癌应当仅包括小叶原位癌和非浸润性导管内癌。最后,许多学者提出早期乳腺癌不应当局限于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原位癌,还应当考虑到手术后预期效果良好的概念,所以把小乳腺癌(肿块直径不超过1 cm,没有出现腋窝淋巴结肿瘤)也纳入早期乳腺癌的范围。认可第1种观点的人员通常是临床医师,因为该种分类方法较多的是从乳腺癌的预后进行考量,该种分类方法使得早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所以将其纳入早期乳腺癌的范围。但是其不适用于影像学类别划分当中。因为依据试验和临床观察,乳腺癌从出现到直径发展至1 cm只需要2年的时间,依据当前针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查方法,只要进行定时的乳腺健康身体检查,多数早期乳腺癌无须经过较长时间就能被识别。第2种分类方法不适合应用于临床当中,属于单纯的病理学类别划分。第3种不但考虑了时间因素,还考虑到了手术预后的情况,所以笔者认为具有较高的合理性,本篇论文依据该种方法进行早期乳腺癌的界定。

早期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肿块影。主要表现是形态较不规则,没有清晰的边界,周边能够发现长度按不同的毛刺,肿块纵横比超过1,一些早期乳腺癌没有肿块影的表现。②内部回声。肿块内通常表现出低回声或者无回声。③钙化灶。在肿块内低回声背景的衬托下许多内部都能看到细沙粒样的小钙化灶,后方没有声影。④包膜。乳腺癌肿块均呈现出浸润性生长,多数没有完整包膜。本研究有1例患者肿块呈现出椭圆形,具有清晰边界,存在完成的包膜,内部回声均质,后方出现增强的回声,被误诊为纤维腺瘤,可能是因为纤维腺瘤出现恶变造成的。⑤后方回声。微小癌后方回声会出现衰减,也可能没有衰减,很少情况会出现后方增强。⑥纤体增生伴癌变。对本次研究的早期乳腺癌进行分析,能够看出部分患者的二维声像图较为特别,首先未出现肿块影,仅存在局部或者乳腺腺体增生,内部构造较为复杂,回声较不明显,能够发现部分回升较低的区域存在强回声光电反射现象,可能是增生腺体出现恶变的位置,而强回声反射光电出现“簇状”分布,表明出现恶性微钙化的概率较大。这一类型的早期乳腺癌可能不被重视,所以在增生纤体发生异常回声区而具备密集点状强回声的情况下,应当判断其可能出现早期癌,需要通过钼靶X涉嫌或者定位穿刺进行活体样本检验进行确诊。

当前许多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乳腺肿瘤内的血管情况进行早期乳腺癌的研究,提出乳腺癌患者血管空间分布较不规范,形态没有明显规则,走形迂曲、内径宽度不同,与良性肿瘤的血管情况具有显著的区别。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的对恶性血管的情况进行显示,为疾病的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CDE探测乳腺肿瘤血管可发现乳腺癌的血管分布或者走形通常是中央型或者穿入型,呈现出无规则的形态分布,纤维腺瘤的肿瘤血管通常沿着包膜或者纤维结节之间的空隙进行走形,呈现出包膜型或者包膜加间隔型。在二维灰阶图像中恶性肿瘤没有明显征象,CDE所显示的没有明显规则的血管形态分布能够降低乳腺癌假阴性诊断的概率。然而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血管形态和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等参数在进行病症确诊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良性和恶性肿瘤内的血管丰富程度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如生长速度突出的纤维腺瘤、青春期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通常会由于肿瘤血管较多而呈现出假阳性。相反,早期乳腺癌因为增生组织造成新生血管厚度不够,造成其流动速度较低,会使得纤维组织增生较为显著的导管癌或者小叶癌被检查出假阴性。本次研究中的病例均无法显示出完整血流,所以没有办法从血管的分布和形态情况进行肿瘤恶性或良性判断,并且Ⅱ级乳腺癌患者血流信号的情况跟良性肿瘤没有明显差别,所以,多普勒超声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确诊无显著参考价值。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摄片图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肿块形态和边缘情况。本次研究的患者中仅有1/3通过钼靶摄片能够清晰观察到肿块影,多数呈现出局部密度增高的情况,构造较为紊乱,部分致密性乳腺没有办法充分显示内部结构。具有代表性的乳腺癌通常形态较不规则,没有清晰边界,周边能够观察到毛刺。②钙化灶。钙化灶的形成是由于乳腺组织中的钙盐出现沉积,通过光谱分析能够发现其为氢氧磷灰石的钙盐,其产生的原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相关资料显示造成乳腺钙化的因素较多,如肿瘤组织的退行性变、导管内癌的坏死、分泌出含钙盐的物质、血管发生钙化、钙盐出现沉积、肿瘤钙化等。因为X线钼靶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因此针对腺体内钙化灶的评估具有金标准功能。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中,通过X线钼靶共发现32例存在钙化灶情况,表明乳腺癌早期出现簇状钙化灶是较为明显的X线临床表现,有的情况下甚至会成为唯一的X线表现。根据有关资料显示,X线钼靶中出现钙化的概率为30%~50%。通过研究发现,50%左右的患者临床初诊呈现阴性的乳腺病变,通过活体样本检验室因为在钼靶摄片中发现钙化灶,其中有40%~50%的患者属于恶性,在这些恶性病变当中有35%~70%为导管原位癌。