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酷似室性节律1例
2022-06-24鲁永兰
鲁永兰
患者女,68岁,因“胸闷、气促1月余,加重伴全身乏力10 h余”于2021年5月27日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急性面容,颜面、口唇青紫,神清,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稍粗;心律齐,心音低,余无特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10年余,近3年反复胸闷、气促,多次于外院住院治疗,曾行冠状动脉造影,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病病史。当日09:52急诊科行床旁心电图后转到我科,心电图(图1)示:P波消失,QRS-T规律出现,心律基本整齐(心率约48次/min),QRS波宽大畸形;V1—V3导联呈rS型;V4导联呈RS型;V5、V6导联呈 R型,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V1—V3导联T波高尖。
图1 患者09:52急诊心电图
因T波高尖而怀疑高钾,但追问得知患者并无可引起高钾血症的肾脏病等病史,当时电解质检验结果未出,因此心电图暂时考虑“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左室肥大可能,ST-T改变(不排除高钾,请急查电解质),QT间期延长”。11:37血气及电解质:pH 7.2,二氧化碳分压 27 mmHg,氧分压81 mmHg,K+8.2 mmol/L,Ca2+1.14 mmol/L。生化:尿素23.2 mmol/L,肌酐240.4 μmol/L ,天冬氨酸转氨酶173 U/L,丙氨酸转氨酶 157 U/L。心肌酶:CK-MB 7.33 ng/mL,肌红蛋白760.1 ng/mL,肌钙蛋白T 0.033 μg/L。予急诊血液透析、利尿、碳酸氢钠促进钾离子代谢、改善循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及保肾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当日16:00血液透析完毕,16:28复查心电图(图2)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室肥大可能,ST-T改变(可能为继发性改变,T波形态趋于正常)。复查电解质:K+4.91 mmol/L,Ca2+2.61 mmol/L。次日心脏彩超:射血分数18%,左心增大,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结合电解质结果,考虑图1的宽QRS波应为高钾血症引起的窦室传导。
图2 患者当日16:28复查心电图
讨论钾是人体重要的电解质之一,临床上血钾对心脏的影响最为明显。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 mmol/L,当血钾浓度>5.5 mmol/L时为血钾过高,在心电图上即有所反映[1]。血钾浓度>5.5 mmol/L时,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QT间期缩短;>6.5 mmol/L时,心室内传导减慢,此时心电图除T波高耸,QRS波时限延长外,QT间期也可相应延长;>7.0 mmol/L时,心房肌的激动传导受到抑制,P波振幅减小,PR间期延长;>8.0 mmol/L时,对心肌的抑制更加明显,此时特异性最强的改变是P波消失,形成窦室传导心律或交界性心律。窦室传导时心房肌对血钾浓度特别敏感,当血钾浓度升高时,在窦房结、结间束与房室结尚未受抑制之前心房肌首先受抑制,使电活动静止(心房静止),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不能激动心房,但仍循三条结间束传至房室交界处,从而激动心室,称之为窦室传导[2],此时QRS波激动的起源点到底是交界区还是心室难以区分[3]。心电图表现具体如下:① 心房波(P波或f波)消失,呈QRS-T序列,心室率多数缓慢(图1),也可增快;② 高血钾心电图异常,如QRS波群宽大畸形、高尖对称T波;③ 心电图呈QRS-T序列时,酷似三度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伴交界性或室性自主节律,应注意鉴别;如在前后心电图对比或在描记过程中观察到心率不变而P波突然消失的现象,又有符合高血钾的QRS-T变化,则有助于窦室传导的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诊断血清钾过高心电图是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但并非血清钾越高,心电图改变就越明显[4]。
本例患者心电图P波消失,QRS-T规律出现,QRS波宽大畸形,律齐缓慢,酷似左束支阻滞型室性自主心律。因该患者长期在外院诊治,无法获得既往心电图进行比对。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无急慢性肾脏病等病史,心电图虽有T波高尖,但患者原有冠心病,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也会产生高尖T波[5],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后结合电解质K+8.2 mmol/L,考虑为高钾所致窦室传导。待高钾血症纠正以后,患者转为窦性心律,进一步证实宽QRS波为窦室传导,心电图可见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室肥大表现(图2)。这些都影响了患者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使得图1中QRS波更加宽大畸形,与室性自主心律难以鉴别。
高钾血症是临床亟须处理的危急症,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死于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6]。因此,心电工作者遇到宽QRS波心电图时,除了要考虑室性心律外,还应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高钾引起的窦室传导心律,避免因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