本次研究存在36%的早期乳腺癌是在观察到小钙化灶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与研究资料基本相同,表明钙化在进行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簇状微笑钙化在进行早期的乳腺癌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X线钼靶筛查方式属于当前临床领域公认的对乳腺癌病症进行早期筛查的主要方法[8]。在该检查方式检验下,可见患者乳腺肿瘤呈现不规则的肿块影,肿瘤周围腺体密度的高度较肿瘤来说比较低,肿瘤边缘呈现模糊状特征,存在毛刺影。采用X线钼靶方式对患者乳腺内的软组织进行检查,能够根据不同密度的软组织的不同吸收衰减情况进行图像显示。该方式诊断的密度高,分辨率高,尤其是针对患者乳腺中微小钙化情况开展监测的过程中,检验结果均比较明显。微小钙化的直径在2 mm以下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对钙化情况进行显示。乳腺癌钙化情况的诊断,对于鉴别诊断患者乳腺癌病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一检查方式大都以多发泥沙样簇状分布情况为钙化的征象表现,受早期乳腺癌病症影响,患者瘤体体积较小,瘤体密度不清晰,瘤体边缘模糊,所以很难察觉。由此可知,该检验方式只能通过乳腺肿瘤的钙化情况鉴别诊断患者病症。诊断过程存在缺陷,若密度差异相近的乳腺腺体软组织,其诊断的分辨率较低,无法对致密性组织结构进行清晰展示,在肿瘤直径不足2 cm的情况下,漏诊概率较高。若患者的肿瘤与胸壁部位接近,且乳腺比较小,摄影存在包裹现象的过程中,就无法有效鉴别诊断患者病症,无法对肿瘤内部的血液供应情况进行把控[9]。所以将其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的优势就显得尤为显著。高频超声应用无辐射性,对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高频超声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其超声声像图具备以下典型声像图,包括肿瘤形态不规则,肿瘤纵横比的比值在1以上,乳腺导管出现不规则扩张情况。乳腺边界以角状或者锯齿状分布,存在薄厚不均匀的强烈回声晕,成毛刺回声晕。超声检查发现回声以低回声为主,肿瘤后方的回声大都呈现减退情况,患者肿瘤内部以不规则的簇状点状强回声为主要回声表现。高频彩超检查下,可见患者丰富的血流信号,且血流信号以高阻型频谱方式分布。高频彩超在诊断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组织声阻抗的差异性进行图像显示,以此形成微小的界面,对乳腺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其对肿块具备较高的敏感性,不会受到腺体密度的影响,有利于对胸壁层次及乳腺内部层次进行清晰显示,在直径超过5 cm的肿块中,能够对肿瘤与患者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映,有利于明确肿瘤内部血液运行情况。尤其是针对囊性病灶来说,其敏感性更好,能够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症中观察是否存在恶性肿瘤[10]。针对腺体较为丰富的年轻患者应当侧重使用超声进行检查,针对腺体出现退化的中老年患者应当侧重应用钼靶X线进行检查。如果其中1种检查方法发现病灶,但无法确定其属于恶性还是良性,应当使用2种检查方法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作为基础进行综合判断。我国女性乳房通常较小,致密型腺体较多,同时许多人患有乳腺腺体增生症,引起腺体组织跟肿块间的密度差别降低。X线钼靶仅能显示出增生腺体,无法充分显示肿块。超声则突破了这一因素的限制,不但能够观察到癌症病灶的轮廓,还可以观察到胸壁和乳腺的各个解剖层次,能够实现精准的病灶定位。将2种方式相结合,优势互补,弥补X线钼靶检查中分辨率不足的条件,提升组织的分辨率,对肿瘤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对成簇的钙化点进行准确辨认,以此提升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表明,试验组诊断的准确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诊断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性乳腺癌4种乳腺癌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0%、100%、100%,对照组诊断原位癌、黏液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性乳腺癌4种乳腺癌病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1.25%、72.73%、80.65%、83.33%。可见,采用高频彩超联合X线钼靶诊断方式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有效鉴别诊断患者病症类型。综上所述,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原位癌病症肿块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浅谈乳腺原位癌
青春期病症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临床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原位癌是癌吗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等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